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捐赠亿万存款后,我穿成七零女配 > 第83章 觉醒

第83章 觉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个年代的农村妇女大部分都没有上过学,所以不认识字,对于高高挂起的大红横幅,她们因为看不懂,没有什么反应。

    知青院的女知青们也前来参加了这个团结会,还有几位早就嫁入清河村的女知青,她们都是读过书的。

    但是这些已经嫁人的女知青里面,不是所有人都像王红霞那样对自己的婚姻做了足够的打算。

    很多人只是因为下乡劳作辛苦,眼看回城无望,希望能找个人过日子减轻自己的压力。

    她们的对象几乎都是贫下中农,这样的背景在这个年代是属于很好的结婚对象。

    他们大多数在种地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双方文化程度差距很大,生活久了之后只会越发觉得难以沟通。

    因此吵架的不少,大部分女知青在婚后都后悔自己结婚太草率了。

    而村里的妇女们也觉得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们太娇气,家中有女知青嫁进来的,也嫌弃她们做家务笨手笨脚,能够相处和睦的家庭只占少数。

    现在大家都带着各自的小板凳儿坐在下面,村里的妇女们坐到一边,知青们坐在另一边,双方颇有些泾渭分明的意思。

    这几天许梦和赵志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她们一看横幅上的字就猜到,王欣茹这个妇联主任突然到清河村来是跟许梦有关。

    横幅上明晃晃的写着王欣茹是来帮助被欺负的女知青的,最近被欺负的女知青不就是指许梦嘛!

    这件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知青群体和村民们的矛盾,女知青们自然不会向村里的妇女们解释。

    王欣茹在介绍完自己之后,接着就讲了一通妇女同志们需要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宣传话语。

    不过清河村的日常生活还算平静,生活条件也不算太差,所以大家对于王欣茹的话反应平平。

    而且因为文化程度低,很多人其实根本不明白王欣茹在讲什么,也不觉得跟自己有关系。

    王欣茹不愧是奋斗在第一线的妇联宣传人员,经验丰富,见底下坐着的人没什么反应,知道是自己的话没有说到他们的心里。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明白村民们对自己的宣传术语不感兴趣之后,王欣茹就转移了话题,“清河村的许梦同志在知青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有关于她自身经历的,现在就请许同志上来谈一下感想吧!”

    听说许梦写的文章被报纸刊登了,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

    这个年代文章能够被报纸收录发表,这在村民们看来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在过去还从来没有清河村的人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

    许梦是第一个,众人对此都很好奇和惊讶,许知青的文化水平看起来很不一般啊!想知道她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许梦在台下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她落落大方的走上台,坐在了王欣茹旁边,直接拿出了报纸证明她所言非虚。

    王欣茹鼓掌说道:“现在就请许梦同志念一下她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气氛一下就热烈起来,许梦礼貌的脸红了一下,将话筒移到自己跟前。

    当了这么些天的播音员,许梦念起文章来十分流畅,而且这是她自己亲手写的稿子,念的时候声情并茂、感情充沛,底下的观众们也都听得聚精会神。

    许梦以自身的经历为引子,大谈妇联工作的必要性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歌颂妇联对弱势女性群体的重视和帮助!

    许梦被赵志斌缠上这件事,经过这些天的发酵,村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队长当时跟许梦说的她的名声已经被败坏了,她只能嫁给赵志斌,这句话并不完全是在恐吓她。

    但他没想到的是,许梦这个狠人,根本不在乎自己在东北这个小城里的名声。

    不用提她根本就没有结婚的想法,就算她想结婚,也不会因为名声被某些人败坏了就嫁给他。

    这所谓的被败坏掉的名声,被许梦转化成了助力她向上走的力量。

    作为一个外来的女知青,被村里人嘲笑干活不给力已经是常态了,现在还要担心村里的二流子们对她的骚扰,这日子可太难熬了。

    让她就这样一直忍气吞声的躲着,简直太憋屈了,而且忍也解决不了问题。

    许梦干脆自己被骚扰的经历作为晋身资本,主动寻求妇联的保护,并且加入妇联这个大组织,从此她在本地就有了靠山。

    正如许梦所料,她敢于发声的精神让妇联如获至宝,十分积极的接纳她的加入,并且还让王欣茹配合她大力宣传,力求把她塑造成一个先进妇女模范。

    这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还很保守,很多女性在生活中受了欺负也不敢说出口,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

    而许梦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让她们看到了其他的出路,她毫不避讳自己被骚扰的事实,满口讲的都是要帮助比她更弱势的妇女同胞。

    她以绯闻八卦吸引人们的注意,然后输出妇女们应该自立自强,不怕斗争的思想,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这一场宣传活动自然大获成功。

    王欣茹看着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许梦,眼神里充满了欣赏的意味,很多事情都需要领头人,尤其是观念的改变,没有一个人在前面带头,想要改变农村这些妇女们的顽固思想真的很困难。

    看着台下妇女们的眼神从麻木不仁到充满希望,王欣茹和许梦都很高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正是妇联存在的意义。

    王欣茹在清河村的工作顺利扩展开来,许梦得到了实惠和靠山,村里的妇女们觉醒了个人的意志,由过去的浑浑噩噩变得开始接受先进的思想。

    这是个多赢的局面,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除了赵志斌,他在这一幕里就是作为反派而存在的。

    随着宣传活动的进行,所有人都会知道他是个太监,只有他一个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而那天被王欣茹的话气晕过去的赵志斌躲在家里,知道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废了的这个事实,短时间内是没有脸面出门了。

