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两个目标
下课铃声响起,王德收拾教具,往外走去。
路过后门口时,王德瞥了李沐一眼,冷冷道:“李沐,来办公室。”
数学组集体办公室是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屋子,处处透着破旧和贫穷的气息,窗户上的玻璃早已泛黄,墙壁上到处都有脱落的痕迹,但地面却被打扫的很干净,环绕一圈的小木桌上,摆满了数学组的教材资料和教学工具,也都整理的很规整。
在草镇中学,数学组的老师总共也才八人,此时大都挤在这间办公室里。
这也暴露了草镇中学教师资源稀缺的问题。
整个草镇中学,从初一到初三共有二十多个班级,却只靠这几个数学老师来授课,平均下来每个老师都得带三个班的数学课。工作量着实很大。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老师,大都怀有很强的责任心,对学生很是负责。这就更加深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而这也是草镇中学的常态。不仅仅是数学组,其它科目组也是这样。更有甚者,有一些老师还得兼职一两门副科教学。那就更辛苦了。
李沐进入办公室,端端的站着,平和的看着王德。
王德扯过来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问道:“刚刚你在黑板上做的那道题,是在哪儿看到的答案?”
闻言,李沐有些诧异,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刚刚自己那番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事先得知了答案。
王德接着说道:“知道答案都能写错,真是太气人了。”
李沐依旧很平和,却也不好解释。难道要他说自己重生了?这不扯淡嘛!
“这个事我也不想揪着不放,你数学什么水平,大家都清楚。这样吧,如果你下次考试能及格,这个事就算了,要是不及格,等着挨板子吧你。”
说完,王德转过头去,又摆了摆手,示意李沐出去。
走出办公室,李沐有些感慨。
这个老王,对待学生还真是良苦用心啊!
前世的时候,李沐还没有察觉到,这一世才发现,看似严厉的王德,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总是带着勉励,虽说有一丝威胁的成分,但主要目的,还是在激励学生。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老师虽然动不动就打人,但在教育教学问题上,绝对是认真负责的。
不像二十年后的那批教育工作者,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对待学生一点也不上心,反正学生学好学坏,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守着饭碗,按月拿工资就行了,又何必对学生负责呢?
而造成那种现象的原因,跟不明事理的家长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就像前世的李沐,对待学生很是热忱,对工作充满热情,只不过是体罚了几个不听话的学生,就被家长告上教育局,丢了工作。
这种情况在二十年后出现的太多了,让大部分的教学工作者寒心。渐渐地,教学工作者也就学会“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犯错”的态度来工作。最后,不划算的还是学生。
回到教室不久,上课铃就响了。
这节课是外语课,李沐毫无兴趣。
他从小就讨厌外语,即便在二十年后,他也很排斥。在他的学生时代,几乎所有的外语课,都没怎么听过,或是看小说,或是做其它科目的作业,反正跟外语毫不相干。
不过,为了避免再被老师抽到讲台上,他还是假装在认真听讲。
可一直这么规规矩矩的坐到下课,那也太难熬了。
趁这时间,倒不如把今后想做的事情整理出一个简单的计划。
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哈哈,这是他给自己开的小玩笑。
目前的环境并不支持他去实现这个目标。现在的他还是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学生,即便有着领先时代二十年的学识经验和处世智慧,却也差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年龄要求、文凭学历什么的。
就现环境而言,一下子致富并不现实,但只要稍微琢磨一下,脱贫却也不难。
倒是可以在学校做点小生意。
短期的话,可以从这个做起,之后再慢慢发展,逐渐富裕。反正他现在才十六岁,路还很长。
至于长远的打算,他渐渐也有了思考。
上一世,他是个庸碌无为的男人,对不起家人,对不起朋友,更对不起妻子张欣。
所以这一世,他必须给张欣一段美好的婚姻,一个幸福的人生。
而且还应该让这个幸福来的更早一点。
只不过,现在的他才十六岁,而张欣才十二岁,在隔壁县城上学,小学还没毕业呢。
好在02年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还有中职教师这个模块。
所谓中职教师,就是通过中考,直接考入中师院校,就读三年,成绩优异者,还能提前毕业。毕业后,通过分配,可以进入教学工作岗位。
对于普遍缺乏教师资源的时代环境而言,中师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但相对的,要求也比较高。当然,主要还是看录取成绩。
对此,李沐有信心考上。
而后,只要能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后,再提交一份转岗报告,就能去隔壁县城的中学入职。刚好张欣也会在那时升入初中,他就可以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想到这里,他打定主意,现在自己的目标有两个。
主线目标:参加中考,考入中师院校。
次要目标:做点生意,积累原始资金。
不知不觉,这节外语课也进行到一半了。
此时,外语老师袁晓芳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听不懂的外语课文。
在初三七班,外语成绩普遍偏下。这也是贫困地区的常态,大部分学生的外语都学得很差。这是因为山区的人们基本上不会接触到外语,而且学习外语是从初中才开始,而不是像沿海发达地区那样,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外语。
跟李沐一样,班里许多人在外语课上都是煎熬而过。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同桌——班级排名倒数第二的张海。
张海推了一下李沐的胳膊,表情有点严肃,悄声说道,“沐哥,跟你说个事。”
这个时代的同学之间,少有直呼其名的,都是哥长哥短的称呼。喊李沐,就是沐哥,喊张海,就是海哥。
闻声,李沐看了张海一眼,“啥事儿?”
对于张海,李沐心里还是比较感激的。
在前世他创业那会儿,张海给他借过钱,而这钱直到他出事身亡,都没还的上。一个能借钱给你的朋友,要懂得珍惜。这一点,历经风霜的李沐深有感悟。
张海又用肩膀攘了李沐一下,说道:“你可能摊上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