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奇谋巧计假人骗箭,无往不利殊死退敌?
顾望舒眼神熠熠生辉,似秋水般清澈见底。
要说赫连桓不震撼是假的。
尤其顾望舒说出“我更需要殿下”“殿下休想把我赶走”时,她的眼神专注又认真。
第一次有人对他说这种话,而对方还是个女子。
赫连桓的瞳仁都不由得震了震,随后漫上无奈。
明明慧心巧思,偏又如稚子般执拗。
“不走?”
顾望舒断然摇头:“不走。”
“真不走?”
“真不走!”
“那你自己在城头吹冷风吧。”
顾望舒:“”
转身之际,赫连桓瞥见顾望舒无语神色,眼底浮现笑意。
“殿下要去哪?”
“饿了,用膳。”
他若不提,顾望舒都忘了时间,她也速速下了城楼,跟在赫连桓身后。
赫连桓打趣:“不是不走?”
“饿了,用膳。”顾望舒将赫连桓刚刚的话,原封不动还给他,惹得赫连桓笑容更深。
在这样的紧张时刻,难得他还能笑得出来。
或许,这将是他们两人在建宁城最后的笑容了。
两人一同用过膳后,趁纳兰军未发起攻城之机,转而加固城垣城门。
顾望舒的压力非常大,竭尽全力回想近代战争时如何应对敌军炮火。
她所能想到的有:
一、构筑防御工事,如挖掘散兵坑、修建碉堡、战壕和各种形式的掩体。
二、使用猫耳洞。
然而,修建这些防御工事需时颇多,一时半会完不成。
在想不出更好的御敌之策的前提下,似乎也只能将城墙加厚再加厚,并发动百姓在城内挖战壕掩体等,万一建宁城被攻陷,有这些掩体在,赫连军还能与纳兰军展开白刃之战,争取能抵御的时间长一些。
转眼,半个月过去。
纳兰大军围困建宁城,铁骑踏地,旌旗飘飘,却未曾向这座城池发动一兵一卒。
然而,半月之后,建宁城终是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
战鼓初擂,纳兰军便祭出了投石机,一捆捆爆竹飞速向城头投掷。
爆竹如雷震,落地开花,轰鸣声中,烟尘四起。
城楼经不断加固,未被这狂暴的攻势所摧毁,然而城头上的守卫军却未能幸免于难,血肉之躯在爆竹的狂轰滥炸之下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秋池得以重回将军府,顾家之人见她归来,惊愕之情溢于言表,惊喜之余更不免担忧,第一反应便是顾望舒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秋池,你怎么自己回来了小舒呢?”老夫人言辞切切,忧心忡忡。
秋池恭敬回应:“回老夫人,小姐与二皇子殿下皆在建宁城,奴婢此回奉命为二爷带信,二殿下言,望二爷将信呈予陛下,陛下看后,自知该如何行事。”
闻此,顾乘风便知形势危急,二皇子遣秋池送信,必为要事。
他不再多问,拿着信急速入宫。
赫连爵在御书房召见了他。
当看过信上内容,赫连爵不由得紧缩双眉。
信中所述,尽言建宁城之情形,并言明,如果想令纳兰退兵,那么就必须让纳兰有不得不退兵的理由。
纳兰想要吞并赫连已久,未至万不得已,岂能轻易撤军?
而赫连桓所给出的对策只有四个字。
围魏救赵!
这一成语典故大家都熟悉。
讲的是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部队,而使得赵国得救。
赫连桓的意思很明确。
若欲令纳兰国退兵,不再侵袭赫连,则需赫连联合他国,共同反击纳兰。
如此,纳兰必退。
信中指出,唯一能够救赫连的只有凌江国。
因为凌江国与纳兰和赫连毗邻,若凌江与赫连联合,对纳兰将会是非常大的威胁。
可是,难就难在,赫连国要如何说服凌江联合。
以赫连桓的能力是能够施展合纵连横的,但是他要守住建宁根本脱不开身,没办法,只能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赫连爵。
只要赫连爵能够找到一个擅长纵横之人,便能解赫连之困。
事在紧急,这样的人到哪里找?又如何保证找的人能成功说服凌江?
赫连爵愁眉不展,手中书信辗转递给顾乘风。
顾乘风阅后沉吟片刻,眸中闪过一丝慧黠之光,道:“陛下,臣有一计。”
“速速讲来。”
“明日早朝,陛下可将建宁城之危局公之于众,金銮殿上,若有人能献出围魏救赵之计,便证明其才智与二皇子殿下相匹敌,那人便是我们所寻之人。”
顾乘风言罢,赫连爵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在没有看到“围魏救赵”四个字时,赫连爵一点头绪都没有,当这四个字入目,顿时豁然开朗。
他就知道赫连桓这个家伙诡计多端,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应对之策。
如顾乘风所言,若有一人与赫连桓心念如出一辙,此人智慧定然不逊于赫连桓。
就如同顾望舒那样,聪明人的思维总是出奇地相似。
翌日,早朝。
文武百官尽立于金銮宝殿之上。
赫连爵将信中内容复述了一遍,其中隐去了赫连桓提到了“围魏救赵”之计。
他俯瞰众臣,问:“众卿可有应对之策?”
闻者皆情绪紧绷,愁眉不展。
赫连爵的视线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见状,心凉了半截。
难道竟是无一人想出“围魏救赵”吗?
他眼中希冀慢慢暗淡下去,却在这时,有一人从最后排走了出来。
赫连爵定睛一看,愣住。
此人清瘦,高挑,长相阴柔,却俊美非凡,比今年的探花还要好看三分。
他稳步上前,走到大殿中央,抬头看向赫连爵。
此人就是今年的金科状元,姓陈,名最。
人如其名,陈最,沉醉。
他文采斐然,赫连爵对他印象深刻。
希望之光再次浮现,赫连爵问:“陈爱卿可有计策?”
陈最行礼:“回陛下,臣确有一计,或许可解此围。”
“爱卿但讲无妨。”赫连爵紧张之心骤然升起,期盼着他能说出那四个字。
时间仿佛都为之滞留,赫连爵凝神注目于陈最。
只听他说:
“臣以为,解建宁之围,唯有围魏救赵之策,然而欲行此计,须得赫连与凌江联合。臣不才,愿往凌江,劝说凌江国皇帝,助赫连一臂之力。”
一字一句,清晰地传入赫连爵耳中。
他的声音很是平淡,但是落在赫连爵耳朵里仿佛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