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平淡不丢人 > 第89章 电动自行车

第89章 电动自行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兄弟,你投我就投。什么项目?”就是这么信任表弟的周险峰。

    “电动自行车。现在自行车骑远点或上坡路,还是费力,用电池带动自行车,省力又方便。”想起前世遍大街的电动自行车,出现之初还号称高科技,国内第一支百元股票就是这玩意儿拱出来的。

    “要怎么弄?”周险峰对表弟那是相当信任啊。

    “我问问姐夫,他们学校专搞交通,有没有研究这块的,没有就资助一个搞起来。”前世铁道学院搞磁悬浮都是世界领先,这玩意儿还不是手拿把攥的。

    “我做什么?”周险峰干劲十足,华兴平稳太久了,每个年轻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哪怕憨厚如周险峰。

    “不急,这玩意儿要先研究出来才行,现在还不需要你跑。”

    “送资料、传话、买东西这些尽管安排。”高科技哒,周险峰想想都激动。

    “要不你给姐姐说一声,喊姐夫晚上到莲花池悠然茶居,商量这事。”看激动不已的表哥,不安排点事不行了。

    “好,我这就去。”一向稳重的周险峰急匆匆走了。

    唐一山四处查看了一下,还好,冷师是个会安排的,各处装修都按计划在走。暴走突击不是不能有,平稳有序开展工作才是一家公司的底蕴。

    “姐夫,就是这么一个事,到时搞出来,我希望是一次性买断专利。如确实不行,至少共享专利,再谈专利授权的事。”唐一山把电动车的要求详细讲了一遍。

    “还有,我有个想法,能加快推进研究,必须在签了专利协议我才说。”唐一山知道后世电动车的基本构造,没签协议就说不是傻子吗?

    “一山,你说的这种电动自行车,最主要的难点在于电池和发动机的小型化,以及发动机的功效问题。当然现在国际上是有电动自行车的,没能推广的原因除了以上两点,还有电池的使用时长和能效比,以及发动机的的布局上。”杜文东不愧是交通专业的研究生,哪怕在教务处,基本知识点还是有的。

    “姐夫,我有一种方案,就是将电机转子直接放在轮子上,将定子放在车轴上,这样能降低能源的消耗。另外日本现在推出锂电池,比传统铅酸电池轻便、使用寿命长,这可以找人研究一下。”

    “学校的年轻教授、讲师没有项目的多,我回去看看谁合适。”杜文东在教务处,谁有无项目、研究方向都有据可查,方便得很。

    “姐夫,到时研究有成果了,我们肯定要办厂生产。所以叫姐姐投点钱进来占一股,股份比例再定。”哪怕是姐夫,该提前说明的还是要说明。

    “这得问你姐,我不管钱的。”我这点工资,也要有钱给我管嘛,在有钱老婆和巨有钱舅子面前,伤不起。

    “既然你们要搞,你姐夫也认为可行,我就投20的股本吧。”唐红英在旁边听几人闲聊,确定不是头脑发热,参与一下就权当支持弟弟了,反正华兴和华章都在分钱,放着也是浪费。

    “那行,我和峰哥各40吧,先找人研究,有结果了再办厂,姐夫你要加快哦。”唐一山知道自己不参与是不行的,又不想劳心劳力,提这么一个比例,让周险峰去跑吧。

    几人对未来做了计划、分工,杜文东第一次参与唐家生意,非常兴奋和积极,表示尽快落实人员出结果。

    “你不是不愿再费力吗?怎么又多一项生意。”回家途中,吴映雪不顾张巧梅也在,不解的问道。

    “是呀,我怎么又添一项投资?你也不劝劝我?”唐一山也是奇怪,自己想混日子,怎么越来越忙了呢?

    “看你聊到投入,姐夫也高兴,我怎么好打断。”小美女腹诽,你又不是第一次头脑发热。

    “算了,投点钱,让峰哥和姐夫去跑吧。”唐一山自我安慰道。

    华章·原里二期的地终于定了,后面地块八十六亩纯住宅,按八万每亩出售,临蓉都大道一百二十亩商住地块按九万每亩出售,首期缴纳百分之十,其余款项在办证后一年内缴清。

    收到文件后,华章公司第一时间缴纳首期款一百七十六万八,办理了购地手续。在康金阳的督促下,当天就拿到了土地证。

    “老向,土地证下来了,抓紧办立项、规划、建设手续,争取一个月内开工。另外,有几家单位参与住房设计和预定?”唐一山严肃的问向华春。

    “唐总,立项手续已经安排人在做,我这一个月专门跟这件事。目前参与设计的有三家单位,边疆区的定了七十八套,海东省的定了五十四套,蓉都一家单位定了一百零五套,都是专门定制的户型和楼栋。”向华春认真的向唐一山汇报。

