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青蚨天医第一部龙潜在渊 > 第一二八章 天医食疗

第一二八章 天医食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师傅打电话给万老板,烧四个菜带过去:臭鳜鱼,一统江山,水晶蹄子,碳烤鸭。

    万老板说水晶蹄子和碳烤鸭,要做一段时间,中午过去拿。

    我对师傅说:“上午我们把柜子拖回来吧,应该好了。”

    到了木工作坊,二十个柜子一半已经好了,我一次只能拖三只,跑了四趟,搬进地下室,累得一身的汗。

    万老板来电话说菜好了,师傅让我把上次苏老爷子给的苦荞酒带上。

    菜是装在一个红木的菜盒子里,六个抽屉,一个提梁,做工相当考究,是个古物。

    菜放在抽屉里,四周用棉絮塞满,起到保温作用。

    万老板还送了腊味拼盘和四个凉菜。

    到了岛上,师太和叔公都还没有吃饭,见到我带来的好菜和苦荞酒。

    叔公笑了:“我来尝尝万松的手艺和他爹比怎么样?”

    说完,他用筷子夹了一块臭鳜鱼,又打开一个木桶,夹了一块牛肉,点点头说:

    “嗯,不错,不比那老倔头差。来来来,就热的都吃,不扬你也陪我喝一杯。”

    原来万老板叫万松,一统江山是木桶姜煨牛肉,下面是烧热的鹅卵石,打开桶盖,半个多小时了,依然是热气腾腾。

    五个菜,四个凉菜,加上陈婶烧的青菜豆腐,蒸的鸡蛋羹,一个黄羊火锅,摆了满满的一桌。

    师太喝的是绿豆烧药酒,我们仨喝的是苦荞土烧。

    叔公说:“当年万松他爹万老倔头,应该是‘四清’运动时候吧,天天批斗,他还不认错不低头。

    “红卫兵让他交出藏匿的财产,被打得没办法,只好带他们到菜地里去挖。

    “玩了半天露出来一口大瓮子,红卫兵高兴坏了,以为瓮子里装的是金银财宝,谁知打开一看,却是一瓮卤水。

    “红卫兵气坏了,砸烂了瓮子,老倔头哭昏了过去,那是他家祖传一百多年的卤水。”

    我奇怪的问:“卤水有什么宝贝的?就是卤菜用的卤汤呗?”

    叔公笑道:“你不懂的,陈年的卤水,百年的窖泥,千年的老醋,这都是金不换的宝贝哦。”

    窖泥的宝贵,我已经听苏老爷子说过了,这卤水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百年的,千年的老醋?有吗?

    叔公笑道:“千年的老醋,我也没有吃过,但两百年的醋宝我倒吃过。”

    我问:“醋宝是什么?”

    师太说:“你到厨房,把碗橱最底下的那个醋坛子抱来。”

    我把那个外面都发了霉的醋坛子抱来,师太让我打开,她用手在里面捞出来,一块碟子大小的东西。

    半透明的,软软的胶状物,像皮肉冻,又像一块肥肉。

    师太用手掐了一小块,放在我的碗里,让我兑了一点青菜汤。

    我夹起那块“肉”,放在嘴里,味道酸酸爽爽,qq弹弹,像吃果冻一样,口感和凉皮很像。

    师太说:“这就是醋宝。”

    叔公说:“当年白居易白乐天闲居在履道里时,与神秀长老的寺院相邻,和长老来往甚密,互有馈赠。

    “一天,神秀长老拿着一瓶百年陈醋,到履道里,与白乐天品茶闲叙醋之神效。

    “神秀向乐天索句,乐天以醋研墨,挥笔写道:

    长生殿上竞争传,老来齿衰嫌茶淡。

    无契之处谁相依,疾酢倍觉酸胜甜。

    “这首藏头诗暗藏‘长老无疾’四字,喻指神秀长老因经常食酢,而能长寿无疾,这酢就是陈醋。”

    我点点头,后来我查书了解到,这类似“肥肉”长在陈年醋坛子里的醋宝,生物名为红茶菌。

    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醋宝”,其本身的酸度又抑制了有害细菌的生长。

    对人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效果,尤其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疑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含有多种益生菌,可以加快肠道蠕动,而且还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

    因此,红茶菌也成为了大众养生保健的饮料,人们会在卖醋的人家买它,然后把养在醋坛子里保存。

    神奇的是这块肉会在醋坛子里慢慢长大,有需要就会拿出来吃。

    为什么自己家的醋,即使搁的再久也不会长出“醋宝”?

    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醋都是加工醋,出厂前都是经过巴氏消毒的,加了防腐剂,自然不会存在红茶菌了,活菌都杀死了。

    天医的食疗养生甚是博大!

    师太和叔公都吃的很少,我和陈叔吃的比较多。

    我对叔公说:“睡过午觉后(子午觉必须要睡的),我和陈叔就开始搬东西,先搬到上面来,天黑的时候再搬到陈叔家。”

    叔公说:“好吧,晚上你上来,我教你功法,给你看看病。”

    叔公住在岛上,半山山洞的一个小屋里,他的脾气比万老板的老爸还要倔。

    一下午,我和陈叔把洞里的那些书,尤其是已经湿透了的,搬了整整二十箱,书剩下的不多了,最多还有一百多箱吧。

    剩下的主要是圣库的财物,和历代师门积攒留下的宝物,大约有三百多箱,十分沉重。

    反正已生锈了,有的已经绣成一坨,只有金银玉器倒不怕潮湿。

    夕阳西下后,湖面上的打渔船都回去了,湖上静了下来。

    我和陈叔将二十箱书,分做三次,搬到浅水湾的家里。

    从岛上到浅水湾,也有四五里的水路,来回一趟一个多小时。

    搬完了已经八多点了,我吃过晚饭,洗了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打着手电筒,来山上找叔公。

    叔公他们都是过午不食,平时吃饭也是“新食不见旧食”。

    就是新吃下去的东西,在胃里不会遇到以前吃下去的东西。

    简单的说:不饿不食,头晚和第二天早上,两顿必须间隔十四个小时以上,保持晚上空腹。

    我们年轻,消化快,活动量大,师傅要求我不饿不食就行了。

    叔公的小屋,是在一块凸起岩石下面的洞穴里,看样子是陈叔新搭建的,外面是木板,里面订了一圈塑料布。

    避风挡雨行,冬天肯定挡不住寒冷的,屋子里点的是蜡烛。

    我老远就喊:“叔公,我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