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 第 146 章 百姓勋贵皆离心

第 146 章 百姓勋贵皆离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间回到稍前一点,杨广谋划北巡之时。

    原本历史中的今年二月,曾经因为杨玄感叛乱有百姓响应起义,说出这是因为天下人太多的杨广,再次为了减少民贼下达了英明神武的决策——他要求将所有百姓都迁入城中,就近重新授田。

    在杨广看来,这样一则百姓就没办法出城当贼,二则征税征徭役的官吏找人也方便。

    朝堂中智商正常的人看到杨广这则命令,都再次被皇帝的大聪明给震撼。

    不说城里装不装得下那么多人,也不说城外有没有那么多可以授予百姓的田地,只说迁徙这件事,大隋就算还强盛时,也做不到把乡野间所有百姓都驱赶到城里。

    这个时空因为义军更加强盛,还打出了太子杨暕的旗号,杨广在迁徙百姓一事上更加强硬。

    原本时空中杨广下达的命令因为无法实行,地方官吏就当杨广放了个屁,只有豪强想要抢夺百姓家产的时候才拿出这个命令,让百姓家破人亡。

    现在杨广要天下官吏尽快拿出成绩,连张须陀等正在讨贼的官员都被分派了强行迁徙百姓的工作。

    中原哀声哉道,连因为曾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所以在民间名声还不错的张须陀都被百姓恨之入骨了。

    杨广三征高丽用的都是大隋府兵。

    他极大地消耗了隋朝直属的军队力量后,现在各地讨捕大使和慰抚使所带的兵几乎都是现募的乡勇。

    当这些乡勇的家人也被强制迁徙时,如张须陀等隋朝将领声望再高,治兵再严,也压不过军心浮动。

    后来地方官吏只好在执行命令的时候私自悄悄更改,和自己有关系的兵卒家人不迁徙,给自己贿赂的识趣者不迁徙,在朝中有人做官的豪强也不迁徙。

    反正皇帝也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百姓,只要看到有百姓被迁徙进城里,就算给皇帝一个交代了。

    地方官吏这做法,不仅没有减轻地方的混乱,还让朝中喜欢互相攻讦的人又有了素材。

    虽然朝中大臣也知道这件事必定是做不成的,但他们想攻讦人的时候,就会说政敌“意图谋逆”了。

    宇文述曾卖了大力气,帮派人谋杀侄子谋夺爵位的李浑得到了申国公的爵位。

    李浑原本承诺每年把国公的俸禄一半送给宇文述,当上了国公之后李浑毁诺,给了两年就不肯给了。

    这是杨勇还为太子时的事。

    宇文述是一个很重诺的贪官,只要别人给钱到位,他每次都能办事办得漂漂亮亮。李浑居然欺骗他,让宇文述恨了许多年。

    李浑家世显赫。他本人在大业改封郕国公,颇得杨广尊重;侄子李敏又是乐平公主杨丽华独女宇文娥英的丈夫,杨丽华死前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杨广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女婿。宇文述一直找不到机会报仇。

    现在李浑的族人也在迁徙百姓时为保证自己麾下乡勇的士气,放过了乡勇的家人,宇文述可算找到机会了。

    时人皆信谶纬,

    宇文述便围绕谶纬使了连环计。

    首先,隋文帝当年舍弃荒废的长安城,在长安城附近另择一地建立大兴城时,曾以“梦见旧都城发洪水”为借口。

    宇文述翻遍了李浑的族谱,发现李浑的侄儿李敏恰好小字“洪儿”。

    在翻到李敏的小字后,宇文述就花了重金将方士安伽陀安排到杨广面前,胡言乱语“李氏当为太子,请陛下诛尽天下姓李之人”。

    天下姓李者数不胜数,不说朝中勋贵,只说山东郡姓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就不是杨广想屠就能屠的。

    杨广当然将胡言乱语的方士赶了出去。

    这两件事本来在杨广心中没留下多少痕迹。但当宇文述使出最后一计,将李浑违抗杨广旨意,意图谋反的事搬了出来,这两件事就重新浮现在了杨广心中。

    宇文述假装第一次听闻这件事:“那李浑不仅姓李,且侄儿李敏小字洪儿,难道……唉,请恕臣多言!”

