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指标翻番,他是疯了吗
饭后,李振华去找大会秘书处,要了一张自己领奖的照片。
又到照相馆,让人装裱好。
第二天,和大家一起坐车回青山乡。
按照惯例,回到地方后,各个乡镇同样会召开本乡的二级干部大会,传达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布置本年度本乡的经济工作。
参加会议人员为党政系统领导,各个办、所、站正副职以及二十个村公所的村长和支书。
三天后,会议召开。
会议由书记赵东主持,乡长李振华作报告。
李振华让张娜、陈明他们把报告发给与会人员每人一份。
会议还没有开始,底下已经炸开了锅,窃窃私语一片。
人们被报告上的指标惊呆了!
要知道,除了各个办所的领导和人大、政协,其他人包括村长和支书都参加了县里的三级干部大会。
他们是知道县里给青山的经济指标的。
可是现在李振华发给大家的本年度本乡的工作任务,不是县里下达的指标,而是大幅提高了!
农业产值由三千万改为三千三百万,增加10个点。工业产值更加离谱,由500万直调高到1000万,是上面指标的两倍!
“疯了吗?他们这是疯了吗?擅自提高指标,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踏马的太离谱了,直接提高一倍,怎么可能!”
“简直是乱弹琴!我们乡的工业基础,500万都完成不了,更不要说一千万。真是吹牛不犯法!”
“哎,还不是累死我们,领导头脑一热,屁股决定脑袋!到时候完成不了指标,肯定是找下面的人做替罪羊!”
“一千万工业产值!这可谓是人民币,不是南越币啊!传统经济强镇也没有这么多吧,领导是不是想立功想疯了。”
就连马文静、秦勇、黄武等李振华阵营的人也不理解。
按道理,下一级适当调高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也是正常的,目的是个为了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这么干。
争议的是幅度!
一般来说,会调高3—5个点。
一是为了保障上级任务的成,二是如果的确超额完成,会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但是没有人敢大幅度、超常规提高指标数值。
道理很简单,如果完成,当然是好事,可是万一完不成,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但会得不到任何表彰,说不定还会被当做反面教材,被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私下里被领导、同事、下属甚至普通群众讥笑是肯定的,声誉也会大幅受损。
所以,没有哪个领导敢冒这样的险,还是老老实实小幅增加妙,进可攻,退可守,简直是完美!
敢于超常规大幅提高指标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充分的把握。二是制定这个指标的人是个疯子。
没有人相信青山乡能够把工业产值翻一番!毕竟对一个工业几乎空白的乡镇来说,500万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再翻一番,绝对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剩下的可能,就是这人是个疯子。
这些议论自然传到主席台上。
李振华一点也不意外,云淡风轻地坐在中间。
赵东则眼里露出冷笑。
他作为书记,这个报告李振华早已提前给他看过。
他曾经提出异议,认为踏踏实实完成500万产值就好,可是李振华坚持把指标定为1000万!
李振华本来就是抓经济的,赵东也不能否决,只好由着他。但是他压根不相信李振华能够完成1000万!
他觉得李振华就是一个疯子,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的疯子。
他亲自抓的工业园,有强大的国营资源支持,有总厂兜底,他也只敢领取任务300万!
这意味着,剩下的700万的产值,要由李振华想办法完成。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众所周知,除了工业园的三家新引进的工厂,青山乡还有三家新建的企业,分别是莫钦的中药厂、覃嘉华的兽药厂、卢青的修造厂。
三家的规模都不是很大,厂房建设更是比工业园的几家差远了,他们不可能完成比工业园更高的产值任务!
要完成700万的产值,除非李振华再引进几家企业,多办几家工厂。
可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听说他们在招商引资上有什么新的进展!
“也好,到时完成不了,你只能灰溜溜滚蛋!哈哈!”赵东想到了这点,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
会议开始,大家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等待领导的解释。
李振华开始做报告。
先是一通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之类的废话,然后开始布置工作。
农业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要求各村领导回去后,要高度重视农业工作,抓好春耕生产,争取再造一个丰收年之类的话。
和前任王之山的报告差不多。
至于增加的300万产值,李振华没有解释如何实现。也没有提出增产的措施。
这让很多人大失所望。
“还以为他有什么办法,原来都是空话啊!”
“什么都没说,设么都没做,他怎么就敢说增长10?这不是胡来吗!”
“乡长是不是忘记什么了,农业向来是靠天吃饭,怎么能提增长多少呢?要我看,不减产就不错了!”
“哎,李乡长修桥铺路行,搞经济不行啊!”……
台下的人们窃窃私语,李振华没有理会,很快后就来到了重头戏----工业指标!
会场再次静了下来。
大家都望着主席台上的李振华,想听他如何解读这个1000万的工业指标。
李振华清了清嗓子,十分清晰地宣布:“今年,政府计划的工业产值指标是1000万元!”
“大家肯定很疑惑,我们为什么制定这么高的一个指标?”
李振华主动解释:“很简单,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我们以前的工业基础虽然是零,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六间工厂!青山乡的工业现状,早已今非昔比!”
“六间企业,总计一千万的指标,不算高,平均算下来每间企业也就是一百万多万而已,努努力也不是不能完成的!”
“我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可以艰苦奋斗,全力以赴,为我乡的工业发展开一个好头,留下光辉的一页!”
李振华慷慨激昂地说道。
“说的好听!”组织委员胡文勇率先起来提问,“一千万哪里是那么容易完成的,我不觉得单单提个要求就可以实现,我们需要听到详细具体的实现办法!”
“对!”韦昌光接茬,“我认为平均分摊指标不合适。据我说知,工业园的三间工厂,按照设计产能,他们的年产值也就是三百万左右。李乡长该不会要求他们把指标翻番吧?”
赵东不禁朝韦昌光点了点头。
他还真怕李振华把指标平均分解,那样的话,他引进的几个企业也完成不了任务,他也会受到影响。
韦昌光是洞悉了他的担心,主动帮他化解杰风险。
“行,下面我就把工业产值指标详细分解到各个企业!”李振华没有打太极,而是直接公布解决方案:
“工业园的机械厂、糖饼厂、还有筹建中的纸箱厂,按照赵书记的要求,每个企业分配的产值指标是100万元,三家企业共计实现300万元!”
“余下的700万元,莫钦的中药厂指标任务为400万元,卢青的修造厂指标任务为200万元,覃嘉华的兽药厂指标任务为100万元!”
“三家本土的乡镇企业,合计为700万元。加上赵书记引进的三家工厂的300万元,合计1000万元!刚好完成全年的目标!”
话音一落,全场顿时静了下来。
什么?他竟然把宝全部压在这三家个体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