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上苍啊!为何让朕愧对列祖列宗!
与此同时。
大秦王朝。
始皇帝二十九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准备东巡之旅。
他身披龙袍,帝王之气沉稳如山,行路顺畅。
然而,走到阳武的地界时,却发生了意外。
突然传出一声凄厉的叫声,侍卫们立即警觉起来。
一面大喊:“护驾!”一面挥刀迎战。
秦始皇心头一紧,脸上却毫无惊慌之色,对近身侍卫吩咐道:
“传令下去,务必留一个活口!看看是哪国余孽!”
不料,六个刺客速战速决,而且均为死士,一看没机会得手,便纷纷自行了断。
秦始皇紧皱眉心,目光冷冽地看向地上地尸身,冷言道:
“将他们的头颅,全部悬挂在闹市之中,示众三日!”
就在这时,看到鲁讯写稿的一幕,秦始皇坐回龙辇里,目不转睛地观看。
秦始皇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
“当个小偷,还给人打下手,谁遇到好东西,不先往自己的怀里揣啊?哪能轮得到你啊,真蠢!”
他停顿一下,又对坐在旁侧的赵高,说道:
“此人口中的‘人上人’,不是指君主吗?这等级地位还能自己建立?那岂不是荒唐!”
此时的赵高,还没缓过神来,刚才刺杀场景,让他心有余悸。
秦始皇没有听到回应,便转头看赵高一眼,厉声道:
“赵高,想什么呢?”
赵高立马接住话茬,掩饰心里的慌张:
“没,没想什么!陛下,还是闭目养养神吧!”
秦始皇斜睨他一眼,指着帘子说道:
“全都掀起来,孤正看起劲呢,你今天怎么如此木讷,莫不是吓傻了吧!”
随即,秦始皇心里琢磨着:
“大部分百姓都是文盲,根本不关心是皇帝执政,还是总统掌权。”
这总统是何意?谁能一统天下,便是诸国争霸的赢家,至于民众关心与否,那又如何?
……
与此同时。
大唐王朝。
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寒意渐浓,宫中纷争不断。
在大殿之上,唐玄宗李隆基心情颇佳,端坐在龙座里,目光扫向朝臣们。
不料,竟然有人告发太子李瑛,理由是:暗中私结党与!
唐玄宗勃然大怒,当即下令:
“即刻起,太子被贬为庶人!”言辞间透着决绝。
张九龄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言辞坚决:
“陛下,太子乃一国之本,废黜非圣明之举。愿陛下三思!”
大殿内寂静无声,紧绷的气氛,让人几乎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片刻之后,唐玄宗也冷静下来,压住心里的怒火,说道:
“姑且依宰相所言,此事再议!太子府上下,全部禁足!”
这话一说出口,大家都长舒一口气。
恰逢此时,呈现鲁讯发布文章的一幕,众人齐齐看向玄宗,见他有没有被吸引。
不料,玄宗却对身边的内侍官,吩咐道:
“多找几人,把这个故事记下来,编排成戏文,届时讲给武惠妃听,她定能欢喜!”
众人闻言,皆惊掉了下巴。
明眼人都能看出,此次太子事件,与武惠妃脱不开关系。
唯有皇帝还被蒙在鼓里,这储位动摇之际,还能想起自己的宠妃,众人心中五味杂陈。
然而,玄宗并不知道朝臣的这些想法,脸上的怒色已经消散,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此人目睹杀害革新党,就能让人对他心生敬畏?村里人还因此讨好他?莫不是这个村子非常闭塞?”
文武百官都没注意看天幕的内容,心里担忧不已,既是替太子捏把汗,又是怕自己牵扯其中。
怎料,皇帝倒是思维跳跃。
……
与此同时。
大明王朝。
崇祯十四年岁末,京城张灯结彩,弥漫着喜庆的氛围。
然而,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崇祯帝朱由检却卧病在寝宫中。
他感觉头脑发昏,浑身乏力,好在持续地高烧,终于得以改善。
他屏退身边的宫人,独自斜靠在窗边的软榻上,虚弱地闭眼休息。
正当他咳嗽不止的时候,出现鲁讯发布第七章的一幕,便抬眼看过来。
下一秒,他看到一句话:“穿着崇正皇帝的素”,顿感有些不妙。
随即,他又看到鲁讯的经历,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他双耳嗡嗡作响,头皮一阵发麻。
什么乡里人以为在闹“反清复明”?
什么农民不知道崇祯的名字?
他的声音颤抖着,喃喃自语:“这不是真的!绝不会!”
然而,心里却愈加肯定那份担忧。
因为所有的信息,串联在一起后,都在指向一个问题:“大明王朝,是在他崇祯的手里葬送的!”
他猛然坐直身子,陷入了沉思中,执政十四年来,内外的压力和危机,都一一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局势愈发不利。
尤其是这一年的过往,局势急转直下,已经滑向崩溃的边缘,使他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
没有人知道,他的这场急症,正与眼下的局势有关,其他人都以为只是感染了风寒。
他瘫软进软塌里,紧缩成一团,想驱散全部的思绪。
然而,他越是试图抑制,这些思绪反而越加蔓延。
屈指算来,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就让李自成攻打两次开封府。
倘若没有河南地区的大旱;倘若没有蝗虫的肆虐;倘若没有频发的灾难,怎会导致大规模的饥荒。饥民的苦痛加剧,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使其不断壮大。
他嘶哑着嗓音,低声呼唤:“上苍啊!为何让朕愧对列祖列宗!”
崇祯的心头一阵狂跳,深刻地明白,这并非偶然。
可是,转念一想,他又立即感到担忧,刚才的场景是否会被其他人看到?恐怕会动摇民心!
一系列的打击,让他感到头痛欲裂,他的脑海中,出现“反清复明”四个大字,反复折磨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