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移唐 > 第91章 桂花蜜和槐花蜜

第91章 桂花蜜和槐花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黑熊的脑袋以诡异的角度弯曲着,一看就是被弄断了脖子。江晓心说,老程三板斧之一的“劈脑袋”这是改成“拧脑袋”了吗?

    其实江晓也知道三板斧都是演义演绎的,但这程咬金的生猛劲儿是真没演绎啊,生生把人黑熊的颈椎拧断,也是没谁了。

    几乎所有的动物颈椎都是最脆弱的,食肉性动物捕猎专咬脖子就是数万年进化做出的选择。

    不过,知道哪儿脆弱和能不能做到是两回事,能不能做到和敢不敢做又是另一码事儿。

    只能说,老程够猛。

    当然,如果没有苏定方这个同样胆大包天的家伙配合,程咬金也做不到。

    江晓算是知道了,名将第一条,胆肥!

    当魏征带着大队人马提刀挎弓甚至揣着小莫赶来时,江晓正不知廉耻地偷吃蜂巢上的蜂蜜,而苏定方和程咬金则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旁边是黑熊吓人的尸体。

    “没事,两人脱力了,歇息片刻便好。”江晓舔舔手指头笑道。

    确实,搏熊时间很短,不过片刻,但苏定方和程咬金使出的力怕都不少于一场长时间的恶仗。事实上,短期内的暴力输出才更易引起脱力。

    众人目瞪口呆,看苏定方和程咬金两人都惊为天人。

    徒手屠熊,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啊!

    话说这熊也可怜,不就闻到蜂蜜味想吃口吗?居然碰到两个敢硬刚的,真是运气黑到极点。

    “连人带熊还有这蜂巢赶紧抬回堡里。别一会蜂群回来。”江晓吩咐。

    众人慌忙答应,抬了苏程二人还有黑熊和蜂巢便返回坞堡。

    这次的收获无疑是巨大的,黑熊便足有四百斤,五六个壮汉一拨轮换着才抬回去。由此,众人更加佩服胆肥二人组。

    相对于黑熊,江晓倒更看重蜂巢。

    以前江晓看穿越小说,看人家猪脚动不动就熬糖啥的,还靠卖糖发大财。坦白说,就觉得挺扯。

    糖制品确实好吃,但无疑也是奢侈品,而奢侈品通常都不是必需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时,即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玩意儿都不会有太大市场。

    但穿越十多天,江晓想法变了,这甜食某种程度上还真算是必需品,因为快乐是必须的。

    人之所以爱吃甜,就是因为甜感可以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能够带给人们快乐,能够让人充满愉悦的感觉。

    在充满苦难的时代,这愉悦感,哪怕暂时的,也极为可贵。

    所以,在怂恿苏程二人去掏蜂巢后,江晓就立即让老秦着手打造一个木箱备用,并一回坞堡,就迫不及待地让人将蜂巢剖开了。

    一块块布满六边形蜂房的巢脾整齐排列(巢皮:不错,正是在下,铜锣湾双皮!),充满香甜气息的淡黄色蜂蜜拉着丝儿流入陶罐中,而江晓则在巢脾和蜂房间仔细寻找着什么。

    “哈哈,果然还在!”片刻后,江晓后欣喜大叫。

    一只颜色明显发黑、体型约是普通蜜蜂15倍、翅膀相对短小的蜜蜂静静地缩在蜂巢一角。

    “蜂王!”

    虽说,东汉时华夏人已经知道蜜蜂可以人工驯养,到晋时更是将养蜂和养猪并列,“以畜蜂、豕为事……营业者三百馀人”,但养蜂技术始终无法得到突破,且养蜂获益低于养畜,于是渐渐还是成为“小众”技术。

    江晓在堡中问了一圈,失望地发现,竟然没有一个懂养蜂。

    江晓也不懂,不过根据后世生活的一些经验和史书中的一些记载,江晓倒是想尝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蜜蜂养起来。如果能成的话,无疑对坞堡大有裨益。

    《博物志》记载:以木为器,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檐下或庭前引中蜂,春月筑巢生育。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其实已经把养蜂的时令、引蜂的方法说到了,现在又有了蜂王,应该能把蜂群引来吧?

    江晓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有蜂王的巢脾竖着固定到老秦他们打造的木箱中。人工养蜂的巢脾都是竖着放的,这一点江晓倒是知道。然后将整个木箱都抹了层蜂蜜。

    现在只能先做到这儿了。至于蜜蜂的日常和四季管理、采蜜和分蜂等复杂技术,等引来蜂再说吧。

    看着坞堡老槐树下摆好的“蜂箱”,江晓舔着手指头充满期待。

    蜂蜜呀,不比白糖高级?

    挖哈哈,某家要让坞堡的生活比蜜甜!

    江晓回头,恰好看到杨媛在偷偷地舔指头,一点樱舌羞羞怯怯,顿时哈哈大笑。

    杨媛大为害羞,不由狠狠剜了江晓一眼。

    “奴家生在桂月,以前每年诞日,阿娘都会让人酿一大罐苏州桂花蜜……”

    短暂羞涩之后,杨媛轻轻说道。

    “北方的槐花蜜味道也不错。”江晓笑道。

    是啊,桂花蜜,槐花蜜,谁说前者就比后者甜?

    杨媛冲江晓嫣然一笑,百花退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