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娱乐:和热巴上综艺,吃牛排掏筷子? > 第508章 编剧地位提升

第508章 编剧地位提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期节目播出之后,节目的反响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已经转行了的老编剧和优秀编剧,都纷纷在微博发声。

    响应众人对编剧的声援!

    有很多优秀的编剧都给迪隆公司递交了简历。

    苏隆仅仅是一个骚操作,就赚取了大把的人才。

    其中有五六名优秀的编剧,都被留用。

    强大的创作团队,使得苏隆的脱口秀综艺筹备开始加速!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由于队之前起的名字不太满意。

    现在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为这个脱口秀综艺想一个好名字。

    由于冲击波半路夭折,所以苏隆这次谨慎很多。

    有时候不能仅凭着一腔热血去做一件事情。

    自己创办冲击波,找来窦仙和朴树。

    虽然短时间内,让华语音乐又增加了一大批新鲜血液。

    让很多真正的音乐天才崭露头角。

    但这效果仅仅是暂时的。

    如果想要持续的对内地乐坛形成影响力。

    就必须向经典再现一样,先把自己的综艺节目做稳做扎实。

    冲击波虽然与其同类选秀节目公正公平,公开很多。

    节目的赛制也比其他选秀节目先进不少。

    但比起经典再现这种不停改善自我的强大节目组。

    还是差一大截。

    好的综艺节目都是由内而外。

    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现在苏隆缺的,就是一群不停将节目精进的,极富有责任心的核心团队。

    这个团队不仅要有大量优质编剧。

    并且还要有懂综艺,懂得观众的心理,观众的需求。

    还要有懂市场效应的人才。

    经典在线导演之所以这么有底气。

    是因为他在创办节目之前,用了大半倍的时间在组建自己的团队。

    这支团队拍过电影,拍过四大名著,也参与过春晚的拍摄。

    久经沙场,配合娴熟。

    苏隆现在的团队,只是初具雏形。

    有热巴,杨老板,王传君和佟丽娅等人组成的演员团队。

    还有王建国等人组成的编剧团队。

    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先进的商业理念。

    当时冲击波节目创办,大彻大悟之后的春哥还发来贺电并且善意提醒。

    【这节目立意很好。】

    【但是重点在如何持久。】

    其实窦仙在担任评委之前,也给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

    【音综类的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持久力差!】

    【音乐的承载力,比起小说影视剧要差的多。】

    【一首歌能给大家快速的带来体验,但是体验来的快,去的也快。】

    【当初超女这么火热,几年之后就开始落寞。】

    【华夏达人秀,梦想华夏等节目号称全民参与。】

    【一开始也很热闹,但是没过几年热度就下去了。】

    【并且从这些节目里走出来的这些选手。】

    【就极个别能够成为歌星,明星。】

    【大部分没过几个星期,就被人遗忘了。】

    最丢人的就是梦想华夏的最后一季冠亚军。

    当时炒得如火如荼。

    但是节目结束之后。

    无人问津。

    他们甚至免费的去参加某个地方晚会的开幕式。

    结果还是无人关注。

    甚至还有媒体讽刺。

    【大家对海豚的兴趣。】

    【明显高于这些梦想华夏选手的兴趣。】

    这很残酷,但也很真实。

    这些选秀节目出来的歌手。

    大都有这样那样的短板。

    有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音乐天赋。

    把这些歌手唱的歌录下来,放到音乐软件上。

    跟那些专业歌手甚至网络歌手掺在一起。

    立刻就会形成巨大的差距。

    无论是歌曲创作,还是歌曲的演唱。

    他们都跟专业歌手存在巨大的差距。

    有些差距,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弥补。

    苏隆下决心暂停冲击波,其实在音乐界也引发了不少轰动。

    因为很多同行都特别羡慕嫉妒。

    一个刚出道一年多的新人,跨界搞音综。

    居然能一下子冲到前10名。

    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成绩。

    其实这个节目继续办下去,也能恰到不少烂钱。

    但苏隆不愿赚这个钱!

    如果要继续运行这个节目,不仅要消耗自己的大量精力。

    并且还会让自己的创作团队无暇顾及其他。

    现在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成本!

    冲击波这个节目,已经没有改进的必要。

    因为他基本的体制上,无法不断更新。

    他跟经典在线的节目性质不一样。

    因为参加经典在线的基本上都是出道的艺人。

    节目的规则改了,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说,表现的好坏对流量有影响。

    但归根结底,这是一场游戏。

    就算这场比赛输了,这个赛季输了都没有什么问题。

    只要自己的表现让粉丝满意,下一场比赛,下个赛季我还会继续玩。

    可音综选秀类节目就不一样。

    一场比赛输了,你就被淘汰了!

    参与选手的胜负欲,核对比赛赛制的要求。

    特别高。

    你制定好的规则,几乎就不能变动。

    稍微一变动,比赛的秩序就会乱掉。

    有的歌手,甚至就把这个节目当成自己翻身的唯一希望。

    如果你朝令夕改的话,就会让所有的歌手寒心。

    而缔造一个完美的节目模式,岂是内容的事情?

