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经济发展规划
漱瑜公主撇了撇嘴,道:“有什么好奇怪的?难道,我就写不出来么?”
“呃,那倒不是。”萧逸回复了平静,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自己不过是给他们指了个方向,他们就在这发展的大道上,肆意狂奔起来了。
像漱瑜公主,她此前可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之类的东西,可看了自己所撰写的那些教材后,结合自己的领悟,居然就能够将经济学领悟到了这种程度。
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看看她写的是什么?
第一,建立以金陵为中心的商圈。辐射附近的滁州、淮扬、江城等,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
第二,大力修建铁路,让铁路覆盖大梁境内主要的城市;
第三,打造沿海像楚庭、鲤城、沪城等沿海的港口城市,加强与国外的商贸联系;
第四,发展红薯经济,让红薯不仅仅成为普通的粮食作物,要作为经济作物开发起来……
好家伙,公主,不愧是秀外慧中,冰雪聪明啊……
萧逸不禁又感慨了一番。
不过再认真想想,公主这些规划,之所以那么有现代感,归根到底,自己所编写的那套经济学教材,不正是来自现代的嘛?
只不过,公主这是
将自己的那些理论,化为具体的实践而已了。
萧逸看了看,在一些细节上面提了自己的见解。
漱瑜公主也从善如流,对规划进行了新的修改。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李湘莲来喊公主吃饭,一进门,看到这两人凑在一起,很是专注认真,又很是亲密的样子,不禁吃了一惊。
在她的印象中国年,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呢。
嗯,公主和驸马,终于和好了。呃,和好了就好,这可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于是,李湘莲直接退了出去,并没有打扰他们。这一“好心”的举动,却让房内的两人一直饿肚子,直到戌时左右,肚子咕咕叫了,这才发现。
公主不禁抱怨道:“湘莲,你这是干嘛了?为什么不叫我们吃饭?”
李湘莲道:“我看到你和驸马爷那么专注,也不敢打扰你们。是我的错,恕罪,恕罪!”
表面上说着恕罪,脸上却浮现着促狭的笑容。这一笑,让漱瑜怪不好意思的。
萧逸恍如未闻,坐下来吃饭。
吃着吃着,他突然冒了这么一句话出来:“不过呢,说实话,你的这个规划再好,但缺了很重要的一环。”
“啥?哪一环?”
“你想想!”
“你说的是……人才
?”
萧逸点了点头。
公主也深以为然。没错,人才。当今大梁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尤其是,懂得新时代、新施政理念的人才。
这些经济发展规划,都不是那些传统的守旧官僚,所能够执行的。如果强行将这些规划推到这些人的头上,迫使他们去执行,结果自然是不容乐观的。
漱瑜公主叹了口气,道:“是啊,我就知道缺人才。所以你提出要建设金陵经济学院的时候,我是大力支持的。”
萧逸道:“等学院建成后,再招生出人才,起码都要五六年以后了。嗯,让岭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那些学生来实践一下吧,往后再慢慢培养。”
“可以。”公主同意了。
她想了想,又道:“其实,我们除了经济人才缺乏以外,其他的人才也缺。光是一间岭南科技大学是不够的。我想,是不是应该在京城多开几家大学才行?”
“主意不错。”萧逸当然明白个中道理。往后,将教育体系给完善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往后,科举制基本就可以废除了,用现代教育制度来彻底取代传统的教育制度。
“那咱们规划一下。”
漱瑜公主想到这里,也顾不上吃饭了,直接拿过地图来,
在地图上开始画圈圈:
“这儿,可以有一大块空地;那儿,也可以……”
萧逸也在上面指指点点的:“这里可以建一所,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名字就叫做,叫做,嗯,清北大学。”
漱瑜侧着头,有些好奇地问他:“为啥叫清北?”
“呃,这个嘛……水木清华,北望中原。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水木清华,北望中原。既有文雅的诗韵,又有恢复河山的雄心,不错,不错,就用这个名字。”公主高兴地答应了。
她自然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萧逸择取了后世那两所牛掰的名校名字,合在一起的。
至于这个解释……嗯,他只是瞎掰的……
“这里,建一间金陵新闻学院,专门培养记者、编辑这些新闻报道人才。”这个,往后就要做成传媒大学了。
“那里,建一间大梁工业大学,专门培养工业人才。”
“还有,建一间东南农业大学。”
“对了,对了,搞一间金陵高等师范学校。”
……
各种类型的高校,都要建设。
到时候有了这些大学,大梁的现代化建设,肯定就可以搭上快车道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萧逸突然又停住了。
漱瑜有些好奇了,看着他,
问道:“咋了?你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了。”
萧逸道:“嗯,我们策划了这么多,又是规划,又是构想什么的,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
“钱。”
“……”
公主突然也发怔了。对啊,钱。
她曾经去岭南科技大学求学过,知道这一所大学建设,所要耗费的金钱,那可是不计其数的。
当年要不是岭南的经济实力雄厚,也很难支撑着岭南科技大学生存下去。
更不必说,他们现在需要建设那么多所学校了啊。
这……该如何是好呢?
公主想了想,忍不住扭头看着他:“你不是挺能赚钱的吗?那你倒是想个方法啊。”
“我啊……”
赚钱的法子倒是挺多的,不过,那可都需要时间点积淀啊。最好的法子,当然就是让朝廷向楚庭银行借款,然后用税收做抵押,慢慢还。
不过,之前楚庭银行已经因为修建铁路的项目,向朝廷借贷了一大笔资金。
这要是继续借,倒也不是借不起,可朝廷的借款利息,可就太高了。
这对于朝廷的财政来说,可太不健康了。
该怎么办才好呢?
他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么:
“我倒是有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