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宣平侯府大小姐
再后来韩才人病逝,七皇子辗转到了现在的太后,也就是当初的陆贤妃在膝下抚养。
这其中的曲曲折折,便不是一句两句能道明的了。
也是七皇子得天庇佑,终是入了先皇的眼,还亲自带在了身边作为储君来教养,还未弱冠便直接封为了太子。
宣平侯看着下面众的的神情,脸上并不见因着封侯而该有的春风得意,他很是内敛,有种不怒自威的霸气。
韩家并不是什么大家族,现在也唯有宣平侯韩子墨,以及两个包弟,再便是各家的妻子和子女。
父母早亡,家中并无长辈,但兄弟三人感情甚笃,哪怕是各自成婚生子,也并未分家,一直居一个府中。
厅中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老二韩子孟终天是忍不住问道:“大哥,你将我们都叫到此处,是有何事?”
看着齐齐看向自己,一双双或是疑惑、或是好奇、或是担忧的眼神。
宣平侯终于开口了,“将大家聚于此,只是想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情。”
听他这么说,大家更是好奇了,只有侯夫人是一脸的失神与漠然。
前两日,夫君跟自己提起时,她刚为侯夫人的喜悦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震惊、难以置信与不甘。
她有儿有女,明明她女儿才是侯府的嫡长女,为何却要将此虚荣让于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
她据理力争,退步说,愿意承认那女子为她的嫡女,但却不能占长。
可是侯爷却只说了一句话:“她是皇上的女人,借着侯府嫡女的身份入宫,在侯府待不了多久,便会入宫。”
侯夫人余氏这才知道是自己会错了意,她原本以为,那女子是侯爷在外的私生女,却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接下来,宣平侯便将事情的原委跟余氏细说了一番,当然不可能是全部,他也再三叮嘱余氏,此事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分。
不用宣平侯说,余氏也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的,皇上的事儿,她哪有那个胆子往外说。
韩家好不容易翻身,她可不得好好处处谨慎。
只是,她也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她的大女儿也十五岁了,花儿一样的年纪,跟当今皇上还是名副其实的表兄妹关系。
夫妻俩也同共枕了几十年了,她那点儿小心思,怎么能逃过宣平侯的火眼金睛。
“你若是为了薇儿着想,最好是打消了你那念头。”
睨了余氏那不以为然的的神色一眼,他又接着提醒道:“皇上那是什么人,你想如何就如何?想想文胜侯府的宜嫔娘娘。”
余氏身体一僵,是啊!自己怎么就一时鬼迷了心窍,太想当然了。
就算是有太后撑腰,那宜嫔娘娘在宫上并不得宠,已不是什么秘密了,陆侯也因此没少被政敌嘲笑。
当即余氏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也很庆幸自己及时醒悟。
“何事,大哥,你尽管说。”厅内大家窃窃私语间,老三韩子斌说道。
看了他一眼,宣平侯像是忆起了久远的往事,面露忧伤。
众人见一向威严镇定的大家长如此,也是个儿个儿神色凝重了起来。
只听他道:“多年前,我与你大嫂刚成亲不久,便带着她去了江州的任上任职,不久便有了身孕,当时条件清苦、、、、”
听完宣平侯讲完这一段旧事,大家也是有些难以置信。
大概意思便是,当年余氏生下一女婴,体弱多病,大夫都束手无策,余氏便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婴,往四处的道观庵堂求神拜佛,没想到那女婴竟是奇迹般的好了很多。
不过一旦离开了庵堂,女婴又会犯病,如此,余氏便忍痛狠了狠心,给了银子,将那女婴托付给了庵堂的的姑子们代为抚养。
这一经,便是近二十年了,那女婴如今也是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么多年也是愧对这个大女儿,便想着将人接回府,那生安置。
大哥和大嫂当年成亲后,确实去了江州任上,那时候父母都健在,只是家里境况却并算好,给不了大哥和大嫂他们过多的帮助。
兄弟俩想着,恐是当时,一是怕家中父亲母亲担心,二是也不能确定那女婴是否能真的安然无恙的长大,大哥大嫂这才将此事隐瞒了下来。
“大哥打算何时将我那大侄女接回侯府?”韩子孟问道。
老三韩子斌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兄弟对这个大哥说的话是深信不疑的,听大哥这么一话,他们便信了九分,还有一分,只因一旁的大嫂有些怪异,并看不出女儿要回来的喜悦。
余氏还在发愣,便感觉一道警告的视线向自己射了过来。
回过神来,余氏状似悲伤的拿帕子掩了口鼻,抽泣了几声,便被两个妯娌和小姐簇拥在了中间。
虽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了解了,但府里突然间要多一个主子,大家难免也会有些不适应,特别是那些个小姐们。
首先便是现在身为侯府嫡长女的韩薇,这莫名其妙,她就要多一个姐姐出来,好好的大小姐,以后便是二小姐了,难免让她觉得有些觉得愤愤平。
终是一母同胞,她也不是嫌弃这个姐姐,甚至在刚听父亲说要将人接回时,她还有一瞬间的欣喜。
正想着,便听上首的宣平侯道:“府中先准备准备,下月底我便派了人去将人接回府。”
一锤定音,此事便已成定局,
“那府里的小辈们,也得重新排序了。”韩子斌突然道。
“那是自然,等柔儿回来,她像是这侯府的大小姐。”宣平侯肯定道。
一众小辈齐齐将目光投向了韩薇,到底是年纪小,明眼人一看,便知她此时很不高兴,一张脸气鼓鼓的。
“薇儿!”余氏上前将人搂入了怀里。
韩薇将小脑袋埋入了余氏怀里,没有出声,但余氏却是知道怀里的人在哭,这种无声的委屈,却是让余氏心纠成了一团。
宣平侯看了母女二人一眼,并没再说什么,站起身,便出了大厅。
女眷们安慰了母女一番,很快大家便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