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备前宰相 > 第五十八章 信长的葬礼与真实的前田利家

第五十八章 信长的葬礼与真实的前田利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正十年(1582年)十月三日,秀吉与秀家一同登堂面见天皇,在天皇的御口之下,赐封羽柴秀吉为正五位下左近卫少将,赐分宇喜秀家为从五位下侍从。

    日本的官职有两道坎,一道是从三位阶,代表你成为天下仅次于天皇的贵人之一。

    第二道是从五位下,代表你成为日本的上层人物,俗称通贵。也是从这一阶位开始,每一位受领官职的“贵人”都需要面见天皇,由天皇亲自向你许下官职。

    只是此前出于乱世,朝廷法度执行的并不坚决,因此通常只有从四位阶以上,天皇才会亲自出面下达。

    只是此次需要授予官职的乃是掌握了山城国,拥有近畿93万石的羽柴秀吉,又同时在秀吉的银弹攻势下,天皇屈尊给他们两个正/从五位的大名授予官职。

    在天皇特有的鹤音下,秀吉和秀家纷纷向天皇表示感谢,拜领官职,秀家看着身边秀吉激动的落泪的样子,心中所想,这或许就是农家孩子第一次见到心中“神”时候的表情吧。

    从皇居出来,秀家迫不及待的脱掉身上这身繁琐的朝服,随同秀吉一同回二条城开会。

    在会议上,秀吉就将想要为信长举办葬礼的想法表露了出来。秀家一直以为,这个想法乃是秀吉自清州会议之后就有决断,并提前准备的,但是如今看来,恐怕是临时受了谁的建议。

    秀家看着第一次列席羽柴家高级别会议的蒲生氏乡,心中已经有了一丝猜测。

    只听秀吉在上面说的“如今天下还没有安定,信长公就离世了,实在让人唏嘘,从本能寺至今已经过了4个月,织田家上线居然都没有给信长公举办一个像样的葬礼,如果我秀吉办了,是不是代表我继承了信长公的衣钵,控制了织田家的权柄呢。”

    秀家没想到,秀吉会直接在会议上堂而皇之的说出自己的野心,但是心想在坐的都是秀吉的心腹,如果对自己和核心团队都不能袒露心扉,那么秀吉又凭什么成功呢。

    秀家着重观察了在座诸位的脸色,果然只有蒲生氏乡面色平静,就连小一郎听到秀吉的直面野心的话语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想来秀吉的此番话语,乃是出自眼前这位年轻人之口,秀吉引用罢了。

    “小一郎,交给你了,要办全天下最盛大的葬礼,向全织田家所有的大名、豪强都送去信件,让他们来参加葬礼。”

    “嗨,交给我吧,那么请问时间呢?”

    “十月十一日开始,连办七天。”秀吉面色红润,好似热血沸腾一般。

    “连办七天吗?而且这么赶,恐怕很多大名都来不及赶过来。”秀长面露难色的说道。

    秀吉听了秀长此言,却突然笑了,笑声中似乎在嘲弄秀长,又似乎在嘲弄自己,用手中的折扇指了指新来的蒲生氏乡说道“氏乡,你来说。”

    “哈衣”坐在最下手的蒲生氏乡结果话茬说道“信长公暴毙4月,领内诸公只想着争权夺利,无一人想着为信长公下葬,已经失了道义,如今羽柴少将为信长公举办葬礼乃是织田家内天大的事情,谁没有来就是表示对信长公的不敬,羽柴少将自然可以以此为借口,讨伐不臣。”

    秀家看着两个人的表演,心中想着恐怕当初蒲生氏乡向秀吉献策时候,秀吉也是问了了秀长一样的困惑,直到蒲生氏乡回答之后,才知道这乃是千载难逢的借口。

    在葬礼举行前,秀吉向朝廷表奏,追谥信长为“从一位太政大臣”这乃是日本朝廷五摄家外,可以获得最高官位。

    秀吉为信长表奏获得这个官职,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秀吉是为信长取得了无上的光荣,也表达了秀吉对信长公的尊敬。

    之后秀吉为信长所请谥号为:总见院殿增大相国一品泰严大居士。

    秀吉派去送信的使者,在前往北陆道统治柴田胜家时候,走的特别的满,直到10月10日才到北之庄城,见到胜家。

    秀吉为了保证葬礼的平稳运行,动员了领内3万军势,布置在京都各处隘口,同时堵住了江北通往山城、江南的道路。

    他的用心恐怕就是防止柴田胜家轻骑前来为信长送行的话,可以快速拿下。

    另一方面,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秀吉动员这么多的军势,也是向织田家领内的大名宣示自己的实力,告诉他们自己才是近畿正在的掌权者。

    10月11日,信长的葬礼在大德寺举行,秀长邀请了日本佛教8宗5000余名僧侣齐聚一堂,为信长念经送行。

    信长的棺椁用金丝纱绣花的锦缎包裹,灵轿上装饰金银,很难相信这么豪华的轿子,乃是秀长在算时间内做出来的。

    本来准备让织田信孝、织田信雄、织田秀胜、羽柴秀吉四人抬轿(4人各站一边,正在负责抬轿子的是民夫。)

    只是信长诸子各有立场,并未能参与葬礼。最后没办法,由宇喜多秀家和池田辉政充当孝子,一起抬灵。

    信长的灵柩经皇居被抬到莲台野进行火葬,因为信长本体已经葬送与本能寺大火之中,秀吉只能以一尊信长面容雕刻的佛像代替信长本尊放入灵柩之内随同火葬,随后被供奉于大德寺内。

