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美好的
从这天开始,何雨柱就在游轮厨房干活。
不仅如此,得知朱小北辍学之前,初中成绩很好,就花钱雇佣朱小北教家里的孩子们适应香港那边的学习方法。
两家的孩子们,不仅跟着朱小北学习粤语,还学习中小学的课程。
虽然很多他们都会,但学习方式不太一样。
不过对于智商高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变换一个方式而已。
娄管家在船上闲着没事,每天上午和下午过来教大人说粤语。
入乡随俗,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因为他们知道,到了那个地方,语言是最基础的。
半个多月的学习,效果很好。
加上顾清雅本身就会说一些,因此自从开始学,就用粤语对话。
尽量不用国语,如果不会可以写下来请教顾清雅,然后再说。
如果谁忍不住说国语,那就输了,要罚钱。
如果谁能一天都用粤语说话,说错了,不要紧 。说对了,有奖励。
不讲话,也要罚款。
这个游戏挺有趣,小孩一开始罚钱,但后来一直赚钱。
反倒是大人不经意间说了国语,输了不少钱。其中何大花输的最多。
不过钱也没白输,等船到了岸,何大花也能用粤语对话了。
顾学生和一个戴着礼帽,穿着西装的五十多岁男子站在码头上。
何大花走在前面,她看到了曾经的战友。
这个人果然来香港了。
李承业看到干爹,更加安心了。
顾清雅看到五叔和五婶也非常高兴,迫不及待想要下船。
“干爹。”李承业站在最后面,护着全家人,距离还有十几米,他已经迫不及待喊人了。
孙同看到李承业笑了,“好小子不错。”
听说有五个孩子了,来香港这边读书很好,他能给办理相关手续
“花花,你还是没变,气色很好。”孙同看向站在面前不远处的何大花,爽朗的笑容和坚定的笑容,总是那么令人安心。
何大花哭笑不得,“叫花姐,没大没小的。”
顾清雅给五叔介绍,“五叔五婶,这是我婆婆,这是我丈夫,这是我的孩子……”
顾学成可没少听说何大花的的事情,急忙上前打招呼,“亲家嫂子,一路辛苦。”
何大花笑笑,“不辛苦,来投奔亲家五叔五婶,以后拜托了。”
马文丽笑道:“何大姐,咱们别在这里客气了。你们赶路,很辛苦。走,房子都已经收拾好了,就在我家附近。当初老爷子买房子的时候,就想到了两家离得近,可以互相关照。”
虽然马文丽可以邀请他们来家里住,但何大花和侄子一家,十几口人,还是住在自己家里舒服。
“有劳了。”何大花感谢,然后跟着顾家夫妻一起回家。
人多,租了几辆车,直接把人送到家。
这是一座别墅,面积挺大,房间也很多。住这一大家子,足够了。
马文丽带来两个佣人,负责做饭打扫卫生,这些都是顾家的老仆人,当年都跟着来香港了。
这两个人曾经带过顾清雅,顾清雅也认识她们。
吃过饭,顾学成和马文丽就告辞离开了,“何大姐,你们好好休息,后天我让文丽带你们四处逛逛。”
“谢谢五叔五婶。”顾清雅也的确累了,恨不得睡个两天两夜。
这里卫生间洗漱房很方便,所有人洗去了一身风尘。
孩子们精力多,还想在院子里玩,但天快黑了,都被何大花赶回家休息。
分配好房间,各自回房睡觉。
第二天起来,大家神清气爽,开始探索自家的院子。
正在吃早饭的时候,娄晓娥自己开车跑来了。
“清雅,没想到你们带来,真的太好了。两个月后我结婚,有你在身边祝福我,我很开心。”
顾清雅也笑笑,“你值得最好的,也会很幸福的。”
“走,我带你逛逛。”娄晓娥笑道,上下打量顾清雅,“你穿的太朴素了,我把裁缝叫过来,让他们帮你们做衣服。全家所有人的布料,都算我的。”
顾清雅摆手,“不用。”
“不用为我省钱,我家开贸易公司的,各种布料多的是。如果你不要接受,那就不把我当好朋友。”
“当初在四合院,如果没有你们善待我,我过得更惨。现在我对四合院的怀念,大多因为你们一家。”
在娄晓娥的强烈要求下,何大花顾清雅,还有谢莹莹不得不应下。
每人四身衣服, 而且可以随意选布料。
娄晓娥这么说,也是为了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少花钱。
李承业心存感激,给娄晓娥的水里,也加了养身药,希望可以让娄晓娥更加健康。
有亲戚,有朋友,还有战友,何大花一家很快就在香港站稳脚跟。
顾学成把顾清雅这一支在香港的产业收益,全部给了他们。
孩子顺利入学,每年的学费,是非常一大笔钱。
光靠那些物业的租金,其实也够,但李承业不是坐吃山空的人。
利用这些钱,李承业收购了一家药厂,准备生产男人的加油站,蓝色小药丸。
这时候的药丸审核还没那么复杂,临床实验也没有那么严格。
再加上,这东西专门治疗男性功能有奇效,在顾家的帮忙之下,很快就通过了。
这东西太赚钱了,在黑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很快就被黑帮盯上了。
李承业能怕黑帮?