    杨广信了,他信了!信了李敏就是谶纬中的李氏天子!

    于是,杨广屠灭李浑和李敏满门。李浑之妻是宇文述的妹妹,李敏之妻是乐平公主的独女宇文娥英,也都被赐死了。

    宇文述为报李浑不给报酬之仇,连妹妹和外甥都一起弄死了,可见他对财物的执念有多深。

    杨广在北巡前赶着做完的这两件事,造成了两个后果。

    第一,中原百姓彻底活不下去了。

    隋军士气大跌,各地鹰扬府将领在当地父老的裹挟下也纷纷举起反旗。

    原本各地郡守尚能控制局势,虽然每次义军被打散后,只要振臂一呼又会迅速组织起数万乱兵继续起兵,但隋军对义军的胜负率一直很高,甚至几乎百战百胜。

    现在义军中不仅多了鹰扬府的中低层将领,当地士人也悄悄加入义军中,一群只会乱冲的义军乱民中加入了身经百战的宿将和熟读兵法的士

    人。

    隋末农民起义迅速朝着两年后才会进入的成熟阶段转化,从一团散沙变成真正可以逐鹿天下的军队。

    第二,勋贵世家人心惶惶。

    杨玄感是真的起兵谋逆了,杨广再怎么针对杨玄感,朝臣其实没怎么慌。

    只要顺着杨广的脾气,不进谏只奉承,他们以为自己肯定能在这一场乱局中置身事外。

    但李浑是隋朝开国元勋,上柱国、太师、谥号为“明”的申国明公李斌之子,家族拥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的丹书铁券。

    李浑本人也有平尉迟迥、破突厥阿勿俟斤之功,在谋夺爵位之前,就已经是安武郡公、左武卫将军。

    李浑家族是隋朝最顶尖的实权勋贵,关陇勋贵的领军人物,其地位比杨素死后的楚国公杨玄感更高。

    不是这种家世,杨丽华为独女宇文娥英寻夫婿的时候,就不会寻这家人了。

    宇文娥英是北周亡国公主,杨丽华很担心自己去世后宇文娥英的安全。李敏一族拥有丹书铁券,才是杨丽华选择李敏最主要的原因,而不是

    单纯因为李敏长得帅。

    李浑虽然人品极差,但他对大隋绝无谋逆之心,也无谋逆行为,甚至他自知家族声势太深,近几年都在家族功劳簿上躺平,族人都很是低调。

    李浑都做到这份上了,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谶纬和宇文述的诬告被灭满门,连曾支持杨广夺嫡的乐平公主独女都被赐死,世家勋贵怎么能不心慌?

    杨广灭李浑满门之前,世家勋贵还站在杨广这一方,竭尽全力以组织乡勇的名义,甚至自掏腰包帮杨广镇压农民起义军。

    现在世家勋贵开始观望。

    李浑拥有丹书铁券,都能被杨广随意族灭。自己顶得住杨广的猜忌?

    太原郡的李渊心里特别慌。

    李渊虽然是唐国公,但其实在隋朝姓李的勋贵中,李渊本排不上号。

    李渊的父亲,老唐国公李昞战功赫赫,但那是北周的事。李渊七岁袭封,从大隋篡北周,到隋文帝平定天下,年少的他没能立下任何功劳。

    虽然李渊的母亲是独孤老夫人的姐妹,让李渊能在隋文帝面前露脸,长大后外任刺史,但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不高,且是完完全全凭借皇帝的恩宠才有如今的地位,是铁杆的“皇党”。

    所以在原本时空中,杨广才会在大业十三年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山西和河东的慰抚使。

