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我靠经商富可敌国 > 第26章 好大的官威啊

第26章 好大的官威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末将奉王爷之命留在方府,听从方大人调遣一段时间。”李信跪在地上恭敬道。

    谢道韫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李信是勇武王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把此人留在方府听从方云调遣,足以证明勇武王对方永的重视。

    勇武王横插一脚。

    她徐徐图之,逐渐将方永揽入麾下的计划,恐怕很难行得通了。

    “此子是条囚龙,困住潜龙的牢笼,必须由谢家来打开。”

    “看来对此子的态度,不能再这么不冷不淡下去了。”

    “得赶紧回去找父亲商议对策。”

    谢道韫急匆匆的走向方府大门。

    目视着谢道韫走远后,方永把目光放到了李信身上。

    “李将军为何会称呼谢道韫为郡主?”

    大隋官僚,除了正常的官阶以外,还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

    爵位和官阶无关,但拥有爵位之人可以得到皇室供养,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拥有爵位之人,即便犯了事,也会由皇室宗人府审问,地方官府无权问罪。

    其中公爵基本都是皇室嫡系。

    皇子和公主,以及和皇帝同辈的亲王,都属于公爵。

    除此之外,做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大功臣也有可能被赐予公爵。

    再往后就是侯爵。

    一般来说,封侯的功臣都会获得侯爵。

    再往后就是伯爵。

    郡主,就是伯爵中对于女

    子的称呼。

    郡主是有官阶的,一般在二品到四品之间,地位高于地方知府。

    特殊情况下,郡主甚至可以干涉一方政务。

    一般来说,只有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或者亲王嫡系子女才有可能受封郡主。

    按照大隋礼制,侯爵嫡系中只有男丁才能继承爵位,在没有获得功名之前,也只能获得最低等的男爵身份。

    谢道韫作为侯府嫡女,却能受封郡主。

    这是方永完全没有想到的。

    李信从地上站了起来,神秘一笑道,“方大人可知大隋银票的由来?”

    方永不明所以的摇了摇头。

    记忆中,银票是近十年前才出现的东西。

    在银票出现之前,整个天下都靠银子和铜钱交易,携带起来很不方便。

    方永望了一眼已经走到远处的谢道韫,脑子里忽然响起了江南奇女这个称呼。

    “难道是她?”

    李信含笑点了点头。

    “不错!”

    “十年前,天下钱庄遍布,各地私铸钱币之风横行,以至于货币不通,天下行商皆以真金白银作交换,携带不便。”

    “直到谢道韫十一岁时,借其父之手向皇室递交了关于银票的奏章,才改变了民间钱币泛滥的乱局。”

    “银票之事,朝廷虽未对其进行赏赐,确是让其父直接封侯。”

    “再之后,谢道韫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在国子监参加了科举考试。”

    “当时的谢道韫年仅十七岁,科举成绩却位列总排名前三。”

    “若非朝廷早有规定女子不得为官,谢道韫便是当年的探花郎。”

    “陛下为表其功,特赐封为江宁郡主。”

    “谢道韫回到江宁之后低调行事,一直以谢家嫡女身份自居,方大人不知道郡主的身份也正常。”

    李信解释之余,将身上的包袱取了下来。

    “里面装的都是蔬菜种子。”

    “除了这些,马背上还有不少还未冻死的菘菜秧和韭菜。”

    方永愣在原地,久久不曾答话。

    怪不得她被人称之为江南奇女。

    怪不得她说只嫁金科状元。

    怪不得她会坐镇赏花大会文斗第五层。

    郡主,一郡之主。

    原来早在很多年前,那个自以为很努力的方家次子就永远不可能配得上她了。

    “方大人……”

    “方大人?”

    耳边传来好几次呼唤后,方永才堪堪回过神来。

    “把菘菜秧和韭菜都拿进来吧。”

    “稍作休息后,还要劳烦李大人去帮我请一趟华神医。”

    “帮我告诉华神医,我这里有比他更好的金疮药配方。”

    方永向李信吩咐一句,又给了留守在方府的两名家兵一些银票,让他们分别去采购竹子和床铺用品以及粮食。

    家兵的住处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方府空房虽多,但除了他自己睡的那张床外

    ,方家能败的东西早就被他败光了。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他现在有了钱,一些不必要的苦力活就不用自己亲手去做了。

    吩咐众人后,方永观察起了李信带来的种子和菜苗。

    菘菜,是大隋各地都有种植的大白菜。

    除了白菜和韭菜之外,包袱里还装了不少莴笋和豇豆种子、晒干的茄子、带根的葱头、大蒜、姜,大量的绿豆和黄豆。

    让方永惊喜的是,包裹里还夹杂了几颗辣椒籽。

    方永小心翼翼的收起辣椒籽。

    阿奴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

    “少爷,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辣椒,是比茱萸好上百倍的东西。”

    方永答着话,扭头看了一眼阿奴,“林伯睡了?”

    “已经熟睡了。”

    阿奴凑到方永身边,仔细打量一眼辣椒籽。

    “这应该是番椒果实的籽吧。”

    “一些达官显贵喜欢把它种在后花园里观赏。”

    “以前咱们府上也种过一颗,果实长出来以后是青色的,后面还会慢慢变红,特别好看。”

    方永闻言,心中打起了算盘。

    如果把那些达官显贵手上的辣椒种子全部买下来,来年收获的时候就可以搞个火锅店了。

    “金陵城中哪些人府上会种这种东西,你知道吗?”

    阿奴摇了摇头。

    “番椒秋天之前就会枯死,很难栽活。”

    “每年开春以后

    ,都会有倭人从海上带着番椒的秧苗来大隋售卖,大家都是买秧苗来种,至于自行培育秧苗,金陵城好像没有人能做到。”

    海上行商的倭人?

    那就更好了。

    若是能联系到那些海上商人,说不定还能找到红薯土豆之类高产货。

    水稻的产量和那些东西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咱们金陵或者附近的城池,有那些倭人的据点吗?”

    阿奴不解的打量着方永。

    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大隋子民几乎无法和那些倭人正常交流。

    少爷找那些倭人做什么。

    “非我大隋子民,在大隋居住都是要上报知府衙门的。”

    “少爷要是想找那些倭人的话,可以去问问知府大人。”

    方永留了个心眼。

    等手上的事情忙完以后,必须抽时间去拜会一下那位便宜叔父才行。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交谈着。

    尚未合拢的方家大门外,一面庞削瘦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在中年男子身后,手持棍棒的人群不断涌入。

    黑压压一片,站满了整个方府前院。

    走在前面的中年男子,正是不久之前和方永有过一面之缘的崔家家主崔元。

    手持棍棒的家丁把方永和阿奴围了起来。

    崔元大步跨进客堂,居高临下的看着蹲在地上的方永。

    “敢对老夫的女儿下毒手。”

    “方大人当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