跟组织摇人!
孙同跟内地汇报,说有暴利的产品,不仅可以在香港畅销,还可以在全世界收割。
国家现在需要外汇,一听说这么赚钱,立即粤省籍的士兵退伍一个团的数量。
半夜游泳偷渡过来了,这些都是见过血的汉子,就算没有枪,用棍子,把那些黑帮的人打得屁滚尿流,瞬间在药厂附近站稳了脚跟。
李承业又弄来很多枪支,瞬间成为这边一股很大的势力。
不仅保护李承业的家人,还保护李承业的产业。
蓝色逍遥丸推广相当顺利,不仅在香港,台湾,东南亚销量很好。
就连在欧美等国家,也一步步创造奇迹。
订货量太多,香港的小药厂根本就生产不过来,而且成分和制作并不难,直接让国内生产,通过顾学成的贸易公司卖到国外。
李承业就靠着蓝色逍遥丸发家,开拓商业帝国。
大肆在国外购买矿藏,没有人就从国内摇人。后续在中东和非洲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何雨柱在何大花顾清雅的支持之下,开了一家高档馆子。
他把朱大强和朱小北叫过来帮忙,再加上何大花空间农场里的种子,种出来的各种鲜美的蔬菜,养出来的鲜美鸡鸭鱼肉。
元朗那边五百亩地,成了蔬菜和肉类生产地。因为原料好,再加上何雨柱的手艺真的好,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在香港这边的餐饮业,有一席之地。
顾清雅凭借优异的成绩,当上了这边的大学老师。
这里用的是繁体字,对顾清雅来说,根本就不是障碍,因为她从小启蒙就是繁体字,只是建国后推行简化字。
大学老师相对清闲,就写小说。
何大花成为儿媳妇的忠实读者,并且给提出来一些建议,让顾清雅的小说更有张力,也更有吸引力。
不仅出版了,而且还被电视台买去拍电视剧了。
何雨水读了法医的研究生,两年后,以优异的 成绩考上了法医,刻苦学习,积累很多经验。
谢兰兰也医学研究生毕业,进入这边最好的医院工作。
谢莹莹成了老板娘,帮着何雨柱一起经营全福楼。
李家,还有何家的孩子,不愧智商高,学习能力非常强,连蹦带跳,不到十五就上大学了。
平均两年,这些孩子就大学毕业了,然后出国留学。
有的专攻化学,有的专攻物理,还有的专攻新科技计算机等……
何大花交代这些孩子们,在国外学习,不要出挑,要藏拙。
太优秀了,以后不容易回来,会被盯上。
孩子们也知道自己的肩膀上的重任,特别听话。即使真实很优秀,但在外表现平庸,好东西都装在脑子里。
做什么,也都能考上。在团队里,表现都是吊车尾,但有时候还有点用。
就凭借这样的藏拙,他们在国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非常低调。
即使李承业已经很有钱了,但这些孩子就是普通的留学穷学生,简朴谦逊。
学成了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回国。
从来没有在外面享受国外的精彩,他们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
一九七八年,何大花回国了。
一九八零年,在外学成的孩子全部回来了,有的进入研究所,有的进入大学进行研究,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斗着。
李承业更是响应国内改革开放,回国投资。
何雨柱和谢莹莹也迫不及待回来了,把那边的全福楼交给朱大强,他们夫妻来京市投资。
开一家全福楼。
段老爷子还在,何大清和段红霞头发花白,但健康很好。
何雨柱看着大酒楼,比京市的鸿宾楼还气派,感慨不已。
“表哥,谢谢你和大姑。没有你们,我和雨水,我绝对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有时候我做梦,梦到自己孤单一辈子,有时候还梦到自己冻死在桥洞里……”
李承业笑笑,拍拍何雨柱的肩膀,“那都是梦!有这一切,都是你和莹莹一起努力的结果。”
“你和莹莹有五个孩子,现在你有钱了,可别胡来。”
何雨柱连忙保证,“表哥,你放心,我这个人没啥大志向,就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才不会有那些花花心思。”
“我好不容易有这个家,这么幸福,我要是胡来,那就是不惜福,不会有好下场。表哥,你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我也会跟你学。”
“那就好!”李承业笑了,到了香港,顾清雅在七零年的时候,又生了一对双胞胎,都是儿子,可调皮了。
不过,也很聪明。
表兄弟站在四合院的门口,相视一笑,走了进去,迎接老街坊们的问候,一切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