    然后李渊当太原留守的当年就起兵了。

    这个时空的李渊和原本时空不同了,且不说他自己的功劳有多大,他还有个儿子在陇右道当慰抚使呢,父子二人都有兵权。

    杨广现在开始猜忌身边忠臣了,给李渊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和李世民其中一人主动请辞,父子二人只能有一人手握兵权,让杨广安心;要么……

    李建成劝说道:“如今陛下风声鹤唳,屠戮忠臣。父亲当劝二弟尽快返回太原,既能安陛下之心,我们父子同心,将来也好做打算。”

    李渊的心腹刘文静劝道:“将军!有兵在手心才不慌!皇帝深恨杨玄感却无可奈何,李浑却引颈受戮,不就是因为杨玄感手中有兵,李浑手中无兵吗?主动上交军权,无异于自拔爪牙!”

    李渊左右为难。

    他寻到自己最好的朋友,晋阳宫副监裴寂抱怨:“早知道就不让二郎跑那么远了。”

    裴寂安慰道:“如果陛下猜忌,就算是早就明哲保身的郕国公也被冤杀;如果陛下信任,宇文述内外军权独揽,陛下仍旧宠信宇文述。叔德,你还是做好起兵的准备吧。现在就是好机会。”

    李渊犹豫:“玄真,你的意思是我趁着陛下北上……”

    裴寂道:“始毕可汗厌恶陛下久矣。”

    两人支支吾吾,但都对彼此想说的话心知肚明。

    裴寂的建议是让李渊与始毕可汗里应外合,袭杀杨广。

    原本时空中,李渊在大业十三年才任太原留守。太原郡在雁门郡南方,杨广从洛阳去雁门郡一定会路过太原郡。李渊完全可以配合始毕可汗袭杀杨广。

    不过犹豫了许久之后,李渊还是摇头拒绝了。

    “我如今仍旧是大隋臣子,怎么能与突厥里应外合?”李渊道,“再者突厥已经屈于大隋之下久矣,他不一定有胆量出兵。如果突厥可汗不仅没出兵,还将我送去的信件送与陛下,我就必死无疑了。”

    裴寂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可能性也很大。

    他本就不是什么有谋略之人,李渊分析得比他透彻,他便不坚持己见:“那叔德,你当如何做?”

    李渊道:“以静制动。吾儿在陇右,远离中原,他手中的兵是一定不能丢的。我在朝中消息灵通,如果陛下真的猜忌我,我可立刻起兵。就算不敌,北遁突厥后西行投奔吾儿也很容易。”

    裴寂道:“李二郎那里是我们的退路,绝对不能动。”

    李渊笑道:“玄真所想便是我所想。”

    裴寂问道:“那陛下北巡,我们就当真什么都不做?”

    李渊道:“我当然是继续讨贼,为陛下表忠心了。”

    裴寂对李渊佩服不已。有这样沉稳的气度,才能成为下一个君王啊。

    不过李渊说是以静制动,也做好了起兵的准备,随时在找到机会或者杨广犯病的时候谋反。

    他现在心里一点都不慌。

    太原虽然暴露在杨广眼皮子底下,确实有点危险。但李世民所在的陇右不仅孤悬喜欢坐镇洛阳的杨广势力范围外,还离大兴城非常近。他的根据地不在太原,而在陇右。只要陇右不丢,他就万事不愁。

    ……

    “宇文述为了报自己被白嫖之仇,帮杨广把整个大隋关陇勋贵的疑心病都点燃了,不愧是大隋奸臣之首,裴蕴、虞世基等人差之远矣。”李玄霸问道,“父亲何意?”

    来者回答道:“郡丞已经劝服唐国公,唐国公不会主动上书代二郎君辞官。”

    李玄霸松了口气:“最后一点顾虑解决。替我向郡丞道谢。”

    来者忙道:“为主公做事,怎么能言谢?”

    李玄霸笑道:“就是为主公做事,立了功也当得起一声谢。请告诉刘郡丞,如果雁门生乱,父亲坐镇太原,不能轻易离开。他当派心腹领兵救援。”

    来者问道:“三郎君需要多少?”

