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词中之龙
北宋,神宗时期。
朝堂上,众人听完苏轼的经历,尤其是乌台诗案后,大家面面相觑,涉及到的大部分当事人不好意思看对方。
首先是王安石,他出列向着苏轼行了一个同袍礼:“子瞻,是我对不住你。”
他前面对于自己的新法过于自大了,想着反对的人都是想阻碍他变法的。
结果自己的新法确实有缺陷,前面苏轼都已经提过了,自己却没采纳,而是想着把苏轼这个绊脚石踢走。
后面那些新法支持者怎么想的,王安石不知道,但借着新法打击竞争对手是肯定的,造成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
既然自己做错了,让苏轼受了这么一通罪,该道歉还是需要道歉的。
赵顼也有点愧疚,毕竟新法到后期已经由自己主导了,那时候的苏轼再反对就是反对他这个皇帝,自己肯定不干,要惩罚苏轼的。
可他是官家,不可能像王安石一样拉下脸来直接道歉的。
哎!后面自己处理政事的时候多多深思吧。
司马光:。。。。。。哎,我还是私下和子瞻好好说说吧。
苏轼看到王安石向自己道歉,他吓了一跳。
好家伙,王安石前几天还怂恿自己的支持者向官家细数他苏轼的过错呢,结果现在突然转变态度,让他怪不适应的。
苏轼前几天确实想着在京中已经无法立足了,干脆申请外派吧。
然后来了直播屏这个东西,这下他的历史轨迹是不是要改变了?
苏轼前面听到自己这么悲惨,其实是有点委屈又不忿的。
本来他就觉得自己做的事、说的话都没问题,结果那两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别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让他失望又觉孤立无援。
现在有变化了,他其实还是挺高兴的。
他看了自己在历史上的任职路线图,走的地方真的好多啊,现在是不是没借口去吃各地特色了?
哎,要是有高铁就好了。
苏辙看到兄长在历史上这么惨,内心悲愤,明明兄长是好意,结果官家不领情,真是令人失望。
说到底,他的兄长就是一个牺牲品罢了。
还是因为苏家在朝中势单力薄啊,苏辙想着自己以后要再努力一点,即使兄长改不了直脾气的毛病,他也能给兄长周旋一二,不至于被这样放逐。
本来苏辙还想下朝后安慰一下苏轼的,结果发现苏轼短暂地伤感之后,情绪肉眼可见地好了,不知道在想什么。
苏辙:他兄长确实乐观豁达。
激进的新旧两党人士:谁让苏轼不站队的,选一边站队就完事了,你不站队谁知道你是不是对方的人?
讲完作者的历史背景,宋老师开始讲词。
“苏轼的这首词作于他谪居黄州时,发生乌台诗案两年后。我们先请同学朗诵一遍。”
有同学举手起来朗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课堂开始的时候,大家看着苏轼这首词还没太大感觉,等了解完苏轼的经历再看,很多人都对苏轼敬佩起来。
这心态如果不好,可能中途就郁闷死了。
想到宋老师说这也可以当作苏轼的旅游日记,他们想到,一定是苏轼把悲愤都寄托于山水之上,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
西汉。
刘邦觉得自己够豁达了,这苏轼和自己比起来也挺豁达的。
人生嘛,不要纠结于一种东西,要学会适当放松。
苏轼就学得挺好的,刘邦在心里给苏轼点赞。
汉末三国时期。
周瑜看到这首词大半都是夸自己的,有点满意。
同时他对苏轼产生了一丝同情,这人也是可怜,有抱负却不能实现,这确实令人感伤。
讲完词所表达的情感,宋老师引用了几段文字,是别人对苏轼的人生观的论文研究片段。
苏轼:好嘛,你们这些人真是闲,还专门写文章研究我。
感觉自己都被研究透了怎么办?
第二首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老师:“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他出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历城,此时的宋朝已经衰败,统治者无能,对金人一步步退让。辛弃疾一直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可惜都没能得到南宋统治者的信任和支持。”
“据说辛弃疾临终前都还喊着【杀贼!杀贼!】,可见他对于南宋的忠诚。”
“辛弃疾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武将中最会写诗的,写诗的人里武功最好的,可以说文武双全,被称为【词中之龙】。”
秦朝。
秦始皇:又到了羡慕的时候,他们宋朝怎么这么多人才?能文能武。
主要是对宋朝都还这么忠诚,这让秦始皇有点嫉妒,自己怎么就遇不到这么多忠君爱国的人呢?
南宋。
赵昚:其实,那个,我也任用辛弃疾了,没让他像苏轼一样被贬来贬去吧?
而且主和的官员多,他也没办法不是,这个朝廷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
哎,赵昚觉得自己也好难。
辛弃疾:哎!
他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他出生在金人的地界,也见过金人统治下的宋人如何水深火热。
可君主不重用他,他也没办法发挥,他真想好好抗击金人的。
宋老师:“辛弃疾的一生不像苏轼一样被放逐,但也不顺利,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可施。他苦闷啊!”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此时韩侂胄执政”
宋老师讲了一下词的创作背景。
南宋。
韩侂胄:好家伙,你写词就写词,这搞得好像是我的错一样。
他也是主战派好不好,他还不是想南宋能够立起来。
自己怎么就冒进了,欺负自己写词没你辛弃疾好是吧?
不过韩侂胄觉得辛弃疾的一腔爱国热血还是让他敬佩的,以后自己多听听辛弃疾的建议吧。
宋老师请同学朗读课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老师:“这首词里用典颇多,总共用了五个典故。第一个是孙权,三国时期孙权在京口大败曹魏。表现了辛弃疾仰慕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还有自己下定决心要收复失地的气魄。”
“然后是南朝宋武帝刘裕最后是廉颇,廉颇为赵国立下战功,却被奸人所害,老年想继续为国效力,却没能得到重用。这点和辛弃疾本人相似。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悲愤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