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盟主姜维
杨磊确实低估了倒腾批条的赚钱能力。
现如今正是对外开放的初期,国家经济实行的是价格双轨制。
什么是价格双轨制,简单来讲就是同一种商品有两种不同的价格。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缓解商品供需不足的问题。
所以才会把同一件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价格。
在计划内相对来说就很便宜,在计划外就会按市场价出售。
于是就有人将计划内的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
而有这种能力的人,大多都是干部家属或本人。
比如说姜维,他一开始就是倒卖一些计划内的商品给黑市赚差价。
赚钱他肯定是赚到钱的,但就是赚的不多。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认识了不少老板。
从跟他们的交流中,姜维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有一些非常紧俏的商品或原材料,需要相关部门领导签字的批条才能调出。
他一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直到有一天他跟几位老板吃饭。
中途有位老板突然聊到,他为了弄到某部门的批条,又是送礼又是请酒,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年都没搞定。
当时姜维就开玩笑似的说了句,他只要三天时间就能弄到那位老板需要的批条。
那位老板直接就当真了,直说姜维如果帮他弄到批条,他愿意给1万元好处费。
一听好处费有1万块,姜维瞬间就上心了。
倒不是说他没见过1万块钱,毕竟他倒卖计划内的商品,也是赚了近十万块钱的!
他之所以会如此上心,主要还是这1万块钱来得太容易了。
那位老板所需要的批条,正好是他的某位亲戚在负责。
姜维根本就没用三天时间,第二天他就将批条搞定了。
而整个过程,他仅仅只是请他亲戚吃了顿酒而已!
一顿酒几十块钱,直接让他赚了1万块!
这简直比抢银行来钱都快。
就这样,姜维正式踏入了,倒腾批文的行列里面。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并与他们组成了联盟。
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他们的队伍就壮大到了50人之多。
而且营业额也是突破了千万大关!
姜维更是被推举为了联盟盟主。
虽然他的身份地位在里面不是最高的,但他说话好听做事敞亮深受众人爱戴。
姜维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每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寻找客户,不对,应该说是接待客户!
实在是需要批条的老板太多了,而且是越来越多那种。
可以说他根本就不缺客户,每天只要一睁眼,就有老板悄悄的将钞票送到他家。
要不是这事儿不能大张旗鼓的搞,估计他家每天都会排起长龙。
需要批条的人一多,他的业务量就上来了!
业务量一上来,肯定就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这几十号人的能量好像不够用了。
特别是在面对那些大老板大客户的时候,他们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就像之前他跟杨磊说的那一百万一个的批条,他们就有些捉襟见肘应付不了。
为了能完成这种巨额佣金的任务,姜维想到的办法就是吸收一些高级成员的加入。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联盟结构。
为了更好的管理联盟,姜维把每位成员根据家族背景排了一个序。
分别是高中低三等!
最低级的成员家里,必须有一名或多名,九品到七品的是实权干部。
这里姜维着重强调了一下,必须是实权干部,不然只能当他们联盟的外围成员。
毕竟这些批条签字权,都在实权干部手里。
中级成员家里,必须有一名或多名,六品到四品的实权干部。
高级成员家里,必须有一名或多名,三品到二品的实权干部。
至于那些家里有一品大佬的人才,他是想都不敢想。
弄不好一招进来,直接给他们一锅端了。
为了安全起见,姜维还立下了规矩。
凡是想要加入他们联盟的人,必须要三位及以上的联盟成员作保才能加入。
正因为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所以才能安稳发展不被发现。
经过姜维一年多的努力,他们联盟的成员直逼百人大关,现在一共拥有87人!
低级成员72人,中级成员算上他自己有14人,高级成员只有可怜的1人。
并且这位高级成员家里那位三品干部,也只是在一个比较冷门的部门。
虽然手握实权,但还不如一些比较热门的五六品干部。
所以这也是姜维迫切想要吸收一些高级成员加入的原因。
只可惜,有实力成为高级成员的人,要么压根就不是一路人。
要么就算是一路人,人家也看不上姜鹏他们的联盟。
人家自己就有团队,或者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而且实力比他们联盟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他跑去招揽人家,差点没让人家给吞并了。
要不是他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估计现在已经是别人的小弟了。
他姜维永不为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姜维痛定思痛,决心一定要找到一个既有实力,又不会威胁到他的高级成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他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直到‘腾龙电器’开业,刘麻子试图组织人手买光所有电器报恩的时候。
姜维也在刘麻子的邀请列表当中,毕竟他最开始就是在黑市倒卖东西。
刘麻子跟他也是老相识了,理所当然会邀请他。
而姜维在接到邀请之后,一开始他是拒绝的,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利润。
毕竟只是赚点差价,一件货顶了天也只能赚几十块钱。
不过在刘麻子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再加上杨家确实值得他巴结。
所以姜维最终还是出现在了扫荡电器城的队伍里面。
而且他出的钱,也是这几十号人里面最多的一个。
他足足凑了六百多万出来。
一方面是想多买点就能多赚点,另一方面则是想引起杨家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