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寻道
听完李明浩回来的讲述,李跃清心里有了底。
果然不如他所料,这座玉矿中的动静与他之前在云州黄泉洞听到的动静颇为相似。
可上次是在云州,眼下的玉矿却是在数千里外的青州。
李跃清在李明浩走后,开始沉思:他上次听到的声音因为很确定是认识的人,所以跟薛瑶萱说是类似海市蜃楼的动静;若青州这里还是同样的动静,总不能再是海市蜃楼了。
一个地方发生可以说是巧合,两个地方就有些蹊跷了。
李跃清决定进矿洞探上一探,他现在修为已是结丹,说不定能发现些上次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在矿工们全部回到地面以后,李跃清谁都没带,只身进了矿洞。
因为是还在挖掘的活矿,矿洞中虽昏暗却没有阴森之气,李跃清停在矿工们说的听到的动静最大的玉矿洞穴前,静待那奇怪动静的来临。
在洞穴中等了三四日,就在李跃清以为这月是不是不会再有动静时,洞穴中传出了哒哒的脚步声。
神识全开的李跃清知道这不是矿洞中有人走动,而是来自那未知地方的脚步。
走路声完毕,接下来的是锁链声,然后是数人痛苦的呻吟和孩子的呼喊,最后是男女间不可言说的动静。
与之前不同的是他这次听到了女子清楚的骂声,还提及了一个人名。
那个人,李跃清虽然没有见过,却知道是玄清宗之人。
难道这些动静来自玄清宗的某处囚禁之地?李跃清心想。
可玄清宗远在永州一带,无论距云州还是青州都有上万里之遥,是什么力量让两地能听到万里之外的动静呢?
李跃清一边用心记下听到的所有声音,还凝神观察所在洞穴四壁是否有异常,然而直到所有动静消失,李跃清除了记下的人名,并没有在洞穴中发现异常。
在动静消失后,李跃清在原地停留了两天,还是一无所获,不得不先行出了矿洞,他不上去,矿工们还以为矿洞深处真的有什么,自是不敢下矿。
担任玉矿执事的五年间,李跃清月月进矿洞,除了多得到了几个名字,更加确定是玄清宗之人所为,其他的疑点再未得到。
期间薛瑶萱来过三次,并无需担忧修为的两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道的感悟上。
要想突破元婴,修为已不像之前那样最为重要,而是重在感悟,找不到自己的路,可能会永远困在结丹期。
薛瑶萱兼修阵法,阵法的感悟对她来说亦是道的感悟,这些年反倒是走在了李跃清之前,比李跃清更有凝聚元婴之相。
李跃清却一直没找到自己的路,起初加入白骨山只不过是为了能比得过李月静,日后找她寻仇。
可在遗落之渊中再次见到她,李跃清发现自己已对她没什么恨意,这其中或许有薛瑶萱的部分原因,更多的是李跃清因为白敬的期望将目标放得更远,已不在乎早年的些许怨恨。
其次有一事,李跃清一直藏在心中没对薛瑶萱提及。
那就是在云州时两人听到的动静中有李月静的声音,可能从那时起李跃清就已经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吧。
不管怎么说,两人早年相处了十几年,李跃清当做亲妹妹的人,被人那样对待,他好像做不到无动于衷。
李跃清当时见自己心中升起的不是恨意、不是快意,而是愤怒时也很是讶异,不过想到自己的性子就释然了。
虽然不知为何李家放弃了他,李跃清在修为变得强大后,却从来没想过回寒池城去逼问他们,他到底是个重情之人,哪怕他们辜负了他。
李月静之事,亦是如此。
通过结丹之时的心魔幻境,李跃清知道他应该从来都不是李家之人,所以李家和李月静之前那么对他倒是说的清了,那时起,在李跃清心中李家对他的抚育之恩和被刺之仇早已一笔勾销。
在李跃清心中,他的家人除了已去世的母亲外,现在只有薛瑶萱一人了。
想到薛瑶萱,李跃清在心中又开始叹气,自从两人双修后,薛瑶萱的修为进境比他快了许多,加上薛瑶萱这几年已参悟完了祈愿杖,离元婴越来越近,而他还是毫无头绪。
元婴涉及对道的感悟,李跃清因为五行同修,原来在修为上的优势,在突破元婴时反成了劣势。
他若是不另辟蹊径感悟他道,就要五行同悟,比其他人突破元婴的难度高了数倍。
李跃清亦想过从噬魂剑入手,这也是范天阳现在所走的路,不过在与范天阳交谈过后,李跃清还是放弃了此路,与范天阳相比,他还是更适合五行之道。
罢了!没道理对五行的操控了如指掌,对道的感悟却赶不上双灵根之人。
李跃清终是做了决定,他要五行同悟。
悟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可能见刹那花开,一朝悟道,也可能百年也没有进展,好在李跃清并不着急。
五年玉矿的执事期满后,李跃清有十年的自由修炼时间。
与薛瑶萱五年别离,李跃清在返回白骨山后,与其度过了半年的朝夕相对的日子,然后在薛瑶萱羡慕和不舍的目光送别下,再次离了白骨山。
游历,这是李跃清再次下山的目的。
这次游历为期两到三年,李跃清给自己的定的目标是至少对一种道的感悟有所长进。
春赏百花秋望月,夏享凉风冬观雪。
这等凡间四季分明的景色在白骨山上是见不到的。
本事功法可以在白骨山学,要想有所感悟还是要下山到各地看上一看。
李跃清下山之时只换了凡间的寻常衣物,并未作乔装,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由于修为进阶太快却还是年轻模样,走在凡间路上不时有大胆的姑娘们上前搭讪。
烦不胜烦的他最后乔装成了老者模样,这才能安心悟道。
李跃清一步步丈量着走过的地方,观察着见到的人和事,偶尔会出手阻止些恃强凌弱之事,更多时候是顺其自然。
很多事的发生是前因得果,他轻易不贸然阻止,不然于他无益,于当事人更是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