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說壯武(二)
早都死了,还说这些干什么。
我们也有贵族,不过中国的贵族名字叫士大夫,多传延数代十数代甚至数十代,又称世族。家族根深,所之礼仪丝毫不逊西洋贵族族室。
大宋末年,贵族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拼死抵抗,为了天下苍生,贵族们流尽了鲜血,士大夫和武将们相继战死。
武门贵族,文门华族,那些英风凛凛的贵族们,就这样为国捐躯了。
宋蒙一战,所有贵族全部殉国,至此,再不见十数代贵族。
这一仗丧的极狠,对民族像珍宝一样的十数代贵族就这样全部牺牲了。
宋亡,整个中华文明进程被彻底打断,丧尽积淀,那个汉唐传延的中华族,再也不见了。
明亡,这一败,败尽了中华的血气,骨头打折了。
彻底
地位越高的人,殉国更显勇气,不是每一个身处尊位养尊处优的人都有这种勇气的
战至最后,崖山关头,二十万人尽殉国
中华最尊贵的将相们就这样全部牺牲了
宋亡以后,史书修订。
蒙元主编,元廷清晰的记录了这段历史,记载了宋人长达五十二年的抵抗,将宋人在最后岁月里最激烈大战,详尽记录。
其实蒙古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痛,你们是一群很可惜的人
蒙古人的心痛
那一年,蒙古人扫尽天下,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宋人杰出人物的招降。
蒙古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大量裹挟,利用当地人消耗当地人,尽最大可能造成被征服区域人口的最大化死亡。然而只靠死亡的威胁蒙古是走不到今天的,蒙古还有另外一手,那就是厚待,厚到不可想象的厚待,因为淳厚慷慨是蒙古人的本性,只要你肯对我投降,驯服于我,不再昂起高傲的头颅,接受蒙古,按照蒙古习俗,说蒙古语,和蒙古勇士一起痛饮马奶酒,我会给你王的称号,权力,和领地。你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牲畜,和人口,你可以保有自己的军队,你有资格分享我们的战利品,一起分享天下。
一手握着马刀,刀锋滴血,另一只粗厚的手宽厚的伸出;臣服我,跟随我,我的安答
世代王侯,又称,世侯军。
这些世侯军的地位远在奴隶军之上,他们有可能是汉人,西域人,金人,西夏人,甚至是欧洲人,只要你入了法眼,会被蒙古人至死当成安答。
直接造成一手杀一手生的蒙古所向披靡无敌天下
唯一的例外是在宋朝,天下唯一一个例外,导致蒙古全族流尽鲜血的例外。
战斗的过于艰难,导致原本无往不利的奴隶政策在南宋反复折戟反复沉沙,嗜杀的屠城更是让蒙古人寸步难行。奴隶攻城什么样子你们都知道,所到之处平民百姓尸山血海,这是蒙古人征伐天下的政策,但到了后期蒙古人有所收敛,自蒙哥汗起就开始出现和先前征伐异国完全不同的对策。其中原因,一是耶律楚才这样汉化程度极深的别族归附高官拼命劝阻,另外就是宋人抵抗太过狂暴,远超蒙古进攻过的任何一个国族!大汗战死!
