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 第103章 新闻

第103章 新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的语文课是几篇人物通讯连讲,第一个人就是袁老。讲完袁老,接着讲了一位科学家和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的销售员。

    看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观看直播的人有点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三个人放在一起讨论。

    宋老师总结:“这三篇人物通讯都是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比如袁老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寻找他梦想中的水稻;销售员面对不讲理的客户时是怎么处理的,他下班后累得上个楼梯都需要扶墙;科学家包里面一张又一张的小纸条等。这些细节描写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唐朝。

    韩愈回想着前面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心里飞速思考。

    他觉得后世这些文章真的挺奇特的,除了描写重要事件,很多时候还要把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甚至是可以简略的对话都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某些内容让他有一种十分繁琐的感觉。

    用他们时期的话语可能几百字就搞定了,换到后世之后可能需要上千字。他思考着有没有这个必要。

    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写话本小说的作者们就比较习惯这种写法了。

    虽然这些人物通讯是写真实事件的,但是他们知道,里面绝对经过艺术化处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比较能吸引到人。

    宋老师:“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讯息接触。时代赋予了新闻工作者一个神圣使命,他们的工作就是研究和掌握包括人物通讯在内的新闻的写作方法,通过新闻来反映社会各界多姿多彩的人物和事件。”

    接着宋老师讲述了新闻及其价值。

    听完,大家对这个古今异义的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唐朝。

    李世民品味着新闻、媒体等概念,突然理解了后世的人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东西了。

    除了书本上的东西,原来他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社会。

    之前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看到有的学生在讨论问题,那些问题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远远超出书本内容了。

    不过对于媒体这个东西,他是持保留意见的,没有觉得太好。

    北宋。

    苏轼看着宋老师展示在课件上的新闻案例,一脸思索。

    这其实可以说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邸报,可是载体和形式又有所不同。

    各朝代的邸报是掌握在官家手上的,一般只在官员之间传阅。民间是禁止发行小报的,一旦被发现私人刊发,将会受到严厉查禁。

    可是看着后世新闻多种多样的形式,他有点不解:后世把这个权力放给普通大众了吗?

    虽然说以民为本,但是如果把新闻权力完全放开,对于国家治理不太有利吧?

    即使后世的z国已经十分得民心了,但一个政府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另外再加上一些外部势力的插手,如果有人想要抹黑当权组织,他们将会不遗余力地大肆撰造浮言,胡乱传播,这种危害还是挺大的。

    苏轼有点想不通后世这种模式,加上后世信息传递的速度相比他们这些时期更是惊人,他觉得新闻的管理更难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

    清朝。

    雍正看着课件上的媒体分类,什么大众传媒、小众传媒,还有什么官媒和自媒体等多种新闻传播模式,也是十分好奇后世的政府是怎么平衡和管理这个问题的。

    他看到这些自媒体人讨论的事情范围还挺广的,小到个人的生活,对文化的理解,大到时事甚至政治解读。

    尤其是想到后世的人口总量,他对这个问题更好奇了。

    宋老师:“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都会引起传媒的调整与变化。反之,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培养大众的欣赏趣味,引导舆论及推动社会迈向文明等。”

    “人物通讯作为人物报道的一种,肩负着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国家宣传导向、传播文化与价值的责任。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秦朝。

    秦始皇认真思考着后世的媒体问题。

    其实宋老师说的话是没错的,个人接触的信息有限,如果想要更完整全面地了解社会,让民众对政府产生认识和信任,传媒的力量不可或缺。

    但同样的,如果有人想要颠覆政权,把社会搞乱,传媒同样是一把利刃,它的杀伤力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是简单地引导民众的趣味也就罢了,但在引导趣味的时候避免不了夹带私货,端看用的人是怎么做的。

    之前秦始皇是想通过愚民的方式治国的,不让普通民众知道更多,可是现在有了直播屏,这个想法自然是要调整的。

    即使他们大秦也要有媒体,媒体的掌控权得握在他手上。

    唐朝。

    李世民品味着人物通讯的责任和展现形式,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他们大唐有很多名人能臣,如果把这些人的事迹大肆传扬给民众,尤其是爱国思想,尽量引导大家学习这些人的优良品行,对于国家的治理其实是有重要意义的。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引导,只不过之前宣扬的范围比较小,涉及到的人群单一一点。

    现在有了直播屏,其实是不是也可以利用一下它?

    通过名人名臣的思想和精神尽量多地去给民众做思想工作,没错,就是思想工作,他现在已经被后世的政治影响了。

    感觉思想工作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用于政治管理。

    宋老师还详细讲解了一下人物通讯写作的注意事项。

    (1)抓住吸引读者的“故事”;

    (2)打造动人的细节。

    明朝。

    听完宋老师的话,冯梦龙一脸认同,他写话本的时候就是这样搞的。

    选择故事的时候他也很讲究的,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中途尽量多设计一点悬念,要让故事显得跌宕起伏,还要有吸引力,不然很难获得读者的认同。

    比如他的短篇故事《卖油郎独占花魁》,是的,按照后世的划分,这就属于短篇。

    这个故事就比较特别,花魁娘子和卖油郎,两个身份悬殊的人,碰到一起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这个设置够吸引人吧?

    冯梦龙心里有点自得,觉得自己其实还挺有才华的,能够想到这样的设定。

    宋老师:“当然,人物通讯故事化有一条底线,就是人物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艺术化,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人物通讯就变成小说了。”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能够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够看到、感受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收集相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调、姿势等。”

    西汉。

    司马迁听着人物通讯写作的要求,在内心咂舌:这种文体的要求还是有点高的,又要真实性,又要趣味性,和写史差异还是挺大的。

    很快,他又想:基于真实性的加工一下,倒也没有太大问题,不要偏离本质就好了。

    这个什么莫林说的东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就是一直秉持着这种想法写作的,想把看的人带入到那些未曾亲眼所见的历史里。

    各朝代很多人把宋老师说的内容记下了,想着后面有机会了尝试一下这种写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