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被套路的杨道玄
李玄霸临走前,给李世民留了一大罐腌肉和咸菜,让李世民配着干粮吃。
腌肉和咸菜对后世人来说不健康,但对运动量极大的李世民而言,正好合适。
他们出蜀后几乎是就地补给。因天下大乱,运输受阻,湖北湖南吃盐也很困难。连李世民都不知道李玄霸是从哪存了这么大一罐的腌肉和咸菜,抱着坛子乐得见牙不见眼。
李玄霸离开襄阳郡后,先前往弘农郡,再前往河东郡。
快到弘农郡时,李玄霸安营扎寨先吃了一顿好的,准备精神充沛地进城。
杨坚称帝后,自称弘农杨氏后裔。
实际上弘农杨氏因在东汉和魏国时政治斗争连续失败,魏晋南北朝门阀兴起的时候,并没有“弘农杨氏”这个门阀。
如李玄霸的母亲窦慧明一家假托汉时高门“扶风窦氏”一样,杨坚这个“弘农杨氏”也是假托的。
虽然是假托的,但既然皇帝说弘农杨氏是帝族,那么弘农杨氏就是“自古以来”的高门大族。弘农郡现在自然已经有很多弘农杨氏的士子,其中大部分和杨坚沾亲带故。
弘农郡身为隋朝皇室钦定的“祖地”,又地处于东都洛阳和西京大兴的中间,天下大乱后也名义上受从大隋洛阳小朝廷的管辖,没能逃到两京的宗室子弟大多集中在弘农郡。弘农郡现在实际上的统治权在宗室手中。
但洛阳被围时,河东郡的尧君素试图救援洛阳,但他不仅堵住了李渊,李渊也拉扯住了他,他一带兵离开河东郡,河东郡就会失守,故而无法成行。
弘农郡却对洛阳袖手旁观,好像洛阳城中的小皇帝不是他家的一样。
待洛阳刚一城破,弘农郡中的大隋宗室就倒向新封的秦王李世民。
李玄霸去河东郡劝降时路过弘农郡,顺便去接受他们献城。
弘农郡推举出的向李玄霸献城的人,乃是蔡王杨智积之子杨道玄。
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两个同母弟蔡王杨整、滕王杨瓒,两个异母弟道王杨嵩、卫王杨爽。
杨整死的早,其子杨智积继承了蔡王之位,但他的人生一点都不痛快。
杨坚即使没有与兄弟争夺皇位,也与他儿l子杨广一样没有兄弟缘。
他的两个同母弟都与他不睦,杨整死前和其妻尉迟氏都很讨厌杨坚夫妻,杨瓒一直在杨坚篡位途中使绊子。
杨坚与两个异母弟的关系远比同母弟强。杨嵩早逝与他没冲突;杨爽年少,被杨坚当儿l子养,曾多次率领大军北击匈奴,可惜才二十五岁也英年早逝。
英年早逝的弟弟才是好弟弟。杨嵩无子,嗣子也早逝除国;杨爽的儿l子杨集袭爵卫王,还算招杨坚喜爱。
但杨坚喜爱的人,杨广都不喜爱,且杨广对宗室特别警惕。
于是隋朝的宗室,与皇帝关系越近就凄惨。
等杨智积回过神,叔伯全死光了还能捏着鼻子说是长辈年纪大了,堂兄弟要么被杀要么被
贬边郡,居然只剩下他一个原装的蔡王还在位置上。
杨智积是个谨慎且有才华的人。他为了活命,为杨广矜矜业业镇守弘农郡,每当生病就学杨素不吃药,终于在大业十二年死了。
死的时候他老泪纵横,庆幸不已,对病床旁的儿l子杨道玄哽咽,“吾可以保全头颅,安葬于地下矣”。
杨智积一辈子没有过错,不仅连个谥号都没有,儿l子杨道玄也没能继承蔡王之位,好像杨广把这个堂兄弟给遗忘了似的。
杨智积一直是弘农太守,除了随驾南巡之外从来不离开弘农郡。杨道玄自然也一直留在弘农郡中。
他迎接李玄霸时,看着李玄霸一身郡王服饰苦笑不已。
李玄霸刚被封晋王,还没来得及做亲王服饰,所以仍旧穿郡王服饰接受献城。
而杨道玄身为蔡王之子,现在连有门荫的勋贵子弟都不如,居然还是白身,穿不了任何官服——他是蔡王世子,理应袭爵蔡王,但杨广把他“忘”了。
杨道玄收起苦涩心情,语气神情恭敬到卑微:“庶民杨道玄恭迎晋王入城。”
李玄霸看到杨道玄卑微的神态,听到杨道玄自称“庶民”,料是他再见多识广,也忍不住一愣。
就算杨道玄没有袭爵,但他身上蔡王世子的身份也没被剥夺,也算是官身,怎么就庶民了?