    李玄霸道:“一千弩兵就足够了。”

    来者迟疑道:“有点困难……郡丞会尽力。”

    李玄霸安抚道:“尽力便成。没有也无所谓,我能赢。”

    来者看着坐在轮椅上瘦骨嶙峋的李玄霸,重重点头:“我一定把话带到!”

    李玄霸送走刘文静的使臣后,对罗士信道:“你先潜伏在雁门城中,待我在城外以烟雾报信后,你装作刚从城门混入雁门城,把我的信交给杨广。之后你要从雁门城中杀出重围,可有信心?”

    罗士信笑道:“我什么时候都有信心。”

    李玄霸犹豫了一会儿,对身旁道:“小五,你可有信心?”

    罗士信笑容一僵:“集弘也去?这不太好

    吧?”

    李智云飞起踹了罗士信一脚,蹦跳到李玄霸面前:“有!我有信心!我要去!”

    李玄霸道:“只是一个小将,杨广可能会不太信任。有你出面,杨广同意我要求的可能性才最高。”

    李智云笑道:“不用解释,我去就是!三兄你这么弱都能随着二兄出征,我比你厉害多了,这点冒险算什么?”

    李玄霸:“……你可以不必拿我做比较。”

    李智云抱着手臂道:“我就只有二兄三兄,二兄比不过,不和三兄比和谁比?”

    李玄霸:“……?”这弟弟是越来越不可爱了!

    李玄霸无奈道:“好,你比我厉害。我在战场上都没受过伤,你也别受伤了。”

    李智云道:“一定没问题!不过我们都离开了,谁保护三兄啊?”

    李玄霸身旁壮汉默默看着李智云。

    李智云一拍脑袋:“啊,我把铁牛你忘记了。你都回三兄身边了,我和士信也就可以乱跑了。”

    陈铁牛粗重地吸气,眼泪冒了出来。

    李智云后退几步,故意踩在罗士信脚上:“别哭别哭,都见到三兄了,你还哭什么!”

    罗士信骂道:“你踩我干什么!”

    李智云道:“我不是故意的,谁让你刚才瞧不起我!”

    罗士信捏着拳头道:“我是关心你!你找打是不是!”

    李智云拉着罗士信往外走:“打就打,来,我们比射箭!”

    罗士信骂骂咧咧:“不比射箭,比枪术!”

    李智云拉着罗士信夺门而出:“你当我傻啊。”

    两人你拉我扯迅速消失,只留李玄霸一人焦头烂额地哄陈铁牛。

    陈铁牛很早就是李玄霸的亲卫,他只听李玄霸一人的命令。如果李玄霸下令,他连李世民都敢违抗。

    在张掖的时候,每当李玄霸要把练兵或者狩猎的李世民“抓”回来处理烦死人的公务时,都是陈铁牛亲自带兵,亲自动手。

    李世民见到陈铁牛来了,就知道弟弟生气了,只能束手就擒,乖乖回去干活。

    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太原时,李玄霸也留下了许多心腹,陈铁牛也被留了下来,罗士信暂时被李世民命令为李玄霸的亲卫。

    陈铁牛日日盼着郎君回来,得到的却是郎君生死未卜的消息。

    现在终于见面,陈铁牛提起这件事就哭,让李玄霸心里嘀咕陈铁牛是不是在二哥那里待久了,沾染了二哥的坏毛病。

    到了雁门附近的时候,李玄霸就联系了商队向张掖送信,并把自己的亲信要了过来。

    张掖离这

    里太远,派不了太多兵支援。李玄霸没打算用张掖的兵,只要商队把钱财带来,就地募兵就是。

    而且他知道有个擅长阿谀奉承的云将军会最先赶到雁门附近,便让李智云和罗士信去求杨广的旨意,让雁门附近的援兵听他指挥。

    他虽然不如二哥那样能冲锋陷阵,但有心算无心,逼退突厥人

    还是挺轻松。

    陈铁牛、向固等人都回到了李玄霸的身边,并给李玄霸带来一个好消息。

    在李玄霸派商队的人去送消息时,李世民已经猜到李玄霸还活着,甚至猜到了李玄霸将要干的事,已经提前去草原寻找东|突厥的王帐了。

    虽然这是李玄霸以前和李世民提过的事,但二哥能瞬间反应过来,李玄霸还是很高兴。

    不愧是二哥!这下杨广死不了了!

