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 第190章 有人在暗中相助

第190章 有人在暗中相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鱼无服白眉微皱,“什么承诺?”

    “十天!”方永郑重道。

    “我会全力相助李牧十天。”

    “十天之后,是成是败,全凭天意。”

    和坛子里的那些蜜饯一样,任何事情都是会留下余温的。

    只要把江南佛门的那些硬骨头啃下,随着余温发酵,那些软骨头便自然而然的会从佛门中脱离出来。

    李牧的忙不得不帮。

    阿奴的安全问题也必须有所考虑。

    两利相权取其重,是最好的办法。

    鱼无服两条白眉拧成了一股。

    他的本意是让方家次子彻底退出这次竞争。

    但和徐凤先长谈了一夜,他对这位潜龙榜第一人有了不同的看法。

    制盐、制弩、制书!

    三大功劳,三大朝廷利器,全都要献给朝廷。

    陛下的恩宠连他们这些无关之人都已经感受到了。

    一旦制书之法也送到陛下手中。

    方家次子在朝廷的地位,必将水涨船高,名垂青史也不是不可能。

    沉思许久,鱼无服藏在身后的拳头逐渐松了下来。

    “七天!”

    “最多给你七天时间,也好让奴才对崔家有个交代。”

    方永故作感激的向鱼无服一礼。

    “多谢公公体谅。”

    鱼无服面无表情的站了起来。

    “奴才迫于无奈才来求县子大人,不值得谢。”

    “县子大人应该去谢郡主。”

    “如果不是

    郡主保你,你已经死了上百次了。”

    “公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问话声还在大堂回响,鱼无服的身影已经走到了大门处。

    方永心跳骤降的打量着鱼无服的背影,脸上再没有半点血色。

    这太监昨晚和徐凤先到底聊了些什么。

    郡主保我?

    到底是哪个郡主在保我?

    谢道韫是郡主。

    从身份上说,萧玉芝是越王之女,也能算是郡主。

    再则便是阿奴。

    步摇钗至少是三品诰命夫人才能佩戴的头饰。

    若非后宫女官亦或是大臣妻母,其他女性想要佩戴步摇至少也得是个郡主。

    换而言之,阿奴可能也是一位郡主。

    这三人都有可能和鱼无服接触。

    鱼无服临走前故意说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

    “到底是谁想害我?”

    “又是谁在暗中护我……”

    方永如何也想不明白。

    一连几天时间,方永都在府中教授汪成才带回来的厨子做饭,闲暇时候就到欧阳文忠的房间里观察蚂蚁。

    他又写下几首曲谱交给苏小小,让苏小小传授给幻音坊和江南三十六家青楼妓院歌妓,让歌妓私下学习并等候命令。

    正月二十八。

    定彦平带着多达八万字的封地资料回到方府。

    从封地人口到山川河流分布,从土壤地质到日常风向变化,就差具体到每家每户有多少桌椅板凳了

    。

    城西人烟稀少,封地内只有九十多户人家,除了靠近溪流一带的土壤肥沃适宜耕种之外,只有书堂寺所在的龙爪山土质较好。

    龙爪山是由五座山丘组成,山头最终汇聚于一处,形似龙爪,故而被称之为龙爪山。

    五座山丘并联之处最高,离地有两百多米,书堂寺便落座于此。

    在崔灿担任巡查特使这段时间,书堂寺僧众人数不增反减。

    短短不到一个月,书堂寺的僧侣人数已经从之前的三百七十多人扩张到了六百余人,于方永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让方永兴奋的是,龙爪山半山腰有大片的毛竹分布。

    方永吩咐工匠在河流下风口挖建池塘,建筑防水工事,砍伐大量毛竹并用石灰浸泡。

    正月三十。

    天微蒙蒙亮。

    徐凤先亲自派人护送已经熟悉技艺的欧阳文忠和李严前往京城敬献胶泥活字印刷术。

    方永取了一筐涵盖所有文字的泥活字,带着阳春儿和此前招收的许朱来到节度使府,把二人交给了处理新兵事宜的李信。

    架阁库内,原本显得空荡的书架堆满了官文。

    书桌上扦插的月季枝条长了有半米高,显然被人精心照顾。

    方永挑拣出泥活字在书桌上排版。

    所有官文都有固定格式,要么呈上,要么启下,除了一些大灾大案需要长篇论述以外,一般官文的实际

    内容不会超过两百字。

    按照要求,每份官文需要抄录三份,其中原件和一份抄录卷要送往朝廷,另外两份留在府中备案。

    方永从江宁郡的官文开始上手,几个呼吸便能复印一份。

    不多时,一份格式不同的官文引起了方永的注意。

    “请功书?”

    方永拿起官文仔细打量。

    是崔衍给州判知事董秋云写的请功书。

    大概意思是董秋云在担任州判知事期间做事严谨,在人口大索貌阅期间表得极嘉,希望可以把此人调往吏部拟任校书郎,以待观察。

    此外请功书里还着重提了一嘴萧统和萧玉芝的身份问题,希望朝廷核查。

    萧玉芝的籍贯已经通过知府衙门登记备案。

    倒是那萧统……

    那老头在方府吃好喝好,为人也特别勤快,不管是印刷书籍还是种植大棚蔬菜,乃至于帮罗锅打铁。

    但凡方府比较忙的地方,都能看到那老头帮忙的身影。

    那老头七十多岁了。

    普通老人能活到这个年纪的,基本没了干活能力,但那老头身体好得跟个三十出头的壮年人似的。

    特别是那老头的皇族姓氏。

    能够在宗人府备案的皇族后人,绝不可能落魄到沦为乞丐的境地。

    方永一直好奇那老头的身份。

    也不知这份请功书呈上去,朝廷会不会出面调查。

    方永收敛情绪,继续印刷

    官文。

    随着排版时阅读的官文数量增加,方永对江南政务的大事小事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时至傍晚,一道拿着官文的红衣少年突然闯进了架阁库。

    “给本官滚一边儿去。”

    红衣少年推开书桌前的方永,拿起书桌上的毛笔快速书写。

    几个呼吸间,一封上百字的官文便抄写完成。

    红衣少年掏出官印盖在原卷轴上,匆忙把原卷轴递给了随行而来的传令兵。

    “带上王爷的王谕,以最快的速度把急报送往兵部,不得有误!”

    待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