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 第80章 倒打一耙

第80章 倒打一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有想过崔家会继续安排倭寇追杀。

    但从没有想过,崔家的人居然敢当街对他下杀手。

    方永浑身青筋暴起,向少年发出了一声撕心揭底的咆哮。

    “崔景炎!”

    十几丈外。

    崔景炎拉弓满月。

    纠结良久,他才咬牙放下了手中的毒箭。

    方家杂种身边的倭寇一死,所有事情也就变得死无对证。

    此时射杀方家杂种,日后勇武王发起怒来,崔家不一定能承受。

    “是方大人吗?”

    他明知故问的喊了一声,换作一副笑脸向方永迎了过去。

    “对不住啊方大人。”

    “我还以为是结队作乱的倭寇呢。”

    “这么晚了,方大人怎么还在街道上晃悠。”

    “金陵城倭寇横行,我奉父亲之命和骁果军一起击杀城中作乱的倭寇。”

    “方大人还是赶紧回家去吧。”

    “夜色太深,难以辨认敌我,万一误伤方大人就麻烦了。”

    方永双目充血,一双紧握的拳头恨不得打在崔景炎的脸上。

    但他不能。

    明知道杀倭寇不犯法还去和崔景炎斗气,是极为不智的选择。

    “当真是倭寇横行么?”他声音低沉的反问道。

    “真的不能再真了。”

    崔景炎故作愤怒道,“那些倭寇像是专门受人指使一样,处处针对我崔家,。”

    “老管家和四十余名家奴为了保护我们崔家人,全都被倭寇杀害了。”

    “老管家服侍了崔家三代人,是我

    们崔府的半个亲人。”

    “我一定要把那些倭寇都杀光,为老管家报仇。“

    他接过骁果卫递来的火把,再次确认为方家杂种挡箭之人的身份。

    “我看死者有些眼熟。”

    “好像是闯入崔府乱杀之后逃脱的倭寇。”

    “该不会是方大人私自收养起来,用来对付我崔家的吧?”

    方永紧握的拳头逐渐松了下来。

    明明是崔家利用倭寇捣乱,现在却打着击杀倭寇的旗号倒打一耙。

    不足十六岁就进士及第的天才,果然不能以同龄人的思维去对待。

    “这一箭,我记住了!”

    崔景炎任由方永和自己擦肩而过。

    直到方永走远之后,才不屑一笑。

    “切……”

    “算你狗日的走运。”

    “收队!”

    “回家睡觉。”

    方家老宅。

    定彦平正带着家奴清理着门前街道上的尸体。

    见方永回来,定彦平主动迎了上去。

    “这些倭寇是冲着方府来的。”

    “守夜的家兵发现得及时,没让倭寇攻入方府。”

    “倭寇全歼,我们的人一死七伤。”

    若非罗锅带着铁匠徒弟赶制出了两把诸葛连弩,方府远不止这点儿伤亡。

    定彦平身后,阳春儿抱着诸葛连弩激动的跑了过来。

    “我刚才射杀了五名倭寇,还帮你救了那个叫季心语的姐姐。”

    “我很厉害吧?”

    阳春儿双手叉腰,一脸骄傲道。

    “快夸我!”

    方永心情复

    杂的看着地上的倭寇尸体。

    那些倭寇用的武士刀,和日川承重强用的一模一样。

    是日川承重强口中的部将无疑了。

    他指了指带回来的日川承重强两兄弟的尸体。

    “找个地方挖坑,把这些人都埋了。”

    “不必立碑。”

    “坑挖深一些,埋骨地上种几颗樱花吧。”

    除了跟随方永从客栈回来的属下,其它方府下人皆是一愣。

    大隋与倭寇不共戴天,没有挫骨扬灰都算是好的了。

    居然还要给这些袭击方府的倭寇找埋骨之地。

    方家老爷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阳春儿第一个站了出来。

    “我不同意!”

    “他们都是吃了我娘亲的坏人。”

    “我要一把火把他们烧成灰烬,以慰娘亲的在天之灵。”

    方永伸手揉了揉阳春儿的脑袋。

    “春儿。”

    “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坏人不分国界,好人也一样。”

    “我问过他们的首领。”

    “他们是一批不得已逃亡的士兵,来到大隋领地以后,除了按照倭寇制定的计划来针对我,没有抢夺过大隋子民一颗粮食,也没有主动伤害过任何一个大隋子民。”

    “我还从他们首领口中得到了一笔很大的宝藏。”

    “为了这笔宝藏,我答应过他们的首领,给他们一个埋骨之地。”

    阳春儿猛地打开了方永放在她脑袋上的手,幽怨的转过身去

    。

    “哼!”

    “不想理你!”

    定彦平拉着一张脸,亦是有所不满。

    “要么烧成灰。”

    “要么扔去乱葬岗。”

    “金陵城没有掩埋倭寇尸体的地方。”

    方永不容反驳道。

    “有!”

    “城南,三亩地!”

    土地到手,筹谋已久的布局,也该付诸实践了。

    “安排八十名家丁过去,掩埋完尸体后,就地清理房屋居住,等候吩咐。”

    “发布告示,告知所有金陵农户,方家有亩产六千斤的粮食种子。”

    “即日起,诚请金陵农户前往城南三亩地帮忙耕种。”

    “但凡愿意前来帮忙的农户,方家皆可传授种子和栽种之法。”

    “另!”

    “以重金招募木工、泥瓦匠和铁匠等百工匠人,搭建兵器铸造坊和学堂。”

    “聘请教书先生前往学堂授课。”

    “愿意签下卖身契入驻兵器坊之人,每月可得十两纹银月俸,家中妻儿可搬迁至三亩地,孩童可无偿入三亩地学堂授课。”

    “愿入学堂教书的先生,衣食起居由方府出钱供应,每月额外再得十两纹银。”

    秀才地位不高,但有一个普通读书人羡慕的权力。

    开设学堂!

    和方家败家子同年考上秀才的程知初,就是靠开设学堂谋生。

    在大隋,教书育人的花费很高。

    只有稍微有些钱势的人才有能力把子嗣送入学堂读书识字。

    无偿授课,于那些靠手艺活谋生却毫无

    文化的家庭而言,绝对是个天大的诱惑。

    听到方永下令播种红薯的命令,定彦平疲惫的身心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

    终于要有大动作了。

    倭寇之乱已平。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方府怕是有的忙了。

    “崔家的崔景炎,你怎么看?”

    方永走到定彦平面前强调道。

    “不是问性格,是问前程。”

    这些天从京城回来的崔景炎,让他感觉特别棘手。

    他有一种很强的预感,以自己现在的权势,要是和崔景炎这样的人明争暗斗下去,吃亏的会是自己。

    定彦平在民间素有伯乐之称。

    他希望能从定彦平的判断中找到制敌之法。

    定彦平思忖许久,掷地有声的给出了评判。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是忠是奸,七年之内,必见分晓!”

    方永心身巨震。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这说的不是老曹家那位吗?

    不等方永继续追问,定彦平再次开口道,“崔景炎在崔家有一个特别的称谓。”

    “少主!”

    “即少族长。”

    “据我了解,崔景炎从三岁开始就被当成崔家族长继承人培养。”

    “此人身上结合了崔家全族三代人以上的经验总结和心思城府的结晶。”

    “论权谋和心性,此人毫不逊色于那些玩弄官场几十年的老东西。”

    “听说过骁果军吗?”定彦平淡淡问道。

    方永摇了摇头,他对大隋的军队并不熟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