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双龙抱珠图
也是自西到东的方向,悠闲的趴卧在草海之上。顶点23s.更新最快两条山峦首尾相近,西侧有一处谷口,东侧两条山脉余势连接在了一起,形状极为奇特。
再看两山之间的山谷,宽十余里,长几十里,清秀俊雅,宛若福地。围绕两个湖泊,岸边有不计其数的帐篷,粗略看过去至少也有数千之多。这些帐篷有大有小,不过装饰倒是朴素,少见花哨招摇的营帐。
这样的景致固然让诸将叹为观止,但还不足以让众人齐齐色变,真正让北征诸将失色的是翻过这一座山,沿着山脊而下,穿过山谷,直到对面的另一座山峦,这里的草色是绿的,不但绿,而且绿的很深,就像仲夏时的颜色。草不但绿,还有繁花点缀其中,白红粉黄紫蓝墨,色泽鲜亮,应有尽有。且还有一朵花色成七彩的异种,到了这里似乎平常的很,隔着百丈就能瞧见一朵,随风摇曳,悠然自得。
入眼所见,春色满山谷,只是没有一株树木,仅余青草。
众将吃惊的是如此天气竟然会有这样一个与时节完全相反的仙家福地,而让李落动容的却不止于此。
这是一幅双龙抱珠图,上三品的风水宝地。
李落博览群书,涉猎颇多,风水一道曾在研习山川河海志的时候瞧过几眼,虽不敢说通晓其中乾坤,但大致一些风水布局也还认得,就曾在仙人峰中破过苍龙七宿的阵眼。
眼前这一个风水布局李落在书上记载中读到过,单论品相,还在映照虚像,上应星宿的苍龙七宿之上,不过不在牧野三图之中,当真要说起来,双龙抱珠在大甘的名气要更大些,没想到今天会在草海中见到,而且还是瑶庭王帐所在之地。
西侧开口,是为引风;东侧相连,是为藏风。南北的两座苍山是为两条卧龙,湖泊一大一小,正是地龙吐出的龙珠。这样一处藏风纳水的风水宝地,简直就是依着双龙抱珠的格局一板一眼描上去的,分毫不差,品相更加无可挑剔,就算再刻薄的风水大师见了眼前景观,怕是也只能惊叹天地造化之功了。
这一副双龙抱珠图,只要读过风水秘术的人眼睛没有瞎,定能认得出来。所以李落一眼就看出此地的不凡,但是看出来之后随即就生出更多的疑惑。
地龙有二,一大一小,大者为尊,居正位,小者居从位;龙珠亦有大小之分,以成环绕之势的为上品;龙尾揽风,龙首藏风,内中藏水,乾坤自在。无论是哪一处,这幅双龙抱珠图都是万中无一的绝佳之地,只是这幅山水图在李落所读的风水异志中明明白白的记载着:
“双龙抱珠,雌雄双列,混成阴阳,择成五行,分浊气,引清流,是为藏风纳水求气,可惠泽后世。”
风水一术,一为葬书,一为存身。葬书多指人死之后的入殓墓地,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草海不好说,但在大甘王侯权臣之中却是经久不衰,就连那些州府郡县的官宦富贵人家也是如此,都想寻一处风水妙地,轻者可以延福后代子弟,有些贪心的还想着可以兵解成仙得道。往往大耗心力钱财的不在少数,所以风水一道虽然是旁门左道,但是这些门人弟子倒也吃穿不愁,有些手段的更加风光,毕竟像李落这般存着马革裹尸想法的权贵王侯还是不多的。
存身就多了,房屋、祠堂、庙宇、商铺,诸如种种也有风水术,有的求财,有的求安,功名利禄,莫不都在其中。
双龙抱珠图虽然是一副少有的上品风水宝地,却有葬书和存身的分别,就在引清流三个字上。
如果有明河纳水入局,这是生,这样的双龙抱珠图就是存身;如果没有明水入局,只有暗湖或者暗水,主往生,即是葬身,说直接些就是墓地。
眼前这幅双龙抱珠图只看见两颗龙珠,却不见有活水入局,如果放在大甘,这个地方不是活人住的地方,而是死人住的地方。
这些念头在李落心中一闪而过,这个时候不是分辨自家风水术深浅的时候,也许草海的风水恰恰和大甘相反也说不定。不过大抵上,这只是李落的一厢情愿。
李落侧目扫了一眼呼衍加提和其余瑶庭降卒,虽说神色各有异常,但没有使诈的惊慌和眼看北征众将士身陷埋伏的期待,看来这处地方的确是瑶庭王帐。不过李落总觉得自己想错了什么,只是一时不知道到底错的是什么。
震惊归震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于这一处双龙抱珠的格局到底是什么,总归要先打下来之后再说。
攻讨比想象的更加容易,几乎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如果李落心中有什么遗憾,大约还是数万骑兵呼啸而下时,战马踩碎了不少七彩异花。
这个地方太过安逸,这是诸将攻下这里后的第一个印象。偌大一个山谷,披甲能战的只有不到三千之数,而且没有一点防备。当北征大军从山梁上纵马而下的时候,众将清晰可见谷中草海族民的错愕和不解,事到临头也不知道来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三千将士虽说不是个小数目,但在四万大甘精锐骑兵攻杀下就有些不值一提了。厮杀很快就结束了,死伤在三千瑶庭将士手中的北征兵卒还不及从山上冲下来的时候,马失前蹄造成的死伤大。
杀敌一千,降敌两千,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瑶庭兵将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眼前诸将的来历。
李落传令诸将戍守山谷东南西北四处,山脊上亦有探马巡哨,如果发现敌踪可以先人一步。这个山谷的确是一处福地,不过在兵家眼中却无险可守,安营尚可,据守的话只是死路一条。
等到盘问清楚,李落和袁骏几将面面相觑,李落也终于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