从未有过的狂暴彻底震撼蒙古,为了不再遭到这种噩梦般的抵抗,蒙古有限度的,减少了部分杀戮。
但是,只要有需要,蒙古人还会毫不犹豫的屠城,继续死亡行进,只要蒙古人觉得有必要。
这是蒙古人在征伐天下中唯一一次政策改变,不变不行,这台看不到尽头的绞肉机,实在没有再耗下去的决心了。
其间彻底瓦解蒙古信念的钓鱼山城,当草原精锐尽出,全数耗在山城下血肉打转,当大汗在一声巨响中死于砲石之下,蒙古人什么信念都散了。
心灰意冷的忽必烈当时就不想打了,不愿再攻宋了。
这也是当时整个蒙古人的心声,西川的酷暑,江淮的寒冬,已经伤透蒙古人的心了。
所以,在钓鱼山城最终陷落,降城之后,蒙古不仅放弃了大汗的遗命,没有对钓鱼山城屠城,反而记下了这段历史,给了宋朝相当的尊重。
草原男儿马革裹尸本就是民族所在,战死是本分,和敌人作战时因此而死就故意仇恨,蒙古人当中还真没这一说。
对于蒙古人来说,战死是一个勇士最大的骄傲,蒙哥汗是骄傲的死去,以一个勇士的死法回归了长生天的怀抱,所以蒙古人并没有因此仇视我们,更没有把我们当党项人。
只是我们打的蒙古人彻底心灰意冷,才把我们给摁到了四等人。
场场血战里,蒙古人见到了太多死亡前面无惧色的宋人,面对遮过了山河的蒙古大军,持枪屹立的宋人面目冷冰,马背上一脸鲜血的宋将横枪大笑。
无一退却,直至战死。
这种震撼
亡国前夜里,家国破碎,宋人的名臣将相们在绝境下绝不退缩,带领身后的同族战斗到最后一刻。
那份忠烈,这样的人物,蒙古人当然想得到。
为了得到他们,蒙古人不遗余力。
最后岁月,通过一系列降臣细作,大宋最后还在抵抗的军队,全军将帅相臣的名单已出现在蒙元手中。忽必烈手里拿着一份宋军全军主将的名单,所有将领战斗年历性格特征战术侧重武备多寡,全部在蒙古手中,甚至他们连我们喜好都知道。
我喜欢喝什么酒他们都知道,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信息攫取能力。
蒙古人照着名单劝降,甚至是暗杀,我是蒙古第一序列希望招揽的武将。忽必烈眼很毒,能坚持到这时候的文臣武将全是家国最忠烈的那部分,最精锐一部,唯一的复国力量,只要把我们干掉,南宋连死灰复燃的资格都没有。
请记住我们代表人物的姓名,故宋左丞相陸秀夫,故宋右丞相文天祥,故宋樞密副使張世傑。
无人投降,全部战死,忽必烈没拿到一个。
这是忽必烈抱憾终生的事情,最宝贵的财富,人,没得到。
生前我的姓名也在那个名单里,位居单中,因为魂光里我见过那张纸。
写满了一个个的姓名,名字背后是一丛丛宋人不屈的鲜血。
杀了我们几千万人,我能投降吗!
全部阵亡,这是宋末人杰,忽必烈最想得到的宋人,对蒙元大汗的唯一答复。
所以,得到天下后的大殿上,设宴招待上百南宋降人的忽必烈问下面的降将,为何投降?回答说文官瞧不起,忽必烈嗤然一笑
要我我也瞧不起你
蒙古人是最识货的人,酒宴上大位而座的大汗最终还是失望,自己和族人们打了这么多年,就招来了这么一帮货色?
战至最后,崖山大战,忽必烈眼巴巴的期望手里的名单,希望名单上南宋的文臣武将能到麾下。
结果没有,一个没有,仅仅只有一位文丞相战败被俘,最终不屈死去。
午后的夕阳里,泛黄的名录躺在桌上,墨写的名单,人名已尽成记忆。
唯一欣慰的,本将也在那张名单上,和故去的中华族将相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
蒙古人之所以如此珍重我们,是因为蒙古人见到了太多的背叛,这份忠义,在蒙古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相比于自己的手下,蒙古人的一句评判,被送到了千年后的记忆里
色目人都是喂不熟的狼崽子
频繁的叛乱使得大汗和蒙古人心力交瘁,蒙古人最心仪的部队是南地汉军,忽必烈最心仪的军队,是文天祥那样的南宋军。
忠诚,壮烈,震撼了每一个蒙古人。
这才是蒙古最心仪的军队
他们在内心最深处对我们是感慨万千
蒙古人对我们保持了极大地尊重,修宋史的时候,蒙古人并没隐瞒到最后宋人血战经历,如实记录。
所以这也是蒙古人为何对我们民族中最优秀人物如此青睐,面对文天祥,蒙古的大汗直接开出了蒙古民族所能拿出的最高诚意,最高价格。
做我的丞相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个价格和这份诚意,在面对任何一个对手都是不曾有过的。
战至最后蒙古人心都在滴血,他们一直在劝降;不要打了,投降吧!我们不杀你啊!
打到最后最优秀的人物全跳了海,等于自己什么没捞到,最宝贵的人全没了。
所以一定要把文公抓去大都,就剩这一个了,无论如何也得搜罗麾下。
结果只剩一个活口
几乎是把大汗的脸面放在地上踩,招降名单一个没降,活的就剩这一个了,再不抓个回去连差都没法交。
像我们这样出现在名单的,是得到蒙古大汗的关照的,一定要抓活的!招降!