    可笑信长升前火烧比睿山,公然宣称自己为无神论者,死后居然被人以面容雕入佛像代替肉身下葬。

    消息传到胜家耳中,胜家对此嗤之以鼻,其实秀吉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胜家并不会参见这个他认为可笑的葬礼,甚至对这个葬礼评价为“耍猴戏”。

    原因就是织田家继承人三法师并未出席葬礼。

    在清州会议之后,尽管三法师经过公议被要求安排在安土进行教育和辅政,可是近江实在太靠近秀吉的领地,因此柴田胜家和织田信孝密谋控制三法师。

    随即信孝趁着一天夜色将三法师抱到岐阜控制起来,清州城出了这么大事情,作为城主的“傻哥哥”织田信雄居然第二天才知道此事,事后暴跳如雷,要求信孝交出三法师,被拒绝。

    也因此,秀吉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只能另辟蹊径,通过为信长举办葬礼的方式,拥有讨伐柴田胜家的名义。

    直到此刻,柴田胜家依然认为自己掌握三法师,秀吉翻不出田天来,认为秀吉为信长举办的葬礼不伦不类,始终没有猜透秀吉为信长举办葬礼的真正意图。

    同时,作为长岛城5万石的泷川一益,在柴田胜家的暗示下拒绝交出战略要地长岛,使得丹羽长秀的移封未能继续下去。却不知他们就此犯了一个大错误。

    从地图来看,长岛城确实是险关要隘,但是如果泷川一益可以依照清州会议的决定移封若狭小滨,就等于给柴田胜家开了一道战略口子。

    这样胜家就可以不顾风雪直接船运小滨上岸,经江左大津进入山城,攻入秀吉的腹地。

    但是此时的日本武士少有从全局思考的大局观,眼中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再加上胜家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并不认为自己会被秀吉堵在金崎山口。

    种种因素之下,柴田胜家暗中支持泷川一益控制长岛要塞,从中间阻断织田信雄的领国,同时调略大垣城主稻叶一铁,与美浓的织田信孝一起形成对信雄合围。

    胜家的战术眼光是毒辣的,但是战略眼光是缺失的,也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小滨得以继续被秀吉盟友丹羽长秀把控。断绝了柴田胜家冬季进入近江的可能,间接救了秀吉一命。

    但是胜家此时也没有做好与秀吉开战的准备,于是决定派遣前田利家为主使,金森长近,不破光治为副使,携带腌鱼两桶、腌菜两桶、越前棉花千把,前往京都面见秀吉,以信长公刚刚安葬,应该团结对外为理由,去秀吉和谈。

    看着这个礼物单,秀家哪里看出来胜家有和谈的意思了,只觉得胜家是借腌鱼与腌菜在羞辱秀吉是土包子出身,只配吃这些东西,唯一眼前一亮的就是棉花了。

    秀家以前不知道棉花已经传入日本,要是知道了,平民御寒衣物就有了着落。

    此时日本的棉花主要还是观赏用途,因此柴田胜家连根拔起送给了秀吉,对于这些东西秀吉当然看不上眼,被秀家顺利讨要过来,准备带到备中进行栽种。

    要说来使前田利家此人,经过后世忠心家臣的润笔,将他描述成一副执拗忠诚的形象,再加上与阿松可歌可泣的爱情,妥妥的大好人啊。

    事实上,你要想想,能让一个13岁小妹妹怀孕生子的家伙怎么说都是一个变态吧。

    再加上光荣游戏中间利家背离柴田,描述的利家多么不舍,柴田多么开明,妥妥的臣忠主贤啊!

    但是事实上利家在柴田手下做事,由于出身尾张的原因,很受胜家重用,被封在七尾城10万石,在柴田手下也是高领家臣了。

    结果贱岳之战,佐久间胜政已经击破讨死中川清秀,占领大岩山头,从左侧半包围了山下的羽柴军阵代羽柴秀长,羽柴军崩溃就在一夕之间时候。

    羽柴秀吉从岐阜迂回而来,直接盯着已经冲下山区扩大战果,阵型已经拉开的佐久间胜政一顿猛锤,眼看胜机稍纵即逝,柴田胜家命令前田利家带领本队前去支援,顶住羽柴秀吉的攻势,为佐久间胜政胜利拖去时间。

    结果这个b,爬到胜政后面,看到已经开始节节败退的佐久间队,直接抛弃友军从贱岳之战撤离,直接会了七尾城,为此战后获得能登22万石安堵。

    在丹羽长秀死后,秀吉又以加贺、越中、能登百万石安堵他,让他为自己守备北陆,为五大佬首席,可谓荣誉备至。

    结果他怎么报答丰臣秀吉的呢?秀吉死前就和德川家康眉来眼去,秀吉死后直接把老婆送到江户作为人质,让亲儿子利久认老乌龟为义父。

    这种人渣居然不是战国大恶人,还在春秋笔法之下成了战国武士道德的标杆?

    秀家真替自己的父亲宇喜多直家感到不值,与利家相比,直家都算是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恩义之士了。

    秀家前世也是通过《太阁5》认识的这位“忠义之士”,一度把他奉为偶像。

    直到长大后通过论文知道了真实的考古资料,才知道自己崇拜了十几年的偶像,居然是如此的小人,一鼓反胃感由然而生,我真的是瞎了狗眼粉了你这么个家伙!

    因此在今世,熟知的历史的秀家已经放弃了对前田利家的一切幻想,早已将他标记为了关原之战时候的敌人,必须想尽办法对前田家进行削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