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移唐 > 第26章 说书讲史

第26章 说书讲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二所作所为江晓娓娓道来:

    首倡晋阳起兵,攻破长安;平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发动玄武门之变;即位后,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灭五国,设四镇,获尊“天可汗”。

    其朝贤臣尽出,咸得其用,有二十四人画影凌烟阁,两百多人陪葬昭陵,君臣相济,令巨唐煌煌如日,百姓安居,万国来朝,终成“贞观之治”。

    萧皇后以袖袍遮掩,轻轻握住了杨广的手,她能感到杨广的身体在不住颤抖,即便作为与他共同生活了数十年的人,她也无法准确地猜到他此刻的心情。

    “未曾想我坞堡诸公竟皆封国公,画影凌烟阁!”

    “某上苏将军虽未入凌烟,但一人灭三国,功高盖世,还配享武庙,亦是千古名将!”

    “某上尉迟将军也配享武庙,啧啧……”

    “早年老朽还见过那李家二郎,彼时尚幼,但老夫已看出其绝非池中之物,没想到竟是如此圣君!”

    不少人也听得倒吸冷气,先是小声议论,后来声音愈大,最后竟都有些眉飞色舞起来。

    “都与某家闭嘴!”

    忽然,场中响起一声厉喝,却是苏定方。

    这喝声自然不是对江晓的,而是对所有私语之人。

    话音刚落,程咬金也森然回头:“哪个再敢说一句巨唐,某家挥刀不认人!”

    好似为了配合苏定方和程咬金,尉迟融和秦琼二话不说,直接就抽出了佩刀,立时,一股杀气弥漫。

    魏征紧跟着站起来,对江晓道:“小郎君所言虽非此间中国之事,然人有愚昧,恐信以为真,以致心生杂念,某乞小郎君罢言!”

    “请小郎君罢言!”萧瑀和杜如晦也同时起身说道。

    江晓不由一笑,同时心中一定。

    说老实话,要说江晓一点也不担心魏征他们起心思那是假的,但现在看来,应该不至于。

    “我既敢言,便不怕有误。几位且落座,安心听着便是。”

    魏征几人对视一眼,终于缓缓坐下。不过尉迟融和秦琼却道:“某家乞护卫小郎君!”

    说完也不管江晓答应不答应,手扶腰刀就走到江晓身后,然后分立左右,虎目四顾。

    这架势,与其说是保护江晓倒不如说是监视下面所有的人。

    对此江晓也无奈,笑笑罢了,而后目光便落在杨媛身上。

    此时,小妮子也正双手托腮,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两人相视一笑。

    李家二郎吗?没想到竟是如此人物呢。

    不过……还是自家郎君更好些!

    “诸位,强如巨唐,亦不免亡……”

    江晓继续讲述,自唐而下,五代十国至宋元明清。

    幸好江晓算是历史专业半个科班,这一路下来,大的历史脉络基本还捋得清,碰到不是很熟悉或压根不记得的,便凭自己好恶凭空演绎一番。还是那句话,反正在座的无人能够证实和证伪,那还不由他?

    总之,所有的人都随着他的讲述,时而兴奋,时而唏嘘,时而同笑,时而又齐声悲戚。

    譬如讲到五代十国,这个恶人横行耍大刀的时代,“市中卖人肉直钱百,犬肉直五百”,“饥民夫妇、父子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剔肉如羊豕”,在座众人十有八九都亲身经历过,顿时都泪如雨下,甚至放声大哭。

    当朗诵《满江红》时,江晓又分明看到苏定方、程咬金及其麾下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恨不得提刀上马。

    而当听到宋末三杰真正背水一战,张世杰死战不退,文天祥宁死不降,陆秀父负主蹈海,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时,魏征、杜如晦和萧瑀则泪流满面,甚至泣不成声。

    就连杨广,闻崇祯皇帝“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的遗言时,也不禁仰天长叹……

    如此一幕幕,江晓真心觉得,自己这“书”说得真好。

    虽然只是大致脉络,但自唐之后一千多年的历史讲下来,却也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就这也还只堪堪讲到鸦片战争。

    没办法,谁让咱家历史这么长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江晓重重拍一下“戒方”,扭头就往“溷轩”跑去,只留下众人兀自回味不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