第321章 孙坚动心
孙家的外姓人除了周瑜外,还有一个名叫虞翻的书生,一个叫张俊的武将,除此之外,当地的陆家也是孙家的盟友,但是是能够进入核心圈子外姓人除了周瑜,其它的无论是谁都不能进入核心圈子,而孙坚别看实力不强,但是野心不小,他给自己的地盘改为吴国,自封为吴王。虽然是个王,但是实力弱小,要不是苏秦来了,那么一两年之后,可能孙氏一族就会被灭门了,所以孙坚一听说苏秦来此,虽然他不知道苏秦是谁,但是他知道了苏秦的来意之后,立刻就让孙策把苏秦请了过来。
“吴王,在下姓苏,单名一个秦字,特来为吴王消灾解难。”苏秦不卑不亢,见了孙坚只是一弯腰,施了个抱拳礼,苏秦还是一如既往的狂傲。
孙坚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劫难几乎是人尽皆知,所以他也没有给苏秦设置难题,只是说道:“苏秦先生说是来为寡人消灾解难的,不知道如何消灾,又怎么解难呢。”
“大王应该知道,就凭你吴国这不上五万之兵,不出十员大将,如何敌的过楚王项羽和蛮王两路兵马呢。”
“不瞒先生所言,先生所言极是,不知道先生有何妙计可救得我吴国消了此灾,解得此难。”
“大王,可带领手下将士北上韩国,借助韩王袁绍恢复元气,此后再回归故土,裂土封王,岂不是一件妙事?”
“先生是要让我等远离故土,把百越这花花世界白白送予那些天杀的贼,此事万万不可。”孙坚虽然知道这是一件解脱自己的幸事,但是他不想离开故土,因此没有立刻就同意。
苏秦听他这么说,也没有逼他,只是说道:“大王手下应该有些有识之士,大王不防问一问那些有识之士,我想大王要是不尽早下结论,可能两三年后吴国就会重蹈春秋时的覆辙。大王,在下先告辞了,在下希望大王三天之后,能够做出选择。”说完,苏秦拱了拱手,就离开了吴国的大殿。
苏秦走后,孙坚把自己的家将,儿子和周瑜叫了出来,原来是孙坚知道苏秦来了之后,立刻让手下的将士们躲在屏风后面,听那苏秦说出什么话来。只等得苏秦走后,他们几人从屏风后走转出来,随后孙坚问道:“诸位,你们认为这苏秦说的计策可取不可取。”
“父王,儿臣认为,这苏秦说的话并不可取,百越是我孙家发达之地,又岂能拱手让人,这不是把我等数十年基业毁于一旦吗?”孙策作为孙坚的长子,他肯定是坚持要固守百越。
而程普等人是孙坚的家将,他们的意思是唯孙坚马首是瞻,一切事情都由孙坚定夺。
“公瑾,你认为如何啊。”虽然孙氏一族是家族企业,但是孙坚知道周瑜有本事,所以他还是比较看重周瑜的。
“会大王,在下认为这苏秦说的话倒也不为过,要是还在百越坚守,恐不出一年半载我等就性命堪忧了呀,而我等要是北上,要是这韩王有些真本事,那我等则可以借助他的势力帮我等复国,要是这韩王是个废物,那我等不妨反客为主,占了韩国,自立为王,再打回故土来。岂不是好。我周瑜愿为大王立下军令状,多则十年八载,少则三年五载,我周瑜必然会带着大王回到故土,并在百越长治久安,裂土封王。”周瑜对自己的本事很有信心,颇为自负。所以他对北上前往韩国持开放态度。
“父王,孩儿也认为,我等应该前往韩国,借助韩王的势力让我等发展自己的势力。”孙坚的第二个儿子孙权也同意周瑜的想法。
“好,既然公瑾和仲谋都这么说了,那我等就北上前往韩国去吧。仲翔(虞翻的字)你把我吴国的金银细软登记造册,三天之后装车北上韩国,伯符,德谋、公覆,义公、大荣,你们清点本部兵马,三天之后北上韩国。”
“我等遵命。”被孙坚喊到的人都已经领命了。
“大王,我等应该以退为进,大王去了韩国之后,应该自削王位,也不要称侯。要是韩王要封大王为侯,大王要再三推辞,要是韩王执意要封大王为侯,大王才能领这个侯位。”周瑜知道要是没有实力,还把自己作为吴王的话,那么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周瑜才这么提醒孙坚。
“公瑾勿忧,这种事我有分寸。”孙坚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这个道理。
“来人啊,去请苏秦先生,就说本王同意北上前往韩国,请苏秦先生来此商议大事。”孙坚已经打定主意要北上韩国,所以他要立刻请苏秦前来。
不久之后,苏秦就到了吴国的宅邸,“我想吴王请在下来,应该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了吧。”苏秦知道自己刚到客栈,就被孙坚请了过来,看来是孙坚已经打定了主意。
“苏相国,莫要再叫我吴王了,在下已经打定主意要归顺韩王,吴王此等称呼就不要再说了。”孙坚还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孙坚知道自己的态度是什么样。
“好,孙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做出如此决定,孙将军今后一定为此感到骄傲的。”
“不知道,今后苏相国将去往何处啊。”
“孙将军,在下要前往魏国,在魏国的相国曹操,希望他能够与我主韩王同仇敌忾,与秦国交战。以齐、韩、魏、吴、蜀、西秦六国之力,一同攻打东秦,随后分化东秦,争取在十年之内,把东秦彻底打败。”苏秦的野心也不小,他想把自己祖宗没有完成的事,在现如今完成了。
“好啊,相国既有如此心胸,何愁我主大业不成啊,在下希望相国马到功成,能够为我主做成一些好事。”随后孙坚又和苏秦说了几句话后,苏秦就离开了孙坚的大殿。
三天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孙坚带着自己手下的五万多大军,北上前往了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