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酒海钩沉 > 第13章 酒仙轶闻(2)

第13章 酒仙轶闻(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兜里没钱,又不能让李白付账。

    贺知章低头一看,笑了。

    原来唐朝时候官员的腰带上有个金龟,属于他这种级别官员的专用,估计应该是纯金打造的吧,毕竟皇帝家里,不能用铜糊弄官员。这玩意跟现在的职业军人肩上几杠几星的作用差不多,是证明级别身份的重要途径。

    贺知章取下金龟,递给掌柜的。

    能在首都距离大臣家还不太远的酒馆老板,自然也见过些世面,一看这位想吃白食的竟然拿出来三品官以上才有的金龟,当然明白了这位不是一般人,金龟也就不能要。

    不过大估量贺知章回头肯定安排人来送钱,毕竟吃人家嘴短啊。

    说到贺知章,这里插一段他那首著名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嘛,写的自然是柳树,我对第一句有点疑问。既然是写树,可不就是一树那么高吗?所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不是有待商榷呢?

    高力士不喜欢李白,李白也不鸟高力士,所以李白这个芝麻大的小官,在朝廷根本发挥不出他应有的作用,离他施展抱负也就相距甚远了。

    有关李白饮酒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可以说不胜枚举。

    相传吐蕃国派来使臣,递上国书一看,都是些蝌蚪类的文字,满朝文武竟然没一个人认识,更别说回信了。

    并且吐蕃国师扬言,如果没人认识这些字,写不出来回信,那唐朝就得对我们年年纳贡岁岁称臣,从此吐蕃为上国,大唐为臣子。

    只要有人认识,反过来我们为臣,唐为君。

    玄宗着急啊,我堂堂大唐帝国,沃野万里,人才济济,不信找不出来一个能认识外国文字的。要不然咱大唐丢不起这人呀!

    当时急忙到处搜寻奇人异士,什么大学教授,文字专家,高山老林的隐士,寺庙道观的大家,挨个找遍却谁都不认识。

    贺知章唉声叹气的回府,当时李白正在贺知章府上,就把这事给他说了。李白呵呵一笑说这有何难,我就认识。

    贺知章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立马带着李白上殿面君。

    唐玄宗也高兴啊,谁说我大唐都不认识这些字,这不就来了嘛。马上宣李白晋见。

    李白先看了吐蕃国来信,胸有成竹。立马刷刷点点,写了回信。

    吐蕃国师看了回信,大吃一惊,马上表示俺服了,以后肯定年年纳贡岁岁称臣,两国永结友好邻邦。

    唐玄宗想要赏赐李白,没想到李白却说,皇上,我不要赏赐,早就听说皇宫御酒很好,只求一壶酒足矣。

    皇帝当然不会真的就给一壶,那不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嘛。于是大排延宴,李白喝了个一醉方休。

    这故事肯定不可信,一看就是瞎编的。

    因为国家大事,怎么可能像这么着拿来开玩笑。你派个人出了个稀奇古怪的题目,就想让我们答不出来从而给你当臣民,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了,即便是来试探虚实,也不会玩这种小儿科的玩意。归根结底,还是谁实力强,谁有话语权。就像唐玄宗在位时候的开元盛世,周边小国家能提出这么荒唐的理由,肯定不是一刀两断,就是乱棍打跑。

    还有,既然语言上能正常交流,怎么可能不认识人家那字呢。就像前些年玄奘去取经,一路上经过那么多国家,人家沟通不也是没什么障碍嘛。

    其实这类故事很多,大多都是按照这种类似模式编撰的,评书艺人对这些那是乐此不疲。

    比如刘宝瑞先生有段相声,叫山东斗法。另外被津津乐道的北宋苏东坡接待辽国时候,人家出了个上联:三光日月星。当时也是说对得上就和平共处,对不上就开打。苏东坡对了四书风雅颂,算是勉强对上了。这东西也许可能有这个对联,但它的作用远不如评书描述的那么大。

    李白让高力士脱鞋,倒有可能是真的。

    俩人本来就不对付嘛,正直的李白看着高力士飞扬跋扈,当然看不下去。

    这个故事说的是当时李隆基正在后宫饮酒作乐。但是歌伎们唱的那些小曲都听了几百遍,早就没了新鲜感。想要填新词,身边除了桌子上摆的点心之外,能喘气的只有废物点心了。

    酒兴正浓的唐玄宗想起了李白,马上命人十万火急去找李白来填词。

    心急如焚的侍卫们差不多快把长安翻了个底掉,终于在一家酒馆发现了李白。

    人是找到了,但是没法走。为啥?喝醉了呗。

    看着烂醉如泥的李白,一帮侍卫们只好抬着李白往宫里赶。

    本想着到外面风一吹,李大人估计酒也就醒了。没想到快到皇宫门口了,抬李白的几位发现,这哥们还睡的挺香。

    这么着去见皇上可不行,失礼什么的先不说,打都打不醒呢,怎么作诗啊!

    其中一位说咱干脆给李大人醒醒酒吧。于是到路边人家借了碗凉水,哗啦一下全浇在李白头上。李白一激灵,酒劲好像过来了点。

    浇水那人赶紧说,对不起啊李大人,皇上急着要见你,我们看你一直呼呼大睡呢,就只得这么做了。

    李白倒没在乎,醉眼朦胧的,在左右两个人搀扶下,进了皇宫。

    赶来到皇帝喝酒这殿里,李白酒劲还没过,就直接往上坐。

    侍卫赶忙拦住,指了指李白的鞋,意思得脱了鞋才能进去入座。

    那时候吃饭不像咱们现在高桌子低板凳的,都是席地而坐。老百姓穷,席地就席地吧。有钱人怎么着也得铺些东西,比如地毯类的。皇帝家富可敌国,天下都是他的,铺的肯定比海绵啥的更贵重吧。所以古人宴会喝酒,不能穿鞋进去。

    李白喝晕乎了,估计忘了这茬。醉眼看到高力士,把脚一伸,说了句脱靴。

    高力士那个气呀,心说我确实是伺候人的,但是我伺候的人除了皇上,还没有哪个王公大臣敢让我伺候。

    偷眼看看唐玄宗,那边正微笑着看自己呢。再看李白,左右被两个人驾着,那两人只要一撒手,似乎站都站不住了。要说高力士能被皇帝宠信,那反应不是一般的快,二话没说,直接去给李白脱靴。

    那个年代穿的,可不是咱们现在这种鞋,而是靴子。

    现在的年轻人见过靴子的不多,这玩意的长相就跟现在下雨天穿的胶皮鞋差不多,都快到膝盖了。而且那东西是用布做的,自己有时候都不那么好脱,更何况别人来脱呀!

    吭哧半天,才算是脱掉,再看李白竟然带着满脸的不耐烦,估计是嫌他把时间浪费在了脱靴上,耽误少喝几杯酒。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