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年底冲量, 冰火两重天
一个月后,又到了农历年底。
每年的年关临近,都是各种活动的高峰期。
包括工程建设、产品销售、市场营销等等。
市政方面,叫做“突击花钱”,就是经过初步决算,发现年度预算中没有花完的政府预算中的钱,赶紧找个理由,突击开工,突击赶工,赶紧把钱花完。
工业和商业方面,同样会在年前推出各项优惠活动,低价倾销一大批商品,叫做“冲量”。
“初心”电讯,也策划了一系列营销活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清仓”模式。
由于新店正在装修,年后就可以入驻,
老店的商品,虽然可以搬到新店销售,可是这可是个难得的营销机会,李振华岂能错过!
李振华直接打出清仓大甩卖的招牌,所有商品全部七折(就是七折,仍有利润,正常标价是进货的2——3倍,多的达到38。这是行业内的规则)。
店内贴满广告纸,门口摆放两个大音箱,天天广播。
结果,走过路过的市民真的进来很多,不说抢着买,也差不多,销量一下飙升到平时的几倍!
隔壁的商店见势不妙,赶紧也降价促销。
但是他们的力度和声势都比“初心”差许多,效果有限。
要知道,进行“初心”这样的大型促销活动是需要时间准备的,并不是说明天干就可以干这么简单,他需要提前备货、准备好广告词、标语、音响设备、员工培训准备等等。
这些工作没有几天你准备不来。
隔壁的几间电讯店,看到“初心”流量大增,跟着仓促上阵,效果就差了许多。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初心”挣大钱。
工厂企业,同样在冲量。
每年年底临近,下游进货商也会在年前大批量囤货,供应过年使用。
莫钦的尔阴洁洗液和覃嘉华的饲料迎来了销量井喷,每天到厂拉货的车辆不绝。
间接也带动包装厂迅猛发展。
其他的很多工厂也在开足马力赶货。
然而,有两个工厂,却陷入了困境之中。
一个是糖饼厂,由于更多的民营饼厂投入生产,争夺年货市场,糖饼厂受到挤压,四季度产量不升反降,只有30万,比三季度还低10万!
另一个是机械厂。
虽然抱上了中柴的大腿,可是严重的先天不足(技术不过关,良品率一直偏低),在赵东离开后,没了银行资金输血,终于支撑不住,产量暴跌,产值只有50万,环比几乎腰斩!
分厂长孙雷坐不住了,跑回去找到总厂厂长梨易坤。
“梨总,我实在不行了,你把我调回来吧!”孙雷说道。
梨易坤:“调回来?那分厂谁管?你又不是不知道,青山那么偏远的地方,厂里的头头们一个比一个怕苦,没有一个肯去!”
孙雷:“可是,梨总,我都在那里挨了一年多了,既然是苦,大家就都感受一下,几轮流去如何?”
“轮流?你以为过家家呢?” 梨易坤白了孙雷一眼,“他们不愿去,我能赶他们去啊?要不要我也轮着去当这个分厂的厂长?这个总厂的厂长位置你轮着来坐坐?”
“梨总,我不是这个意思!”孙雷赶紧解释,“我只是觉得我工作能力有限,管不好分厂,想换个更有能力的人去管!”
“你小子就别找借口了。” 梨易坤冷冷道,“分厂什么情况我们都知道。简单说就是一个大窟窿!这个大窟窿,你一个干了一年多的人都不愿干了,谁又愿意往里面跳?
“要我看,还是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反正已经在那干了这么久,熟门熟路是不是?如果换一个人,分厂死得更快!”
孙雷:“可是,这样下去,它离死亡也不远了。”
说完递给梨易坤一摞报表,“投产以来,工厂就没有赚过钱,全是亏本买卖!以前赵书记来来银行贷款支撑,现在他调走了,银行再也不放贷给我们。分厂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梨易坤接过报表,看了起来。
眉头越皱越大。
“玛德,怎么欠这么多?一百多万?”
孙雷:“可不是吗?工厂一直在亏,从来没有挣过钱。特别是和中柴合作后,亏损更加明显。梨总,当初我们就不该接这单业务!”
孙雷抱怨道。
梨易坤:“你以为我想接啊?还不是赵东那个王八蛋!利用他老子的权威,硬要我签协议!玛德,他现在倒好,拍拍屁股走人了,给我们留下一屁股的债!”
孙雷:“对,就是这个孙子,天天到饭店吃饭,要我们去签单!把我们都吃穷了!”
梨易坤:“不说这个了,现在的问题是,你说分厂该怎么办?”
孙雷想了想,迟疑道:“梨总,要不关停吧?”
“关停?”梨易坤眉毛一挑,“这个,传出去不好听啊!”
孙雷:“我也知道不好听,可是没办法了。现在工厂的流动资金已经枯竭,再不关停,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还有巨额的电费、机器维护费,没有钱补充,是真的做不了了!”
梨易坤半晌没有出声。
说实话,打心里他不希望关停分厂。虽说是迫于政治的压力被动建厂,但是毕竟是经他一手批准建立的,停产对他的声誉不好听。
更加重要的是,停产后,分厂那些厂房设备怎么办?这都是钱啊,就会白白浪费了,这个损失又是几十万!
“要不,去找你们乡书记李振华想想办法?” 梨易坤忽然说道。
梨易坤当然是认得李振华的,虽然两人没有见过面,但是现在李振华的大名那个公职人员不晓?
三三制基建方案的创造者,一手创建了栖霞历史上的第一个公路示范项目。
在经济建设方面也是颇有建树,屡屡登上电视新闻。
“找他?”孙雷一怔。
“他不过是个乡镇书记,又不是老板,找他有什么用?”
“他不是老板,可是他认识老板啊!” 梨易坤说道,“不要忘了,青山的很多老板都和他很熟,比如修造厂的卢青!”
“卢青?”孙雷愣了一下,恍然大悟道,“梨总,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和修造厂合作?”
“不适合做,是卖给他!” 梨易坤淡淡道。
“卖了?”孙雷再次怔住。
“不买了你能咋的?” 梨易坤说道,“难道继续亏本生产?你还有钱买材料吗?别问我要,我总厂也很困难。
至于你说的合作,根本不可能。据说他和中柴的合作很好,一直在扩产。我们的场地和设备对他是有吸引力的。只要卖给他,我们就可以甩掉这个包袱,回笼一大笔资金,补充总厂的流动性困难!”
孙雷明白了,梨易坤原来是遇到困难了,打算丢卒保车。
“可是,整个分厂,厂房、设备等价值超过一百万,我不觉得卢青有钱吃得下!”
孙雷说道。
他可不是空穴来风,机械厂的厂房和设备的确价值百万。
修造厂虽然说这一年发展的很快,累计产值达到了440万。
但是这只是产值,不是利润。
按照与中柴的合作,即使卢青所做的飞轮壳、支撑板等产品相对好做,成品率高,但是正常不会超过15个点。
就算卢青各方面精打细算,提高了利润率,顶破天也就达到20个点。
也就是说,卢青一年最多赚了88万。
这88万,并不是说就拿走的。这88万,实际上是工厂的流动资金,只要他继续生产,就要购进新的材料。
所以,卢青能够动用的资金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