    对于造成了这一切的许梦,赵志斌简直恨她恨得咬牙切齿。

    虽然医生没有检查出来他身上的伤口,诊断他是自己生病了,但是赵志斌依然把一切都归于许梦的头上。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许梦,那么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现在许梦不知廉耻的把一切都公布了出来,还把失贞当成功勋,教唆村里的妇女们向她学习,简直是反了天了。

    而自己却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阴沟里,躲避外界对他的指指点点,赵志斌的心中渐渐产生了一个恶毒的想法。

    而许梦好像没有察觉到危险即将来临,她现在正忙着自己的新工作。

    作为妇联的新任成员,受到上司王欣茹的看重,主要负责文字宣传工作。

    许梦来清河村已经有半年了,对于本地的方言之类的日常使用是没问题,但是深入谈话就不太行了。

    特别是跟一些上了年纪的奶奶们,没办法进行很好的沟通。

    而那些年龄比她大一二十岁的妇女们,也不好意思跟这样一个小姑娘诉说自己的烦恼,她们打心眼里觉得许梦理解不了。

    不过王欣茹并不在意,谈话方面没有天赋,但是许梦在写文章方面的天赋很突出。

    原因也很简单,清河村乃至于整个青山公社,拥有高等学历的人并不多。

    相较于许梦生长的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年代信息渠道很少,基本都是依靠报纸和广播。

    许梦也是因此才会选择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渠道在这个年代受众是很广的,而且报纸上的信息也会受到重视。

    像王欣茹这样在妇联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的人员更多的是依靠自己丰富的个人经验,有条件进行系统学习的人太少了。

    而许梦不仅前世是大学毕业的,这一世也有高中毕业文凭,而且在穿越过来之前还备份了大量的这个年代的资料,各种口号还有语录她都收集了很多,还有大量的模版可以进行参考。

    如今的许梦经过对报纸的研究,对于发表文章的格式和要求比较熟悉之后,拥有大量储备资料的她自然可以轻松写出令王欣茹赞叹的文章。

    该怎么赞扬、怎么批判,她都有大量的词汇和语言可以表达,写出来的文章看起来自然新颖和有趣。

    王欣茹很欣赏她的才华,特意为她在本市的知青报上申请了一个专栏,专门为妇联组织和弱势的女性发声。

    如今有见义勇为模范和知青报专栏作家头衔的许梦在村子里已经开始建立起了名望。

    本来还觉得许梦特别会惹事儿,想要撤掉她播音员工作的大队长也不再提这件事了。

    许梦对此还挺遗憾的,播音员的工作是轻松不错,只是每天早上起那么早,她倒是挺期待大队长把自己撤掉的。

    不过大队长也害怕呀,许梦现在是专栏作家了,若是撤掉她的工作,她回头在报纸上写一些有的没的东西,他的老脸往哪儿搁,大队长可是最要面子的那种人。

    这天许梦完成了固定的播音任务后,留在播音室里整理稿件,知青报是半月刊,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不像写小说一样可以水字数。

    为了好好维护作家头衔的许梦,对于报社要求的语言精炼简洁,她在很努力的学习适应。

    只听见播音室的门“咚咚咚”被敲响,许梦说了一声“请进!”,只见王红霞推门而入,眼眶略红,一看就知道是哭过了。

    许梦还记得,她们俩上一次谈话的时候就是在王红霞结婚的那一天,王红霞满脸都是做新娘子的喜悦。

    现在距离她结婚也没过去几天,怎么就哭丧着一副脸来找自己了。

    相比于村里的妇女们更相信老成持重的赵婶儿,原本是知青的王红霞会更愿意跟许梦讲述自己的烦恼,这是说得过去的。

    除了王欣茹安排下来的任务,王红霞是第一个主动上门找她倾诉的人,许梦很有耐心的坐在那里等她开口。

    王红霞红着眼睛坐在凳子上,开始酝酿语言,心里越想越难过,突然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而许梦吓了一跳。

    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伤心,哭的直打嗝,在她哽咽的叙述中,许梦慢慢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在刚嫁过去那几天,王红霞还怀着新嫁娘的娇羞,可是农村生活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玩乐。

    从嫁过去的第二天开始,王红霞就承包了全家上下近十口人的一日三餐。

    在王红霞婆婆的口中,其他人都要去地里干重活,而她是工作轻松的老师,家务活当然应该分担一部分。

    如果只是做饭打扫,王红霞倒也能忍,但是张家在把她娶进门之后,就不提要帮她拿编制的事儿了。

    可是这件事是王红霞视为自己今后人生的保障,当然不肯退步,问了几次都没有结果之后,王红霞就开始对她丈夫发脾气了。

    没有想到的是,婚前对她百依百顺,十分体贴的丈夫,在婚后竟然对她举起了巴掌,当场就把王红霞给打懵了。

    第一次挨打的时候王红霞哭哭啼啼的跑出了家门,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

    自从她结婚搬出知青点之后,知青院已经没有了她的地方,娘家更是远在千里之外。

    于是在外面转了一大圈之后的王红霞还是回了张家,而在家里等了大半天的婆婆看到她灰头土脸的回来之后,顿时趾高气扬的把她骂了一顿。

    而丈夫也开始对他冷嘲热讽的说道:“你现在吃穿都是靠我们家,还在这耍大小姐脾气呢!”

    从那次之后,丈夫打王红霞就成了家常便饭,一有不顺心就吼她,连之前敷衍她说在为她的工作编制想办法的事儿也再不提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