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内家拳演义 > 第74章 武禹襄太极拳论

第74章 武禹襄太极拳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禹襄太极拳论概述

    武禹襄先生是文武世家,不但是书香门第,还是武学大家。武禹襄先生在跟陈清平先生学习太极拳之前就已经是形意拳大家了,所以只跟陈清平先生学了“月余”就成为太极拳大家了。

    陈家对武禹襄抱有很大希望,希望武禹襄能够利用自己的文笔和社会地位将太极拳发扬光大。武禹襄先生果然不负众望,其写出的太极拳论已经成为太极拳论中的经典了。

    由于陈长兴先生在太极拳十大要论中已经将太极拳的能量蓄发系统描述清楚了,所以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论中就不再描述太极拳的一心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这个能量蓄发系统,而是着重描述太极拳的具体习练方法与实战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武禹襄先生在其太极拳论中加入了其“偶然”得到的一本王宗岳太极拳论,如果不了解并且没有习练出来太极功夫的是不会理解武禹襄先生的本意的。

    陈拳由杨露禅先生传播到社会后,就开始出现一批以太极拳为生的人群,鱼目混杂,泥沙俱下,都不得太极拳之纲要,为了显示一定“功夫”,就将外家拳的功夫(弓马步)移花接木到“太极拳”中,形成了以弓马步为主的双重“太极拳”,然后将弓马步冲拳和其他外家拳的动作的动作打慢点,以此来冒充太极拳。

    单重与双重,并不是仅指身体重心,而是指能量蓄发是否在一条腿上生成。在一条腿上生成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的能量蓄发就是单重;在两条腿上同时生成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的能量蓄发就是双重。

    我们知道,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这种能量蓄发方式是不可能双重的,因为弓马步限制了下半身的折叠拧裹压缩旋转,所以内家拳只能是单重拳。但是面对当时社会上普遍被谬传的双重弓马步太极拳,对太极拳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武禹襄先生想改变这种影响,但是还不敢公开批判双重太极拳,因为当时是双重太极拳都以陈拳的名义传播的,武禹襄先生是不敢也不能直接批判陈拳的,所以只能假借王宗岳之口批判双重太极拳。

    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有一句话:“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我们知道,在王宗岳先生的时代,只有单重内家拳,比如说心意六合拳、心意把等,还没有普及太极拳,所以,王宗岳先生是不可能“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的,即王宗岳先生不可能在当时见过双重内家拳。所以,武禹襄先生是在假借王宗岳之名批判双重太极拳。

    杨露禅先生与武禹襄先生一样,不敢批判双重太极拳,所以只留下一句话:“收身中定,往开里打”。双重弓马步是不可能收身中定的,所以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批判双重太极拳。

    收身,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所形成的屈伸束展,在蓄力阶段就是收身,在发力阶段就是往开里打。

    双重是无法收身的,弓马步是不可能收身的。在大家习练会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的外三合后,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到什么是收身。

    内收身外中定,也是杨露禅先生对双重太极拳的批判。

    我们再摘录一些其他太极拳的前辈大师对双重太极拳的批评,以让大家彻底弄明白。

    杨露禅先生的后辈杨澄浦先生太极拳论: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之势。太极拳术,一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吴鉴泉儿子吴公藻先生太极拳论:双重者。无虚实之谓也。双重之病。有单方,与双方及两手两足之分。经云。偏沈则随。双重则滞。又云,有数年纯功而不能运用者。率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故双重之病。最难自悟自觉。非知虚实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则听劲,感觉,虚实,问答,皆能融会贯通焉。脚踏车之所以能行动弯转自如者。均力学也。人坐於车上。手拂之。足踏之。目视之。身随之。其重心在腰。而司顾盼,以手辅助之。其轮盘置於车之中心。两足踏於脚磴之上。一踏一提。则轮齿绞练而带动前进矣。若使两足同时用力踏之。则车即行停止前进。此盖双重之病耳。夫推手亦然。对方用力推我。吾若仍以力相抵抗之。因而相持。则谓之滞。此即双方之双重也。若我或彼。各顺其势,不以力抵抗。而顺对方来力之方向撤回。引之前进。然须不丢不顶。则必有一方之力落空。此即偏沉所致。如我拟攻对方之侧面。使其倒地。若以两手直接推之。而对方气力强大。不可挫其锋。须以虚实之法。双手抚其肩。我左手由彼之右肩下捋。同时我右手击其左肩。此时我之两手作交之势。同主一方。而发劲成一圆形。则彼可侧斜而倒。因彼同时不能上下相顾。而失利也。此即吾发劲偏沉所致也。学者悟一而知十。所谓由着熟。而渐悟懂助也。

    以上是吴拳和杨拳对双重太极拳的批判。吴公藻先生更是以骑自行车不能双腿同时蹬车的事例形象地说明了双重之病。

    孙禄堂太极拳论:圜者,有形之虚圈是也,研者,无形之实圈是也。斯二者,太极拳虚实之理也。其式之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此气周流无碍,圆活无方,不凹不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变无穷,用之不竭,皆实学也。此太极拳之所以名也。

    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公开吸收了形意拳的单重和八卦掌的圆研,而八卦掌的圆研,首要是在一条腿上生成旋转,只有单重才能够做出来,双重拳是不能圆研的。

    所以说,真正的太极拳必须要是单重的,决不能站弓马步打太极拳。

    王宗岳太极拳论既然是由武禹襄先生公开出来的,我们就把它当做武禹襄太极拳的一部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