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知行合一方为妙
“非常感谢老子先生的解答,老夫一定会将先生的话铭记于心的。”师旷顿了顿,接着说道:“时候也不早了,老夫就不打扰二位了,就先告辞了!”
“这么快就要走了吗?”姬晋问道。
“是啊,太晚就不好赶路了!”师旷道。
后来,姬晋和李耳将师旷送到大门口。师旷安慰了姬晋几句后便和家仆乘上马车缓缓离去了。
师旷离去后,姬晋轻声对李耳说道:“哥哥,我希望你不要把我的病情告知其他人。我暂时不想父王为我担心。”
李耳问道:“殿下真的不找其他大夫看看吗?”
姬晋摇了摇头,“不用了,太宰既然说了无药可治,那便是真的无药可治。”
李耳劝道:“殿下还是不要放弃希望,万一有大夫可以治愈你的病呢?”
姬晋摆了摆手,道:“我真的不想让父王知道我的病,父王本身就够操劳的了,我不想让他再为我担心。”
李耳道:“既然如此,我让师伯给你找一些民间的大夫吧!我只告诉师伯他们,不会将你的事情泄露出去的。”
看到李耳如此关心自己,姬晋也不好意思再拒绝,“那便依哥哥的意而行吧。”
后来,李耳将姬晋的事告知博士府众人,周远山也请来了很多大夫给姬晋看病,可是所有大夫替姬晋把脉后都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法医治姬晋的病。
姬晋也不在乎,每天都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众人看到姬晋这反常的模样无不感到诧异。
一日,秦风好奇地问李耳:“师傅,太子殿下是不是疯了?为什么他知道自己寿命只剩三年,还每天都那么开心?”
李耳回答道:“能和道结合的人能不开心吗?如今的殿下已经彻底与道融为了一体,他彻底自由了。”
秦风诧异不已,“为什么知道自己将死还能与道合一?”
李耳回道:“人一旦超越死亡,便可以获得永生。”
秦风不解,“这是什么意思?超越死亡如何能够获得永生?”
李耳回答:“死亡就像一只守在大道门前的拦路虎,每个人看见它都绕道而行不敢继续往前走,这就导致没有人能够进入大道之门。而殿下则不同,他敢于直面内心的恐惧,勇敢地去面对这只拦路虎。他淡然地向那只拦路虎走去,完全不怕拦路虎吃了他,直到靠近那只拦路虎时他才惊奇地发现,原来那只拦路虎只是一个影子,根本就不存在。最后他彻底地明白了过来,所谓的死亡根本就不存在,死亡根本就是个谎言,人根本无需害怕它。知道真相后的他疯狂地笑了起来,紧接着他便踏入大道之门,彻底地与道融为了一体了。”
“这样啊……”秦风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又问李耳:“师傅,死亡真的不存在吗?人死后会去哪里?”
李耳轻轻敲了敲秦风的脑袋,说道:“师傅平时怎么教你们的?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次道是永恒不灭的存在,你们怎么就不愿意相信呢?既然道是唯一真实的存在,那还哪来的死亡?死亡不过是头脑撒的一个谎,你们怎么还去相信?你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去看实相,而不是紧紧地抓着虚无不放。”
“秦风知道错了。”秦风自责地道:“秦风实在是愧对师傅的教导。总是忘记自己就是道。”
李耳微微一笑,道:“秦兄不必太在意,我只是希望你们不要把我说过的话当耳边风,不要听过了就算了。我们必须知行合一才能真正体验到道。只知而不行,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消除自身习性。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如太子殿下勇敢地面对死亡他才能超越死亡,通达大道的。”
这时,严卿走了过来,问李耳:“师傅,你不觉得太子殿下的病很蹊跷吗?太子殿下如此年轻,怎么会得如此重的病?会不会被人下毒了?”
李耳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就算是被人下毒,也很难找到证据去证明。”
“一定是刘夏和单蔑下的毒!”严卿沉声道:“不如我们去调查一下他们吧?”
李耳淡淡道:“既然殿下都已经放下了,我们又何必抓着不放呢?不要再去理会刘夏和单蔑了,我们的道路和他们的道路不同,我们的道路只是去看实相,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惟道是从。”
“可是……”严卿心有不甘,认为这样做实在是太憋屈了,“师傅真的要一味地忍让吗?”
李耳明白严卿的不甘,严卿向来嫉恶如仇,若姬晋真的是遭人下毒所害,他又怎么可能容忍。
李耳平心静气地说道:“殿下如今完全沉浸在与道合一的喜悦中,他根本不想去理会刘夏和单蔑的事情。殿下看似只能活三年,其实他已经获得了永生,死亡对他来说已经不存在了。如今殿下已经获得了自由,可你们却还没有自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一直抓着仇恨不放,一直把死亡当真,一直把世间万物当真,这就是你们无法获得自由的原因。自由不在外边,祂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不把自身及外在的一切当真,愿意放下一切,我们是不可能感受不到自由的。”
听了李耳的话,严卿和秦风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之所以一直做不到李耳所教的无为,一直感受不到自由,就是因为太把事物当真了。
严卿低声道:“严卿知道错了。”
李耳露出一丝微笑,道:“你们莫要怪我苛刻,我都是为了你们好才这么说的。我们既然想要惟道是从,那就必须说到做到。我们和世人走的道路不同,他们走的是刚强之道,而我们走的是自然之道,我们不要插入到他们的道路里,否则我们就走歪了。忠言总是逆耳的,我说的话可能过于极端,但是不这么说的话,我们就会一直在原地打转,就永远都进不了大道之门,也就永远都感受不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