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 第123章 为什么有人与父母长得不像?

第123章 为什么有人与父母长得不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由于涉及到生育大计,所以这堂视频课各朝代的人都听得很认真。

    【如果大家平时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我们某些特征像父亲,有的像母亲,但是有的特征和父母都不像。在生物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对遗传和变异的研究是从性状开始的,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比如我们的头发,有直发、卷发的区别】

    这段视频里,老师详细解释了什么是遗传、变异、性状和基因等,还例举了大量性状的实例,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的性状。

    唐朝。

    孙思邈认真记着这些概念,看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时候,他有点恍然。

    原来人的耳朵有无耳垂、眼皮厚薄、鼻子高低、眼睛的颜色等特性不同是因为基因不同啊?

    最早的时候他在大唐的都城里看到一些异邦人,和中原人士长得完全不一样,有人的头发就像是被烧热的铁棒卷的。

    当时他以为是那些人故意把头发弄成这样的,后来才知道人家天生就长这样。

    还有某些异邦人的眼珠子是蓝色、金色或者其它颜色的,和中原大部分人的黑眼睛差异甚大。有人会误会这些人是不是生病了或是经历了什么事。

    其实孙思邈对于这种差异还是挺好奇的,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在长相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现在他知道了,原来是因为基因不同。

    之前生物课讲到核酸那部分的时候提到过基因,不过当时孙思邈学得一知半解,现在经过详细讲解,他算是大致明白这些概念了。

    南宋。

    陆游看着这几天自己新得的一窝小猫咪,他们的毛发已经长全了。虽然是同一窝猫,但是这些小猫崽长得完全不一样,毛色有白、有黑、有黄,还有杂色的。

    他之前有点怀疑这些猫崽仔的父亲不是同一个,可是听到视频里关于变异的说法,他有点不确定了。

    看着小猫崽子肉乎乎、毛茸茸的可爱模样,陆游不纠结这个问题了。反正都是他的了,管它是不是同一个父亲。

    明朝。

    朱元璋听完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仔细对比了一下自己和几个儿子,发现标儿的眼睛和妹子的眼睛很像,看上去就很秀气温和,脸型、鼻子和自己比较像。

    至于老四嘛,耳朵、嘴型好像和自己更像,二儿子的身形和自己像,三儿子

    以前他还真没怎么注意到这些事情,原来细看是有迹可循的。

    越发观察,朱元璋越发觉得这种遗传还挺奇妙的,尤其看到朱标身上同时兼具了自己和妹子的特性,他怎么看觉得怎么顺眼。

    被老父亲这么盯着,朱棣等人心里一阵发毛。以前有点怨他们的爹不够关心自己,希望他重视一下自己。可是被这么“关心”,他们觉得还是像以前一样比较好。

    朱标面上倒是镇定一片,不过也觉得他爹盯的时间确实有点久了。说实话,他自己对于遗传和变异也是有点兴趣的。

    直播屏前很多人听到遗传、变异,好奇地寻找可以看到的物体进行观察,有的在院子里看公鸡的鸡冠,有的看猪圈里面不同毛色的猪、地里的高粱、豆子等。

    就连小孩都在竖大拇指,和小伙伴们比,看看谁能竖得更直更翘。找不到其它物品的就观察周围的人,尤其是有很多孩子的人。

    一时之间,各朝代都掀起了一股观察之风。

    疑心比较重的人看到儿子和自己长得不一样,在“是不是自己的种”和“基因变异”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这部分人在孩子生出来后就有疑虑,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觉得与自己越来越不像了。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这不是我的种,我的妻子不会是背着我偷人了吧?

    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因为这个原因直接把妻子赶出家门,有的人则没有马上行动,想着寻找一下蛛丝马迹。

    可是现在听到“基因变异”这种说法,他们犹豫了,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了。

    【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即dna分子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同的基因片段决定了你的血型、单眼皮、双眼皮和虹膜等不同的性状。】

    【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其所携带的基因大都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这段主要讲述了基因如何控制性状,染色体的概念。

    东汉。

    再次看到螺旋状的dna 分子片段,张仲景竟然莫名觉得很熟悉,明明也才刚认识这种物质没几天。

    他觉得后世这种教学方式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好的,虽然他们这些时期没有显微镜,有点遗憾不能自己亲眼观察一下微观世界。

    但是后世的人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展示在他们眼前,也能让他了解很多东西了。

    【染色体一半是成对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了46个基因片段,有数万对基因,决定了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战国时期。

    扁鹊秦越人听到“数万对基因”的时候,有点惊讶,没想到这些小到看不见的东西上,蕴含的门道还挺多的。

    他理解后世为什么要单独开这门学科了,一对基因就可以使人呈现出不同的模样,数万对的话,可能性就更多了。

    只要稍微改变一点点,出来的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人了。再加上其它物种,这门学说需要研究的东西更复杂了。

    这可不比探索宇宙容易。

    而且如果把这些东西研究透了,说不定人哪里有疾病都能清清楚楚地找出来,要治疗的话就容易得多了。

    视频里讲述了几种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染色体,还有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量。听完,很多人只有一种感受:物种差异真的好大。

    原来不同生物的外表差异如此之大,都是因为它们的内核不同。

    视频里,老师给出了两幅图,是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她让大家找茬,看哪里不同。虽然隔着视频的视频,但是老师给了大家一分钟时间。

    明朝。

    谈允贤认真看着图片上的符号,觉得它们很像后世英语里的某个字母“x”。看了一半多都没看到有什么大不同,虽然长短有点不一样,但都是“xx”。

    一直到最后的时候,她眼睛一亮:找到了,最后一对有一条不一样。

    图片上十分明显,标着“女性染色体排序图”的那张图最后两个符号是“xx”,而男性的是“xy”,而且“y”比“x”要小很多。

    她思索着:难道这就是决定了男女的关键所在吗?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之后老师就给他们解释了疑惑。

    【科学家观察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同,两者差异十分大。经研究发现,这条染色体和人的性别形成有关,科学家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视频里,老师详细解释了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于是大家知道了一个孩子的出生是继承了父母各一半的染色体。母亲性染色体的“x”和父亲的“y”结合生出的是男孩,母亲的“x”和父亲的“x”结合生出的是女孩。

    秦朝。

    秦始皇一脸若有所思,虽然视频里说到的内容他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这里还是听懂了。

    他有点惊讶:这样岂不是说就是父亲决定了生男生女?毕竟无论男女,性染色体就只有一对,而女性的23对染色体里完全没有看到“y”。

    这和很多人固有的想法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问:那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说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呢?

    于是接下来各朝代的人看到了后世是怎么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

    视频里的人用围棋的棋子模拟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把两种颜色的棋子放在两个箱子里,随机抓取,次数越多,抓到黑白棋子的几率就越接近1:1。

    各朝代喜欢下围棋的人:。。。。。。他们心情有点复杂,没想到后世会用围棋来做实验。

    之后老师还用遗传图解更加清晰地总结了这一观点,看完后大家觉得更直观了。

    北宋。

    苏轼摸了摸下巴,一脸兴味:这么看来,生男生女就像抓阄一样啊!

    他觉得这种方式也太随机了,不过还是有点意思,有一种未知的期待感。

    父亲决定了孩子性别的说法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一直因为生不出儿子被诟病的女性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们知道虽然她们的男人不一定会接受这个观点,但起码她们自己心里好受了不少,不是她们的原因生不出儿子就好。

    讲完这部分内容,视频里老师播放了一个小视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