    “别哭了,你要是把眼睛哭坏,谁给我当护卫?”李玄霸见陈铁牛哭得停不下来,使出了杀手锏。

    陈铁牛立刻使劲吸气,把眼泪憋了回去。

    李玄霸转移话题:“我无法拼杀在前,只能让你替我为将鼓舞士气。你肯定能做到,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陈铁牛把自己的胸脯狠狠一拍:“打突厥人,我很擅长!”

    李玄霸道:“把向固叫来。他也不能老当商队护卫了。”

    陈铁牛跑着把向固拖来。

    向固骂道:“我自己会走,别拖!郎君!你看看铁牛!”

    李玄霸哭笑不得:“松手。你不拉着,向固还跑得更快。”

    陈铁牛松开手。向固一边整理衣襟,一边小声骂骂咧咧。

    李玄霸等向固骂完后,才道:“能为将吗?”

    向固咧嘴笑道:“让我冲锋在前当个斗将问题不大。”

    李玄霸道:“好。你和铁牛与我新募的兵磨合一二,重点是告诉他们服从我的命令,不懂的事别问。”

    向固和陈铁牛严肃抱拳:“遵命!”

    李玄霸安排好向固和陈铁牛后,去到后院,对宇文珠道:“珠娘,霹雳弹调配得如何了?”

    宇文珠道:“完成六成。”

    她擦了擦汗,道:“这个配方真的是霹雳弹?我怎么觉得和老师几个炼丹方子差不多?”

    李玄霸的眼神古井无波:“是差不多。所以我一直叮嘱你,别炼丹。”

    宇文珠小声问道:“你之前说的把你救回来的丹药,制作时很可能把我和老师炸上天,不是开玩笑?比霹雳弹还厉害?”

    李玄霸默默点头。

    宇文珠捂着胸口后退一步。

    李玄霸道:“别炼丹了。”

    宇文珠苦笑:“我会尽力劝说,唉,劝不住啊。”

    李玄霸也苦笑。他劝过之后,孙医师除了把丹炉搬到空旷无人烟处,其他照旧。真是劝不住啊。

    ……

    李世民虽然只率领了一千骑兵,剩下两千是步兵。等他扫灭两个突厥部落的时候,两千步兵都骑上了马。

    虽然这马在战场上冲杀的时候不太有力,但代步足够了。

    叶护带着商队精英改头换面,披上隋军的盔甲给李世民领路。他们出发五日后,干粮还留了七日,并且封存不准再吃。

    干粮存放时间长,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他们现在赶着突厥人的牛羊,饿了就吃肉应付。

    “主公,我们赶这么多牛羊,会不会耽误行军啊?”叶护虽然也舍不得牛羊,但还是觉得这样行军是不是有点儿戏了。

    李世民晃了晃手中的羊腿道:“急行军的目的一是不耽误战机,二是不被敌人发现。也就是说,只要不耽误战机,也不被敌人发现,那么我的‘急’行军就是成功的。”

    他啃了一口羊腿肉,擦了擦脸上的油:“如今我们已经收起军旗卸掉盔甲,换成了突厥人的装束,再赶上牛羊,这和迁徙的突厥部落有什么区别?如今始毕可汗把突厥众部落的青壮都抽调走,仅余一些老弱守着部落牛羊,西突厥和铁勒人怎么会不趁机来抢劫?”

    裴行俨补充道:“虽然突厥人的精兵已经随始毕可汗离开,但突厥人人会骑马射箭,我们这三千人不能与他们拼消耗,所以这些牛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壁垒。”

    叶护满头雾水。牛羊怎么成壁垒?难道还能驱赶牛羊冲锋不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