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又开始买女儿了
李安安每次到一个地方,最受这个地方的地方官员欢迎,因为李安安每次到一个地方,这里的官员就会莫名其妙的多了很多的政绩,升官也就不远了。
但是若是说李安安到一个地方后,最恨李安安的是谁,那一定是这个地方的妓院的老板,因为李安安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大量的买女孩子,要知道在民间卖女儿,是很常见的一回事。这就导致妓院的老板要么买不到人,要么花大价钱才能买到人,怎么能不恨李安安,偏偏李安安是秦皇的大红人,妓院老板也得罪不起。
在古代,但凡是被拉出来卖掉的女儿,不会有残疾的,因为要是有残疾的,那一定是刚出生就扔掉的,绝对不可能养大,这就是为什么李安安买了那么多的女孩子,却没有残疾人。
而卖女儿的人家,一般有两种,卖给别人家当媳妇的,除非是老鳏夫或者老光棍买,否则卖不上什么价格,拉到城里去卖,有良心的父母,会把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
卖去当丫鬟其实也未必就是好出路,要是长得好看被家里的少爷或者老爷看上了,那就逃不掉做姨娘的命,也许是吃穿不愁,但是一辈子矮人一等。
再有更狠心一点的父母,直接把女儿卖给妓院,自古以来,妓院的妓女,都是靠着那些卖女儿的人家,才能源源不断的有人缘。
可是李安安凭空出现后,这妓院就越来越不好买女孩子了,价格太贵吧,这些开妓院的人不愿意,价格太低吧,又抢不过李安安。
李安安何等聪明,她买女孩子是根据年龄大小,价格也不同的,比如145岁的女孩子, 李安安会出的价格比较高,因为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要是卖去妓院,估计当年就要接客,一辈子就这么完了。
但是若是那种年纪很小的,价格就会越来越便宜,因为妓院买了一个年纪小的女孩子,也得好吃好喝的养好几年,这几年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变故呢,所以没有那个开妓院的能抢过李安安。
李安安的君子楼,开到哪里,就在当地大量的买女孩,所以李安安才会买了上万个女孩子。
这不,这几天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儿子的下落还找不到,李安安就又开始买女孩了。李安安带着三喜出门,因为三喜昨天打听过了,说城南那边,每天都有卖孩子的,大多数都是女孩子。
李安安带着银子就出门了,果然,到了城南的市集后面,有那么一片地方,远远看过去,好多个小姑娘,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5岁,都是被自己的家人带出来卖的。
这个时代卖孩子不犯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爹娘要卖孩子,皇帝都管不到,但是只要卖出去的孩子,哪怕将来当了皇后,也和原生爹娘没关系。
李安安走到那个14岁的女孩子面前,这是一个瘦高的女孩子,很单薄,14岁,在农村都是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只不过这小姑娘的脸上,居然长满了痘痘,和普通青春痘不一样,这女孩子脸上的痘痘居然都发黑,发紫。所以这姑娘的爹才把这女孩拉出来卖掉。
李安安直接问道:“你女儿都这么大了,就算不能嫁人,在家里也能帮着干活,就这么卖了,不心疼?”
女孩的爹叹息:“她两个哥哥都没娶媳妇呢,她原本定了人家,只等着15就嫁过去,可是这两年前她脸上开始长着毒痘痘,被南方退了婚,我总不能一辈子留她在家,你要是愿意,30两银子买走,回去就能干活。”
李安安还没开口,男人旁边的一个男人冷笑道:“就你家这个丑八怪还想卖30两,昨天你要价15两,香云楼的老鸨子都没愿意,夫人,我看你是不是想给家里儿子买媳妇,你看看我女儿,我女儿13了,回去养两年就能给你生孙子了。”
青春痘女孩的爹对着旁边的男人破口大骂:“王老二,要你多管闲事,你信不信老子打死你。你家那个病秧子,挑个水都不行,买回去能不能活都不一定。”
王老二很得意,却不搭腔。
李安安看了看青春痘女孩,这女孩跪在地上,拳头攥的紧紧的,眼神里对自己的爹都是痛恨,李安安喜欢这样的,最讨厌的就是那些都被拉出来卖掉了,还对亲生父母念念不忘的。
李安安也不废话:“20两,我买了!”
那个叫王老二的马上插嘴:“夫人,你考虑考虑我女儿。”
李安安看了看王老二的女儿,13岁,白白净净的,一直在哭,脸上是带着几分病色,怪不得被骂病秧子。
李安安也道:“你家这个也20两,我也买了。”
王老二一听自己家这个也被买走了,立刻点头答应了,这20两就不算少了,自己家女儿确实是总生病。
李安安却没走,继续在这边看着,身体健康的,年龄在12岁以上的,都能卖到30两,10岁到12以下的,基本上都是20两,10岁以下的,因为年纪太小了,基本上都是15两,有的甚至10两就卖。
李安安倒不是舍不得银子,只是感叹这个年代,女子何其无辜,最后逛了这么一圈,李安安就买了16个女孩子,把今天的女孩子全部买了。李安安带着这些人去衙门,因为买了孩子,要去衙门改户籍的。
衙门的人看见李安安一次性买十几个女孩子,也是愣神,但是这买卖自由,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付清了银子,办完了户籍改变,李安安和三喜就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三喜经验老练:“妹妹们,我是你们的姐姐,你们跟着我走吧,带你们去吃饭。”
一群人人回到了新宅子,李安安买的这新宅子很大,住上一两百人都没问题,之前的那个秦掌柜,家里就足足有一百多的下人。
李安安住进来以后,只有四个婆子,和李安安家几个,这宅子就显得很空旷了。哪怕后来来了李大明和陶老四,依然是人很稀少。
李安安都想好了,这大宅子,后院以后不养梅花鹿了,因为地方太小,李安安要选个大点的地方,养更多的梅花鹿,这后院以后就是孩子们的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