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与敌寇至深海血仇,必加倍报复
第六战区的主力部队采取避战的姿态,确确实实是难以抵抗日寇的进攻,再加上没有猜出这伙鬼子的意图,并不确定在哪决战。
防守鄂西地盘的兵力并不少,其中不乏第六战区的精锐,陈长官手下的十八军,江防部队中的74军,都是中央军中的嫡系精锐。
镇守在华容、石门一带的73军,撞到鬼子的当天,利用工事与敌寇血战。
血战两日,73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出阵地,向南撤退。
避开了日寇进攻的锋芒。
老头子也好,
第六战区的陈长官也罢,那都是擅长藏兵的能手。
杂牌军跟炮灰随时都能放弃,但嫡系主力绝不容有失。
曾几何时,
楚云飞也是老头子的绝对主力。
伴随着实力越来越强,兵力越累越足,隐隐出现了难以掌控的迹象。
双方虽未挑明,却已存在难以磨平的猜忌。
战报从长江南岸传来,
鬼子集结了数个大队的兵力猛攻,73军下辖新15师损失四分之三的兵力,另外77师损失了二分之一的兵力。
完全挡不住日寇的攻势,但这种损失也忍不住令楚云飞皱起眉头。
“一个军两万人,装备再差也不能被鬼子撵着跑吧。这仗是怎么打的?突出一个离谱。”
廖震国咳咳一笑,
这种事情他最清楚,
装备差、指挥差;军长跟师长只想保存实力,保住自己的心腹手下,见情况不对,率先逃掉。
剩下的哪还有心思血战,乌拉拉的投降一片。
“钧座,刚刚拿到前线消息,73军转移途中遭遇鬼子包围,五千余将士被日寇屠杀。”
通讯兵的声音不大,却让青年军作战室瞬间宁静下来。
“你再说一遍?”
楚云飞不自信,命令通讯兵再读一遍战报。
“73军五千余将士被日寇围堵,军民五万余人遭遇日寇屠杀,截止到目前,已有3万余人被日寇残害。”
战报如同沉重的铁针,一点点的扎入楚云飞的心口里。
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我抗日之军民,被屠杀三万人,不分男女老少,遭遇日寇无差别扫射、轰炸、残杀。
“第六战区在打什么?我青年军抵御日寇的时候他们在旁观,73军血战不敌的时候,他们还在旁观。
所谓的精锐,所谓的王牌,所谓的民族大义,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
军人的骨气,被他们糟蹋光了。
“传我军令,将前线战报通告全军,日寇残害我同胞,血债必用血来偿。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是口号,而是我众将士之抱负。”
“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围堵江北日寇。”
楚云飞的头脑在充血,仿佛有无尽的仇恨从心口一点点的拔到了脑海。
又仿佛看到了无数无辜的民众,在死亡前无助的呐喊。
军人之心,当保家卫国。
“命令虞啸卿部,以最快速度集结”。
“命令150师、151师、149师作为主攻,我所有火炮全力掩护,直冲58师团指挥部。”
“命令黄玮军4师侧翼辅攻,没有战术,没有方案,唯血战,不惜代价之血战。”
痛杀平民,日寇触及了所有军人的底线。
军人战场,无外乎生死而已。
不知是谁起头,
军营之中响起高昂的军歌,
“假如今天战争爆发,我必披盔带甲……”
沉闷而又坚定的战歌,难以抒发战士们内心的愤怒。
战士们寒着脸,目光中有复仇的光在闪动。
血债必须血来偿,我万万军民之血,必用敌寇加倍偿还。
子弹、手榴弹分配到各师。
每一名战士都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血战,可能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阳光,也可能再也摸不到故乡的泥土。
但为了同胞,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何惧一战。
楚云飞绝的没必要藏着掖着,从荆州的仓库中开出几十辆坦克。
缴获的鬼子废弃的坦克车,已经悄无声息的更换成了可堪一用的战车。
当虞啸卿看到这批坦克的时候,眼睛一亮,可随即被复仇的火光取代。
30师为先锋,集中优势兵力,平推鬼子58师团。
于平原作战,再好的战术也没有意义,没有险要的地形,没有迂回的山区,更没有可以周旋的复杂路线。
狭路相逢,唯有勇者获胜。
步兵随着装甲战车出动,开始朝着58师团所在白马寺逼近。
后方是吉普车拉扯着迫击炮,几十门大口径迫击炮跟随在部队后方。
坦克的履带在疾驰,
碾压过松软的泥土,碾压向鬼子的阵地。
当浩浩荡荡的坦克出现在视野当中,鬼子反应慢了一些,还以为是己方的战车。
但下一刻,坦克上的重机枪开火,坦克炮向前激射。
开足了马力,撞向鬼子的铁丝网。
“杀!杀!杀!”
紧随在坦克之后的冲锋战士,几乎是同一时间跳向了鬼子的战壕。
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没有退缩,跳出来的同时,已经做好了与敌寇同归于尽的准备。
战斗刚刚爆发,便异常的惨烈。
这些年轻的战士,心口中憋着一股气,憋着一团血,压得他们唯有嘶吼,唯有拼命的战斗。
满腔热血为谁流?
满腔的杀意为谁战?
“日你娘的小鬼子!”
端着步枪的兄弟跳起来,将刺刀狠狠的扎向鬼子的胸膛。
鲜血喷射而出,浇在了他的脸上,
伸手一抹,好似地狱爬出来索命的恶鬼。
坦克轰隆隆向前,突进的速度极快。
后方的迫击炮提供连续的支援火力,以极其猛烈的速度向前逼近。
30师变成了一把尖锐的刺刀,扎向鬼子的防线,随后狠狠的撕扯开血肉。
紧随其后的150师、149师则扩大战果,向两翼突进,扩大分割范围。
按照楚云飞的想法,青年军还要在整训两三个月。
但现在等不及了,新仇旧恨难以忍下去,他不能眼看着鬼子在自己面前嚣张。
黄玮带领四个师,以同样决绝的战意杀向鬼子。
一寸山河,一寸血,寸寸山河上征程。
“兄弟们,屠尽胡虏日,我辈当自豪。”
“收拾旧山河,与日寇决战到底。”
“纵一死尔,何惧哉。”
这群读过书,弃笔从戎的年轻人,见过了血,更懂国仇家恨。
见过了敌寇,更懂得民族大义。
他们是最好的战士,也是最好的青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不曾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