蒙古人对主动投降没有血性的降人心存鄙夷,范文虎那号的,给官可以,分享天下不要想,太脏。
想想我们身价有多高,我不过是个将军,给出了实权的王,这要是三杰到了,忽必烈要高兴地光着脚跑出来迎接
都是不世英烈啊
蒙古人不服啊,我他妈打了五十二年,就落到这么几个废物?!
人的名树的影,没骨头的东西,不要指望蒙古人能看得起。
宋人中叛降无耻之尤,无过留梦炎。
留梦炎这种货色,蒙古人对其没有任何看起,元廷修《宋史》,根本不给留梦炎作传。
事实上蒙古人也知道奴隶军队没什么大用,人心不一,不过是出于恐惧暂时的低头,不然蒙古大汗也不会二征日本,再征安南,彻底耗干他们。
奴隶军队是士气不行,你指望一帮投降的躯壳能有什么士气?特别是宋降军!
有宋朝降兵对阵之时看到我们是不敢抬头的,头低着,心中有愧啊。
但是,一到开战他们也异常勇悍,因为对于这些躯壳来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目的,你要杀他,他一定跟你拼命!而且蒙古人就在后面,胆敢后退者格杀勿论,在对蒙古人以及死亡的恐惧,他只有跟你拼命!
因为奴隶的政策,大量的奴军奴从已成帝国明眼可见的隐患,潜藏之下还未爆发的心腹大患。
最终,远征停止了,失去了远西人财物力支持的元廷已无力再做征伐。
远征停止后,四大汗国蒙元本朝,蒙古全境此起彼伏的反叛就是因为这个。恐惧逼迫的忠诚无法维持,只有一时没有一世,世世代代更是妄想。
所以,蒙古人极端心仪忠诚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蒙古人到最后对宋人三杰如此心折的缘故。
这些都是人杰,南宋的人杰。
宋朝末年,南宋的人杰们几乎都是士大夫出身,抑或家中良田阡陌衣食无忧,都是大家族的子孙,一生富裕。
但是我们拼死抵抗,不惜一切,压上了一切,包括家族。
在宋朝灭亡之时,由于我们的拼死抵抗,蒙古人开出了很高的价格。只要我们肯投降,地位,官职,权力,财富,女人,要什么给什么,甚至还多给,双倍,只要你肯放下武器。
家族继续荣耀,蒙古人都给,只要我们肯投降,我们得到的远比宋朝的多得多。
可是我们没有投降,大批战死,抵抗至族灭的不在少数。
我们不是为了任何地位任何财富,我们当时只是为了一个,那就是家国。
為了大宋,我的族人們,進攻!
魂光中举臂高呼的宋人人杰,消失在黯淡的星空里。
当我们全部战死的时候,抵抗也就瓦解了,成规模的抵抗再难组织。
因为这个国家的魂散了
说我们是士大夫,说我们是大家族,说我们是大地主,说我们是当官的,读书的,有钱有权有势的,是,我们就是。可是我们在亡国灭族之时拼死抵抗,我很想知道,当你们的当官的,读书的,有钱有权有势遇到这种情况会是个什么状况!
我们背了后世一堆的骂名,可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些背骂名的才是一个国家的守护神!因为我们百年居住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祖宗灵位所在,我们死后的埋骨之地,有人要动我们的土地,我们自然殊死反抗!
不然还有什么脸面,去地下见我们的祖宗!
因为我们是贵族,所以我们承担着远比小民更多的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亲人全部战死的缘故。
历史上宋朝的英雄们,英魂永远留在了崖山,留在了故国,留在了五十二年死不屈服的抵抗上。
芒刺在背,不是吗?
于是,宋人的脑袋上就彻底多了一顶懦弱无能的帽子,整个民族被完全以一个懦夫的形象出现在史册上!
因为我们死不屈服
历代对崖山充满敬意,自宋亡至民国皆如此,哪怕就是元清,提及崖山也是十足慨叹。
至于后来故意淡化,那是四九年以后的事,正是四九年以后,崖山大战开始淡出视线。
甚至现在好多人提起崖山根本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不用奇怪我上大学就见过,还大学生,武汉轻工大学。
宋朝是被完全侮蔑的一个朝代,因为宋朝是士大夫的时代,一看崖山,士大夫大地主这么有种,不行,这不行了······
我辉煌归来之日,必携诸天佛国之怒火焚烧这肮脏的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