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赔偿2
“要不是你瞎说,根本就没有金子这码事!”
“要不是二狗媳妇撺掇,大伙儿怎么会全都涌到赵念儿家。”
刘二狗与李婆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剩余那些选择开罐子的人心中则升起了几分庆幸,要是不用自己拿赔偿就好了,管他是刘二狗还是李婆子呢。
里正一脸不悦地望着二人,冷声道:“当我的话是放屁吗?开罐子前就说了,选择开罐子的人,一人三文钱,谁都逃不了,谁也别想赖,既然贪心想要那莫须有的金子,那就应该付出代价,真以为方才让你们选是白选吗?”
这话一出,那些看热闹的人瞬间想明白了。
要是李婆子或刘二狗出了所有人的赔偿,那剩下那些选择开罐子的人不是占便宜了吗?
那他们方才干嘛不选择开罐子,即便没有金子也可以让别人来赔钱。
“里正公道,说得对,就应当一人三文钱。”
“都说好了,不能反悔,要不然,我们这些看热闹的人不就白选了。”
“一人三文钱,赔钱!”
周围的村民大声喊着。
李婆子可不想再招惹麻烦了,这事说到底还是因她而起,她赶紧摸出三文钱,递到了赵念儿手上。
正要抬步离开,又听到了赵念儿的声音。
“婶子,您昨日朝我娘借的那十文钱,何时还?”
她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怕李婆子到时候赖账,只愿意还七文钱。
李婆子苦笑道:“你放心,欠得那十文钱我肯定还,我不会赖账的,这么多人看着呢。”
她这次真是倒霉啊,借了十文钱,最终到手却只有七文。
以后她一定管住自个儿的嘴,再也不胡乱说话了。
赵念儿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了李婆子的打头,剩下的人也不再顽抗,一个接一个将银子递到了赵念儿手中。
最后只剩下刘二狗。
刘二狗赖在地上,怎么都不愿赔那三文钱。
里正忍不住催促道:“刘二狗,还不把银子赔给赵念儿,赖在地上是没有用的。”
这个赖子,怎么哪哪都有他的事?
“我不赔,凭什么?赵念儿又没啥损失,干嘛要赔?里正你不公!”
刘二狗在地上撒泼似的叫喊。
凭什么要赔银子?赵念儿家又没少东西,凭什么白得这么一笔钱。
里正听到这话,顿时黑了脸。
作为一村里正,他最听不得旁人说他不公了。
这么多年来,他都兢兢业业,不管做什么事,都尽可能公正,不想留下话柄。
没想到刘二狗竟然这么说。
“我不公?刘二狗,我要是真不公的话,早就把你这种人赶出村子了,一天到晚尽知道惹事,跟你那媳妇真是狼狈为奸,今日这三文钱,你要么掏出来,要么就带着你那媳妇滚出刘家村。”
里正的威严不容挑战。
“刘二狗滚出村子!”
“赶紧滚!我们村不欢迎你!”
“不要脸,刘二狗,快滚出村子。”
村里多数人都十分讨厌刘二狗这个无赖,并且对于里正也有几分尊敬,因而齐齐吆喝着让刘二狗滚出村子。
刘二狗脸色一变,狠狠地道:“不就是三文钱吗?我给就是!”
他的房子、田地都在村里,要真是被赶出刘家村了,就啥也没了。
相比三文钱而言,留在村里还是更加重要的。
他摸出三文钱,直直地扔在了赵念儿脚边。
哼,要是赵念儿不愿意从地上捡钱,他正好可以将三文钱再拿回来。
赵念儿看着地上的三文钱,像是看穿了刘二狗的心思一样,笑着弯腰将钱捡了起来。
银子在哪都是银子,在地上也是。
她捧着所有的赔偿,走向了里正,道:“里正叔,这些赔偿我愿意捐给村里,方才有十二个人给了我钱,一共三十六文,您数数。”
里正没想到赵念儿会将银子捐给村里,心里不由得对她升起几分钦佩。
真是大义啊,没想到一个女子竟有这样的胸襟。
“这银子是赔给你的,你就收着吧,不必给村里。”里正推辞道。
赵念儿笑着解释:“方才大伙儿都看到了,我那罐子里并没有金子,不过只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的法子,下头是土,上面铺着一层粮食,然后再盖一层黄布,可惜这罐子若是打开了,这法子便不奏效了,因而我娘和小妹之前才看得紧,反而让李婆子误会了。”
“现在这罐子打开了,法子不奏效了,也不知今年能不能风调雨顺,让大伙儿得个好收成,所以,这罐子一开,大伙儿都有损失,我便将那些人赔的银子给村里,以作补偿吧。”
她叹了口气,有些可惜地说道。
众人热得发慌,土地都干裂了,正当这种时候,听了赵念儿的话,哪个人会不气愤。
法子失效了,意味着老天可能会生气,今年可能会没有收成,这可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太过分了,人家赵念儿好心为了村里,求个风调雨顺,你们竟然闹着要打开罐子。”
“就是,现在好了吧,老天要是发怒,大伙儿都没好果子吃。”
“李婆子害人精啊,还有刘二狗夫妇,全都是害人精,地里要是没了收成可怎么办啊?”
众人一片哀嚎,痛心疾首,地里的庄稼就是他们的命啊。
里正适时开口,安抚了众人的情绪,道:“大伙儿也别太着急,赵念儿那法子是向上天祈求,现在法子没奏效,不过是按着原本的方向发展,说不定老天原本也给我们安排了个风调雨顺。”
接着,他接过了赵念儿手中的银子,说:“既然你如此说,我银子我就代大伙儿收下了,这些银子会用来买粮食,一旦有饥荒,就给吃不起饭的人家分分。”
赵念儿也是这个意思,今年地里的庄稼估计是难逃一劫,趁现在能买多少粮食就买多少粮食。
她点点头,又加了一把火,道:“这法子失效了,老天还不知道怎么样,大伙儿有余力买粮食的就多买些,总是要吃的,浪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