杨道玄在他父亲那里把察言观色学了个十成十,一见李玄霸脸上略带异色,就抢在李玄霸开口前解释,不让李玄霸为难:“庶民虽曾经是蔡王世子,但先父蔡王已故,爵位已夺,庶民只是庶民。”
他再次对李玄霸一摆:“在下以庶民身份暂守弘农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现在晋王终于到来,在下终于松了口气。”
李玄霸:“……”能说会道的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熟悉的弘农杨氏是杨广、杨昭和杨暕。就算性情仁和如杨昭,
也是个绵里藏针的高傲性格。杨道玄身为蔡王世子,居然比普通勋贵子弟还谦卑。
怪不得弘农郡不去救援洛阳,隋朝宗室大概是真不想当宗室。
“杨兄不必多礼,也不必自称什么庶民。既然杨兄将弘农郡守得很好,杨兄便继续当弘农太守即可。”李玄霸语气诚恳,态度亲和地将作揖的杨道玄扶起,“杨兄虽被先帝薄待,却在乱世中挺身而出,护佑一郡百姓有功。杨兄高德。”
杨道玄眼眸闪了闪,低头道:“不敢当,只是家在弘农,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罢了。”
李玄霸赞扬道:“这世上如果有更多像杨兄这样能做力所能及之事的人,哪还会是乱世?杨兄,做力所能及之事,不就是挺身而出吗?过度谦虚可不好。”
他比杨道玄小近十岁,却拿出了一副兄长的态度,语气老陈。
李玄霸拍了拍杨道玄的肩膀,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平定乱世,将来肯定有很多需要让杨兄施展才华的地方。希望杨兄不要藏拙。”
杨道玄:“……”开始害怕。
他头疼不已。
父亲生生熬死时欣喜的泪水,是杨道玄的梦魇。
他直到如今,也会偶尔梦到父亲临死前那喜悦的神态。
父亲笑着离世,本应该是喜丧。可这“喜()”,实在是太过噩梦。
所以杨道玄阻止了不平者想要上奏杨广,让他这个蔡王世子袭爵。他悄悄隐藏存在感,假装自己是一个庶民士子。
反正父亲虽然一辈子战战兢兢,亲王该有的俸禄和赏赐还是有,够吃三代。
三代之后,他家子弟与皇帝的血缘关系就很淡了,可以以普通士人的身份出仕,再不用战战兢兢。
谁知道没等到三代,杨广就把大隋给玩没了。
杨道玄先是惶恐,又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不需要惶恐。
无论接下来当皇帝的是谁,肯定都不会在意自己这个被杨广冷落的前蔡王世子。所以自己只要继续降低存在感,争取让新帝忘记自己。那么自己儿l子就可以出仕了,不必等到孙儿l。
杨道玄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正准备照办,却得到了高颎的来信。
高颎还被杨坚重用的时候不仅是太子师,也兼任教导其他亲王子弟的重任。所以他与杨道玄也算熟悉。
高颎大隐隐于朝后,与同样想要大隐隐于朝的蔡王有书信交流,探讨要怎么在杨广面前降低存在感。
蔡王杨智积去世后,高颎也指点了杨道玄一番,告诉他如果不想袭爵,该做何事。
杨道玄一直很尊敬高颎。高颎写信让他护好弘农郡,本来想消极避祸的他还是听从了高颎的建议。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他的家在弘农郡,弘农郡若是破了,他一家人也会颠沛流离。
虽然杨道玄不想入仕,但也想过正常富贵闲人的生活。
他下定决心,无论谁打下了天下,他就赶紧让别人献城,自己以我是前朝宗室□[(()”为名,请求隐居民间。
然后他被一众族中长辈推到了李玄霸面前。
然后李玄霸根本不问他的意见,就封他为弘农郡太守。
然后李玄霸甚至给他戴了无数顶高帽子,把他夸得天花乱坠,周围族人都跟着点头,让自己下不了台。
他总不能在所有人都在夸赞自己的时候说“没这回事”,过分的谦虚也是得罪人。
杨道玄头疼。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很早就选择错了什么。
李玄霸瞥着杨道玄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烦恼,想起高老师的信——“蔡王世子杨道玄可用”。
高颎在大兴给李世民和李玄霸补课时说起对大隋宗室的处置,与大部分世人看法不同。
他认为大隋已经完全失去了民心——无论是士人之心还是庶民之心,且大隋宗室一直被杨坚和杨广苛待,大隋还强盛时就没什么势力,所以李世民完全不用担心任用大隋宗室会导致大隋复辟。
而任用大隋宗室中的能人则好处很多。
李世民顺利称帝的阻碍只在于李渊。
() 虽然李世民现在情势一片大好,但李渊是李世民的父亲,还率先称帝。就算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但在许多人眼中,李世民打下天下和李渊打下天下没区别。他们在李世民和李渊争夺帝位时,不一定站在李世民这边。()
李世民不愿意利用表侄,那就重用大隋宗室。大隋宗室都被重用,大隋旧臣就不怕自己被清算。
想看木兰竹写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185 章 被套路的杨道玄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再者,任用大隋宗室还能再扶持起一支勋贵。朝中总会有派系,家族联姻、地缘乡亲、师门联系、门生故吏……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网”,皇帝再厌恶,也阻止不了。
既然阻止不了,那朝堂上的派系就越多越好。
一个合格的皇帝并不怕朝堂派系斗争,而是怕派系势力太强,影响皇权。
虽然高颎对先主杨坚颇有怨言,但对隋文帝的权术还是很认可。
听完高颎的建议,李世民大手一挥:“有能之士不看出身,就是将来表侄有能耐,我都能让他们入仕,何况寻常大隋宗室?老师大可不必找诸多理由说服我。”
高颎:“???”我讲课的重点是任用大隋宗室吗!我讲课的重点是任用大隋宗室背后的逻辑!
李玄霸想到其实听懂了老师的授课,但就是莫名嘴瓢让老师生气,然后被罚抄后的二哥的表情。
他又继续打量杨道玄的表情。
嗯,二哥苦恼的表情和杨道玄很像。或许杨道玄将来会和二哥合得来。
话说,除了父亲兄弟之外,有和二哥合不来的人吗?李玄霸陷入沉思,然后觉得好麻烦。
收服人的事就该关门放二哥,何苦自己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