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嘈嘈切切
宋老师:“白居易强调诗歌要有【美刺】作用,美就是歌颂赞美,刺就是讽刺。诗歌的这个功能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被古人使用了,比如《诗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
“在历代诗歌的创作实践中,其实那些歌颂赞美帝王的诗歌价值不大,有价值的是那些揭露、批判现实的刺诗,因为我们可以从里面总结到很多经验,看到当时的政治弊端。”
北宋。
苏轼小声嘀咕:“难怪嘞。”
他翻了几本语文课本了,涉及到的诗歌要么都是写景的,要么就是写现实生活的,纯粹是赞歌的诗歌很少。
原来后世对诗歌进入教材的标准是这样的,他觉得就应该这样,赞美帝王的诗也没啥好好分析的不是?
还有,读别人的诗歌的时候,谁会想着只看作者本人的心情和一些无聊的东西啊。
要么能学到知识,要么能带给读者精神价值的东西才能长久啊。
介绍完创作背景和一些小知识,宋老师开始解读诗歌正文。
“小序里,诗人讲了自己在被贬到九江的船上,遇到了一个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己的身世。琵琶女叙说自己跟人学艺,年老色衰委身商贾。”
“白居易一听,这里面有故事啊。于是命人拿来酒,要好好听一听故事,反正自己途中也无聊。”
“在听的过程中,白居易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想,这不是同病相怜吗?于是有感而发,为对方写了这首616个字的长诗。”
唐朝。
与白居易有过交集的琵琶女感叹,虽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但自己这也算是在历史上留有一席之地了。
这真是要感谢乐天先生了。
宋老师继续讲:“【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交代了时间,晚上;人物,作者本人和客人;地点,浔阳;事件,送人。”
“【枫叶荻花秋瑟瑟】,烘托出了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主人下马客在船】,这句用了互文见义的写作手法。”
“古人为了避免语言重复,会把一件事拆开说,这里说的是作者和客人都下马上船,不是说主人下马,客人上船”
宋老师就这样一句、两句地开始解说起来。
西汉。
刘彻听得很享受:“这个白居易写得还挺美的,难怪会把他的诗选入课本里。
这日子,虽然被贬了,其实也还不错的,有小曲可以听。”
想想如果自己坐在船上,旁边有人演奏,还真是一件美事。
虽然自己写不出来这样的诗,也不妨碍他欣赏不是。
大臣:。。。。。。您的重点是诗中的事件还是白居易旁边有人给他演奏啊?
讲到一半的时候,宋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已经哈欠连连了。
她有点无奈,自己已经尽量讲得有趣了。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有的人对古诗词会有点烦,不想背。可能是你们对社会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虽然现在完全理解这些古诗难了一点,但你们要知道,能够上课本的古诗都是精髓,等以后你们的阅历更多的时候回过来看这些诗,你们会发现它们很美。”
秦朝。
秦始皇摇摇头,他感觉宋老师讲得挺好的,让他这个对古诗词感觉一般的人都听得进去。
能感受到诗词的美妙,有的学生居然听不进去,也是奇怪。
他觉得宋老师说的话是对的,可能还是因为这些学生经历得有点少了。
讲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宋老师:“为了让你们感受一下这两句诗,我找了一段音乐视频,你们听一下就能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了。”
宋老师选的音乐是《琵琶行》的同名曲子,一个古风女子弹奏曲子,一个男声唱词。
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让很多古人陶醉了。
这里面不完全是琵琶这种乐器的演奏声,但琵琶的声音尤其突出。
众人闭上眼睛,仿佛真的看到了珠子落在玉盘里,清澈、饱满、颗粒分明,就像落在了人的心上。
曲子真的把嘈嘈如急雨,切切如私语这样的诗句演奏出来了。
嘈嘈切切,大家的感受是白居易真擅长写这样的诗,这是把文字具象化了。
很多人不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
西汉。
刘邦看着视频里弹奏乐器的古风女子,眼睛都亮了,手上的酒杯都暂时忘记送到嘴边了。
他摇头晃脑:这女子生得漂亮,就是视频太短了,没看够。
大臣看着他这个样子,摇摇头。
魏晋三国时期。
嵇康眼睛一亮:“这曲子好,妙哉!”
他以为后世的音乐都是之前听到的那些有点奇怪的曲子呢,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仙乐。
之前的歌也不是不好听,就是他所处的时代差异过大,一时适应不了。
嵇康最喜欢的是那几句戏曲唱腔,虽然稍微生涩了一点,但给整首歌增添了特别的韵味。
唐朝。
白居易对于后世人的改编还是满意的,决定等有时间了要找人看看能不能演奏出来,视频里的没有听够。
真人在自己面前演奏才好,隔着屏幕始终少了一点感觉。
听完曲子后,宋老师接着继续讲后面的内容。
等所有诗句都分析完后,宋老师说:“我这里还有一首好听的琵琶曲,大家也来听听吧。”
这次宋老师放的是《琵琶语》,也是一首非常悦耳的曲子,今天大家听到的两首曲子比较符合大家的审美。
听完后,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觉得配着这样的歌曲的话,背这首诗其实也不难。
讲完主要内容,宋老师给大家扩充了一点小知识:“在白居易被贬的这年,元稹听说后写下了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其中有两句你们应该比较熟悉,那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唐朝。
还没被贬的白居易心想:还得是微之啊。
虽然自己最后的结局不好,但有朋友的惦记也够了。
看看把微之震惊成什么样子了?大病中都被吓得坐起来了,这对养病可不利,也不知道会不会加重他的病情?
哎!无论是自己还是友人们,感觉后面都过得很凄凉啊!
剩下的时间,宋老师都留给大家消化她刚刚讲的内容了,还有就是背诵。
李世民听得也挺伤感的,要不是那个时候的唐朝不行了,这些文人写的诗哪是这样悲凉、晦暗的?
他觉得新乐府运动有一定可行性,得有一个机构去民间采风,搜集各种民间信息,这对他治理国家是有一定好处的。
此刻的他心里也只剩下了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