    “小冬、老向,下来还是不能放松营销,现在面积宽,住房多,销售的压力更大,要有思想准备。”唐一山知道房价是一个上升态势,但买房人不知道啊。

    “巧梅姐,你下来随时和华章保持联络,每三天向我汇报一次进度。”

    “好的,唐总。”张巧梅在记事本上记下要求。

    原里二期,唐一山不准备再具体参与管理了,自己本就不擅长,而且小冬和向华春经过一期的磨合,比自己做得更好。

    杜文东回学校,两天就推荐了一名研究人员过来。

    悠然茶居步行街店,杜文东、赵晓峰和一名男子悠闲的喝着茶。

    “你们聊,我去春兰那边。”赵晓峰这货就是来找茶楼二老板的,看见唐一山和张巧梅进来就溜。

    “易教授,相信我姐夫已经把我们的要求说了,现在我想听听你是什么想法。”杜文东简单介绍后,唐一山开门见山问道。

    易刚,三十四岁,黔省人,魔都铁道学院毕业,现蓉都铁道学院自动化控制方向副教授。个不高,身上没几两肉。

    “唐总,我希望研究资金保证,研究项目和人员我有自主权。不要股份,论文著作权我独享,专利权我们双方共享,你免费使用专利,其余专利授权利益双方平分。”知道这是赵晓峰背后的金主,易刚客气的回答。

    “易教授,资金按实际需求保证,资金使用必须由我姐夫按实际使用拨备。研究团队由你组建,报备给我姐夫,著作权、专利就按这个条款。但研究方向必须由我确定,不能我钱出了,研究的东西我都不知道或对我无用,但我会充分尊重你的意见。现目前研究方向,就是电动自行车的工业化生产和电池的改进。”

    “好的,现目前的研究方向我没意见。这项研究出成果后,我希望下一步研究方向符合我的期望。”不是任何人都能视钱财如粪土的,易刚马上就投降了。

    “如果没问题,明天我的助理会找你签协议,然后研究资金一周内到位,你就可以组建研究团队,研究成果由我们双方共同验收确认。协议签订之后,我们再见一面,有些研究中的建议到时会给你说。”唐一山也不想耽搁太久,周险峰等着干事业。

    “行,我明天在学校。”作为副教授,易刚也缺研究资金,捡到盘子都是肉,也不扭扭捏捏。

    大事搞定,就是闲聊阶段。别看易刚是教授,说话还是很接地气的。

    “我小时候那叫一个穷,我家在山沟里,读书要走好几公里山路。初中开始就住校,没得钱买菜,每周就是一玻璃瓶家里自做的槽辣椒。肚子里没有油水,晚自习就饿了,还好有个暖水瓶,上自习时就抓把米在里面,下自习把水倒出来,剩下的就是稀饭了。”易刚讲起自己小时候穷的事,还是谈笑风生。

    “那个时代都不容易,我们一样出去捡柴烧饭。那时一人一根铁签,放学边走路边插向地上的桉树叶子,费心费力串一串,回到家一把火就烧了。”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唐一山也回忆起来。

    “我算运气好的,高中毕业没推荐上,回乡务农一年,就恢复高考了,还好基础不错,就考上了魔都铁道学院。我们公社当年就我一个大学生,大队专门请了一辆拖拉机,敲锣打鼓把我送到县里。结果这么多年我也没为家乡做什么事,真是不好意思回去。”说着说着,易刚也有些伤感,听的几人也是感同身受。

    “这样,易教授,在签订协议后,我拿出十万元成立一个以你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定向扶持你家乡的教育事业。你加快电动车的研究,正式投产后,我每销售一辆电动自行车,就拿出十元投入这个基金,基金也有了持续不断的收入。这样,你回去也好面对家乡父老。”现在有好的切入点,唐一山也想为社会做点什么。

    “唐总,非常感谢,我代家乡大山的孩子谢谢你。我一定尽快研究出最优成果,争取尽早占领市场。”易刚双眼红红的对唐一山作了一个揖。心中暗想,拼了命也要早点出成果,毕竟卖得越多,基金越壮大。

    “易教授,扶持教育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大家共同努力。”看着易刚庄重的表情,唐一山感叹,做好事真的会让人精神升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