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战准备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西夏皇帝李乾顺终于带着他的御围内六班直赶到了夏州前线,看着已经在夏州附近集结起来的数万西夏军和同样人数的宋军。
李乾顺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可是这种生死攸关的大战,却不是常经历的。
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赵桓,也不由得捏起了一把汗,12万宋军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全军覆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西夏隐藏了实力,导致之前宋军对西夏军事力量的的预估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现在西夏能打的就有步兵:步跋子,骑兵:铁鹞子军和皇帝直属亲卫军御围内六班直,这些精锐加起来已经超过万余人。
所以也会让赵桓有这样的感觉,毕竟以前宋军打仗,大多都是依靠人数优势,即便现在作战能力,单兵素质,武器装备都有所提高,可是没了人数的优势的压制,心里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于是思虑过三,赵桓还是决定让岳飞再领三万人出征,也算是一张底牌。
用不到更好,要是用到了,起码比没有好。就这样旌旗蔽空的三万宋军出发了,或许这就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差距,大国一句话就可以出动数十万兵马进行灭国之战。
如果不够,还能随时增派人马,而反观像西夏这样的小国,人就这么多,能用的兵也就这么多,多一个人他都拿不出来。
就这样,一时之间,整个西夏战场,竟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双方谁都没有轻举妄动,毕竟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于是双方开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西夏守军利用这段时间加固了夏州城的城防,而宋军则是检修了所有的攻城器械,不光如此,他们还会时不时的有一些轻微的试探,可是不管怎么说,双方都没有直接爆发大规模冲突。
按照姚古的安排,他的作战计划是等到五路大军全部集结以后,以自己的部队和第四路种彦崇的部队组成主力,六万人正面进攻,其他的如吴玠的第二路和韩世忠的第三路为辅攻,从防守薄弱的夏州城其他城墙进攻,如果能够攻进城里,一举多得,直接将所有西夏军全部歼灭,也不是不可能。
剩下的第一路李孝忠所部,则用来留作紧急预备队,哪里出现了不可控的情况?他们就要去哪里?
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姚古的想法就是要把西夏的主力逼到夏州决战,让他们跑也跑不了,最后一战定乾坤。
不过事实也和他预料的一样,李乾顺接管军队后也准备在这里和宋军决一死战,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一方面他不想让兴庆府受战火波及,让宋军长驱直入,另一方面就是他也想借助夏州的城防,来一个以逸待劳。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都这样,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父亲,咱们的各路军队都已经到了,我看差不多了。”姚平仲凑到姚古身边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看着儿子这么说,姚古也感觉时间差不多到了,于是,便派人将各路主将叫到自己的大帐内商讨方案。
“良臣啊,良臣(韩世忠的字)你看看这是什么?”吴玠一脸欠揍的拿着野辞海的令牌就走了进来,至于为什么没拿人头?
那还用问?虽然现在刚过完年,天寒地冻的,可是人头这种血丝呼啦的东西拿进来就有点儿过了,放在外面示众就行了。
再说两人也只是互相调侃,没必要让对方这么下不来台。
毕竟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谁还没有个落难的时候?到时候要是真得罪了人家,人家不救你,你上哪说理去?
不过韩世忠也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哈哈,笑了几句说道:“晋卿(吴玠的字)没想到让你这小子抢到了一份功劳。”
“哎,这话怎么说的?这怎么能叫抢呢?这明明是我凭自己的本事拿的。”一听韩世忠那么说,吴玠直接就不服了,不过也没关系。
韩世忠也不管他怎么说,反正龙州的首功是他的,还不待两人继续开始争论,却听到外面传令兵说道:“韩统领,吴防御使,元帅请你们过去一趟,说是要制定作战计划和分配各路军的任务。”
听到传令兵这么说,两人也没了再争论的心思,毕竟接下来就是灭国之功,谁不想抢个首功?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都已经被安排好了。
“好,我们马上就过去。”韩世忠拿上自己的佩剑就和吴玠一同出了营帐,直奔中军大营而去。
同时,其他几路的主将也纷纷收到消息,向中军大营这边赶,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副将,也都开始回到自己的军队,整训士兵,准备作战。
毕竟这颇天的功劳就摆在面前,谁要是把握不住,那就只能说是没有这个福气了,毕竟它就在你面前,你不去拿能怪谁?
“快去把所有的队将、指挥全部都召集过来,一会儿将军回来了,立马进行作战安排。”
“这个时候谁都不能给我偷懒,更别给自己找不痛快的,到时候灭了西夏官家重重有赏。”一些副将已经开始画起了大饼,毕竟这画饼的能力是每个上层都该具有的,要是没有这样的能力,怎么让手底下人死心塌地的为你做事?
“刘将军放心,这次咱们路一定是第一个攻上夏州城的,那西夏的什么皇帝不是也来了吗?咱们直接把他抓了,抓个皇帝,朝廷能不能给咱封个侯?”
“就你还想封侯,你别想屁吃,还抓皇帝,你能杀个西夏兵就不错了。”看着几个基层军官说笑,副将也没有阻止他们,只是说道:“都他—妈—的别吹牛,是英雄,是狗熊战场上见。”
副将仅仅几句话便调动了将士们的战斗热情, 这就是一名好副将该做的事,主将争取当主力的机会,副将则协调大军的积极性,只有两人协调好了,这仗打起来才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