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铁血荣光
夜已深,舒婷和衣而睡,第一次睡农村的土炕,她还是有些不习惯,但被窝里很暖和,奶奶关了灯,也是和衣而睡。正当奶奶拉开架势要给舒婷讲爷爷打仗的故事的时候,跟着韩剑忙了一天的舒婷已经鼾声四起。
“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奶奶自言自语了一句,借着炉火的微光,看着舒婷被黑发遮住半边俊秀的脸,困意袭来,奶奶也睡着了。第二天,天麻麻亮,舒婷在睡梦中听到院子中练拳的响动,睡意朦胧中发现奶奶被窝早已没了人影,奶奶也起来了,正在厨房收拾着早餐。她伸了伸懒腰,穿好奶奶叠放整齐在炕头的衣服,把乌黑的长发捋了一下,打开房门,扑面而来的寒冷的气息和韩剑身着练功服浑身热气腾腾的阵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奶奶听到上房的门在响,赶紧从厨房走了出来,笑着对舒婷说:“舒婷姑娘,你在睡一阵,让他们爷孙俩折腾,十几年的习惯了。”
舒婷笑着对奶奶说:“没事奶奶,我看一下韩剑练功的,偷学几招,哈哈。”
爷爷听舒婷这么一说,笑着附和道:“你不要偷学,想学什么,爷爷可以教你。”
舒婷听着两个老人的话语,内心开心极了。
“没事爷爷,韩剑给我教了一些防身的技巧,您让韩剑好好练,他练好了,他保护咱们大家。”
“对对对,你让韩剑好好练,练好了保护舒婷姑娘。走,厨房这边我生了火,暖和。”奶奶也一起打趣韩剑,把舒婷叫到了厨房。
厨房摆放着一些洗脸的工具,奶奶拿出一个崭新毛巾,倒上热水,让舒婷洗脸。
“谢谢奶奶。”舒婷看着老人虽然佝偻着腰身,满是岁月风霜但干练的举动,到上房里拿了随身携带的洗漱用品,刷了牙洗了脸。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看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炒了辣椒茄子炒肉,白菜粉条,又烙葱饼子,烧了西红柿鸡蛋汤。
爷爷和韩剑练功后洗漱完毕,奶奶丰盛的早餐已经端到了上房的茶几上,爷爷雷打不动的是熬制罐罐茶,韩剑一个葱花饼撕了一半给舒婷,舒婷笑呵呵的接过饼子,学着韩剑的样子,把饼子掰成块状,放到西红柿鸡蛋汤里,吃着奶奶炒的菜,真香。
吃完饭,韩剑和舒婷一起收拾了碗筷,奶奶看着懂事的两个孩子,一个劲的口里念叨:“你们看电视去,这些活我来做,一年到头学习那么苦,好不容易休息几天。”
饭吃完了,爷爷的罐罐茶还没有喝完,陇城俗称“喝薄茶”,爷爷将已经没有了苦味的茶给韩剑和舒婷各倒了一盅,爷孙三人围着火炉坐着闲聊。
“爷爷,奶奶昨天晚上给我讲你打仗的故事,我睡着了,你给我讲一下。”舒婷笑着对爷爷说。
“好,我给你和韩剑说一下以前的故事。现在日子好了,好久没有人听我讲这些故事了,再不讲一讲,可能你们都就忘了。”爷爷捋捋了花白的胡须,眼角泛红,一段热血与荣光的岁月又一次浮现在爷爷眼前。
“我是1949年8月入的伍,随后参加解放岷县的战争,11月参加解放四川战争,1950年2月参加贵州剿匪战争。1950年10月河北整军,1951年4月入朝作战。”爷爷虽然已经87了,但讲起以前部队的生活,声如洪钟,思路非常清晰。以前爷爷给韩剑讲过一些部队的事情,都是“零敲碎打”,今天可能是舒婷在的缘故,爷爷讲的格外认真。
“我的部队是志愿军第63军187师五六0团九连。第63军187师的前身,是组建于1945年9月的冀中纵队第2支队,1946年6月,改为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7旅。1949年2月,为统一序列和番号,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7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第187师,所辖第19、第20、第21团依次改称步兵第559、第560、第561团。4月,随第63军编入第1野战军序列。”爷爷对部队的番号记忆尤为清楚。
爷爷喝了一口茶,对560团的历史如数家珍的讲到:“560团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受了考验。1945年,先后解放点河间、献县、静海三座县城。参加了蔚(县)广(灵)暖(泉)战役,大同、保北、石家庄、平津战役。执行过保卫七届二中全会任务,参加了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