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买青砖
算好了总共需要的砖块和瓦片的数量,乔苒就跟着郑管家出谷去看砖窑和瓦窑了。
离开前,老村长一再交待,要买砖,买便宜的火砖就行了,不要买贵的青砖。
乔苒满口答应着,她根本不知道青砖和火砖有什么区别,得看过了才知道。
不过她看城里的那些房子,都是用青砖建成的啊!她觉得还挺好看的。
火砖又是什么样的?
如果火砖不好看,她还是想要买贵的青砖,这房子一住就不知道要住多少年,要建肯定要建得好一点。
至于钱,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试想一下若是他们清水村新建的村子,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青砖青瓦房,那该有多养眼?
要是又有青砖房又有火砖房,会不会不太协调。
嗯,其实她多少还是有些强迫症的,还是喜欢整齐好看的东西。
至于这些工匠们的工钱,也已经谈妥了,大工一天一百二十文钱,小工一天一百文钱。
大工有十人,小工有十八人,如此,一天的工钱就要3两银子。
不过乔苒觉得才二十多个人,还是太少了,又让曹大山再去拉几队认识的工匠来。
毕竟是要建设一个全新的村子,好几十套房子,只有二十多个人,不知道要建到猴年马月。
曹大山说,城里的工匠还有好几队,不过大家都是竞争关系,而且有的工匠队伍风评不是很好。
他可以再去找一队风评好的工匠来,不过工匠的工钱太高了,建议乔苒去招一些打下手的帮工,五六十文钱一天都大把人愿意干。
乔苒谢过曹大山,决定明天开始去周边村子试试,招几十个汉子过来当帮工。
将每一套院子的地基线划好,双方确认无误,曹大山带来的那些工匠就开始挖地基了。
而乔苒则要和郑管家去看看那几家砖窑瓦窑,尽快下订,以赶在地基挖好之前,将砖和瓦都准备好,不耽误工期。
或许现在时间上也已经有些赶了,因为之前根本没想过那么快建房子,所以没有早点去找砖瓦窑。
不过也没关系,一般烧一窑的砖、瓦就有几万块,一边烧制,一边拉到魔鬼谷里用着,只要能够及时供应得上不影响施工就没问题。
郑掌柜带着乔苒,先去两间砖窑作坊看了看。
这两间砖窑都在黄山县,黄山县多粘土,最适合烧制砖块。
到了地方,乔苒看到砖窑的外面垒放着一墙一墙烧制好的砖块,这些砖块码放得非常整齐,既通风又不会倒下来。
令乔苒惊奇的是,这些砖块不只一种颜色,竟然分为两种,一种是青砖,一种是红砖。
第二家砖窑作坊的刘管事介绍道:“咱们这里的砖窑,一般都烧制两种砖,一种是青砖,一种是火砖。青砖价格较贵,火砖较便宜,所以一般大户人家建房子都用青砖, 一般普通百姓就买火砖。再穷得买不起砖的贫苦百姓,就会自己利用稻草混合在黄泥里打成坯子晒成泥砖用来建房子,那就不用花钱买了。”
乔苒这才知道,原来古代不是只有青砖和泥砖,也有现代叫红砖的这种砖块。
“为什么说青砖比火砖贵呢?”
乔苒好奇地问道。
刘管事看了她一眼,说道:“因为火砖是直接在窑里烧好了,然后等着冷却就好了。但是青砖要烧成青色,就得在烧制好后泼水冷却,更费工夫。而且,青砖比火砖更好看,也更耐用,价钱自然也就更高了。”
乔苒手中拿了一块青砖,一块火砖,放在一块对比着。
青砖看起来确实更好看,而且好像密度更大一点。
火砖看起来就粗糙一些,而且这种红红的颜色她不是很喜欢,用来砌墙,不刷石灰的话,还是青砖砌的墙更好看。
“那这两种砖的价格是多少?”
乔苒直接问道。
刘管事看了看一直没作声的郑管家,显然是不明白为什么这管家模样的人会让一个小丫环出头。
不过他还是耐心答道:“青砖十块五文钱,火砖十块四文钱。”
乔苒迅速在心里算了一下。
187万块青砖的话,需要935两银子,用火砖的话则要748两,两者之间相差187两。
虽然村里不少人都说要用便宜的火砖,但是乔苒觉得这相差187两,用红砖的话每家其实也没省下多少钱。
这一百多两银子,她愿意帮大家出,这样全部用青砖建成的一排排房子才好看啊!
于是乔苒果断地决定全部要青砖。
“我想全部用青砖,不知道187万块青砖你们要烧制多久,有没有这个能力接下这个单子?若是不能,我再去其他砖窑看看。”
刘管事一听全部要青砖,而且数量还要这么多,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姑娘,您要是全部在我们这边买砖的话,我们这半年内就不接其他单子了,专门给你们烧砖,并且保证每一窑的砖质量都跟您看到的一样,绝对不会偷工减料!您可以去城里打听打听,咱们刘记砖窑可是最有名的,城里许多大户人家都是用的我们烧出来的青砖!”
管事生怕这桩大生意飞了,赶紧作出保证。
“另外,价钱方面,也可以给您减免一些。187万块砖的话,要……额,待会,我算一下要多少钱来着。”
“935两银子!”
乔苒直接报出自己算出的结果。
刘管事一愣,也没问她是怎么这么快算出来的,只以为她是先打听好了价钱,在家里用算盘算出来的。
他道:“姑娘若是全部在我们这里买的话,那可以给您将零头减去,以示我们的诚意!”
“减35两?”
郑管家出声问道。
刘管事噎了一下,苦笑着道:
“这位老哥说笑了!我想说的是减5两银子。这35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实在减不了这么多!我们这做砖窑烧砖的,赚的就是一个辛苦血汗钱,这九百多俩银子,我们一百多位工人要干上半年时间,一个月一百多两,一个人一个月那么辛苦也才不过赚几百文、一两多银子呢!”
乔苒抬头看了看不远处正在挑水挑泥土、打砖坯、还有正在挑着打好并阴干了的砖坯往砖窑里准备烧制的那些工人,个个都穿着薄薄的满是尘土的粗布衣裳,有的甚至在这寒意未消的初春季节还打着赤膊。
再想到砖窑里那炙热的高温,想来这些工人也确实够辛苦,一个月不停地干活也才挣个几百文、一两多银子,确实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