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章 爱意
又过半月,抵达边塞。
昨日夜里下了一场雨,天上乌云笼罩,地上满是泥泞与脚印。
那水侵入靴子里,有种黏腻与湿冷的感觉。
这时士兵的声音也传到了营帐内,“殿下,护送粮草的徐大人已到。”
宋尺素放下手中的笔,出了营帐。
外面乌泱泱的一片人,徐宝玉一身银甲高坐马上。
一见到他,翻身下马,躬身行礼,“三殿下,粮草已到。”
身后所有精兵下跪行礼,“参见三殿下,声音浩浩荡荡,响彻峡谷。
宋尺素低头看向跪在他面前的徐宝玉,心绪复杂。
“徐大人……跟我来。”
徐宝玉:“是。”
营帐内,宋尺素亲手倒了杯茶递给他:“路途遥远,你辛苦了,歇会吧。”
徐宝玉接过茶,抿了一口,“殿下有何事要说。”
到这一刻,宋尺素反而不知如何说出口。
见他面带犹豫,徐宝玉还以为军中出了什么大事,面色开始严肃起来,将茶杯搁在茶案上。
又起身行了一礼,“殿下,到底发生了何事?可是觉得棘手?”
宋尺素看着徐宝玉,轻声道:“徐家出事了。”
徐宝玉愣住了,“殿下?”
“殿下莫不是在说笑吧?我在路上不过一月有余,我出门时家中还好好的。”
见宋尺素面色凝重,不似开玩笑,“殿下,徐家出什么事了?”
见徐宝玉信了,“你在路上可能不知,半月前,有密信送与我,徐家与苏檀勾结外邦,苏檀诛九族,而徐家……流放之西周。”
“在途径西域路,被当地流寇所袭,徐家八十三口人……”宋尺素不忍说出口,看着徐宝玉已然有些摇摇欲坠,可这是他的族人,他没理由不说,“徐家八十三口人皆死于流寇之手。”
徐宝玉怔住了,一个没站稳,踉跄着往后退了一步,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我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徐宝玉抓住宋尺素的衣袖,眼眶猩红,“殿下,我的母亲呢?还有父亲?祖母呢?还有我妹妹呢?”
宋尺素看着他久久没有说话,眼神中满是痛惜。
徐宝玉面色如纸,眼前大片大片的黑蔓延,身形晃了晃,踉跄着掀开营帐朝外面走去,外面传来士兵的惊呼声,“徐大人!徐大人!”
宋尺素站在原地,痛苦闭了闭眼,终于支撑不住,手掌攥紧桌角。
他记得那个徐家小妹,是徐宝玉的妹妹,亦是雾之的妹妹。
第一次见面时她在哭,他心里微微一动。
可见魏芜的第一眼似乎他被什么东西牵引着,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喜欢那个叫魏芜的姑娘。
那个声音,在他脑子里整整念了三天。
但是他发现,只要不见那魏芜,声音便消失了。
第二次再见到徐家那个叫徐理枝的姑娘时,少女前一秒神色生动而狡黠,而一看到他的脸时,少女却不动声色的愁容布满面。
慢慢的被她吸引,总想着下次什么时候能再见她一次。
于是他开始频繁进出徐府,打着找徐元璟的幌子见她。
可也不是回回能见上,每每在春藤园时,去五次总是能见到三回的。
总能看见她在凉亭中,一身杏色衣衫,面色奇怪,古灵精怪的提着笔飞花练字。
有时会出现在篱笆前提着竹壶认真浇花。
又有时会躺在榻上歪歪扭扭没个正形的吃糕点。
一看到他进来了像是兔子见到了狼一般,迅速塞下糕点,起身抖抖衣裙给他行礼。
嘴里的糕点没咽下去,噎的小姑娘翻了好几个白眼。
宋尺素好笑的端起桌案上的茶递给她,轻声说着慢点吃。
她拿过茶一饮而尽,拍了拍胸脯,这才抬起脸对他笑。
少女眉眼弯弯,明眸皓齿。
少年的爱意隐晦又生涩,被爱意滋生的血肉疯狂生长。
想要害他的人不计其数,从小到大不安于枕。
小时候被下毒,长大后被刺杀,他是皇子,只能隐藏自己的爱意。
听说,她和沈家沈嘉懿定亲的时候,他正在给殷皇后请安。
太监来报,徐家二房嫡女徐理枝与沈国公嫡子喜结姻亲。
他一怔,手一松,一个茶杯掷地,殷皇后看向他,神色淡淡,“素儿,怎的还是如此不稳重。”
他立马躬身:“母后,是儿子鲁莽了。”
殷皇后这才摆摆手,说乏了,他告退。
一整天他都魂不守舍,一夜未眠,第二日差人给她送去了新婚贺礼。
他劝说自己放下。
可是后来,沈家出事,他是欣喜的。
宋帝让他出征,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想等他立功归来,就能堂堂正正向宋帝要一个赏赐。
那时他便可以说,他想娶徐家二房之女徐理枝。
可是,这一切都化为泡影,宋尺素觉得他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醒了,什么都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