    经典在线节目有十几位编剧,五六位策划。

    他们每天都在不停的查找节目漏洞,不停的开会商议如何精进节目。

    即便是这样拼命和努力。

    用了一年多时间,这才找到了最接近完美的比赛基本模式。

    甚至现在经典在线的导演还表示。

    将会继续改进比赛模式。

    改进一些小的细节。

    自己如果有朝一日重新开启冲击波,那一定把一切都筹备好了。

    经典在线,有三天的休赛期。

    苏隆开始给自己放个小假。

    长时间的参加综艺,参加比赛。

    已经让他身心疲惫。

    这个时候他需要充电。

    小别墅内刚刚建好的私人影院。

    已经好久没有动过了。

    这天他一觉睡到上午10:30,在简单吃了点甜点之后。

    就一头扎进了电影院。

    这是让他感到最舒服的假期模式。

    将所有的窗帘关闭,不让一束光进来。

    整个影院都采用最先进的隔音处理,外界的一丝喧嚣都透不进来。

    为了保护眼睛,他没有用投影仪。

    而是用的最新技术的液晶屏幕。

    在他的电影库里,有一类电影观看的最频繁。

    那就是国产精品电影。

    其中他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就是范伟老师演的。

    【耳朵大有福。】

    很多人都说,范伟老师是被小品耽误的影帝。

    实际上做小品演员也没有耽误他拿影帝。

    在这部电影里,范伟老师表现的可以说超神。

    这部他的早期作品,朴实无华。

    非常接地气。

    这部片子的导演编剧也特别有想法。

    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几乎都是刻画的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东北地区小城市的面貌。

    这部电影诞生于2009年。

    正好是奥运会之后,经济腾飞后的一年。

    在很多地方在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

    当大家的目光和聚光灯都对准一线城市,还有一些光鲜亮丽的地方的时候。

    这部电影的导演,却将镜头聚焦在了这个三线的东北小城。

    虽然这部电影,苏泷已经看了很多遍。

    但是,一闲下来。

    挑来挑去,最后总忍不住再次将他打开。

    有时候苏隆也在说不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

    他似乎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他就像时光隧道一样。

    带你回到过去,回到某个不知名的小县城。

    体验它的风土人情。

    讲述一个节奏缓慢,却又十分真实的小故事。

    这里边没有什么惊天的阴谋。

    没有什么人伦惨剧,没有什么狗血的关系和反转。

    没有那些无所谓的炫技和浮躁的套路。

    皆是生活。

    剧里的所有人物所做的事情。

    动机只有一个。

    赚钱生存。

    主角老王作为一个国企的火车司机。

    正式职工。

    刚刚光荣退休。

    按理说这是一个人最放松的时候。

    不用每天都上班了,还可以领退休工资。

    但是对于老王而言,却不那么轻松。

    因为上班他还可以每月领个1200。

    这些钱足够他在小县城衣食无忧的生活,毕竟东北物价低,那个时候的物价也低。

    但是退休之后,他每个月就只能领600。

    600元,如果节俭一点。

    在这个二三线的东北小城,也凑合着能过。

    但最要命的是。

    他的老伴一直卧病在床。

    每个月都需要吃药,住院,还有康复。

    伙食不能太差,并且医药的支出是个大头。

    600元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老王必须想办法。

    除了这点微薄的退休工资,他必须找一个固定的收入。

    来弥补这一块亏空。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主要的矛盾冲突在这里也拉开了。

    故事的进展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开局的5分钟,就直接阐述了主角面对的压力,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主角想办法的过程中,导演和编剧非常高明的一点点的铺展开。

    老王其他家庭成员的现状。

    老王的妻子,曾经是铁路文工团的一员。

    也是为国营企业奉献了一辈子。

    但是,现在卧病在床,什么都干不了。

    由于肠梗阻,他每天都要特别精细的饮食。

    这也给老王增添了不少麻烦。

    老王每天都要从家里做好大鱼大肉,然后小心翼翼的用保温桶给妻子带去。

    不仅要有鱼有肉,还要有水果。

    但即便如此,这只是康复的一部分。

    老王有一儿一女。

    儿子不争气,一把岁数了还在外边瞎晃,也没有固定职业。

    女儿倒是嫁的不错,嫁了个非常有钱的女婿。

    只可惜女婿是个花心大萝卜,两人矛盾不断,冲突不断。

    甚至自己退休过来探望的时候,两人都闹起来,掀了桌子。

    就这样一个家庭环境。

    媳妇儿有病,儿子不争气,女儿家庭不睦。

    这还不是全部。

    由于媳妇有病需要人照顾,所以老父亲一直是由弟弟家来照料的。

    他的弟弟和弟媳,是在街上做门市生意,卖家具卖床。

    虽然是做个体买卖,但也每个月赚的不少。

    比他这个拿死工资的强多了。

    曾经的他是家里的骄傲。

    靠着勤奋肯干,成功的被铁路局录取,接了父亲的班。

    但是他的弟弟,天天和媳妇儿打麻将,生意都丢给自己手下的人去做。

    却是吃穿不愁,并且还赚着大把的钱。

    最窝心的是,这两口子只顾着玩。

    还不给老父亲做饭吃。

    每天就是一块红薯或者一把挂面,打发了事。

    还不是最糟心的。

    得知自己的兄弟不孝顺老人,老王却又不好说什么。

    因为自己媳妇儿有病,老人一直是由弟弟照顾的。

    这个时候跟弟弟翻脸的话,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照顾老人。

    当得知弟媳的门市,需要一个看店的伙计。

    他立刻旁敲侧击。

    希望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差事。

    这样至少每个月能赚个800元。

    可是弟媳只想要个年轻人,对于五六十岁的老王,压根不屑一顾。

    五六十岁的年纪,什么都干不了。

    哪里都不会要。

    因为很多单位35岁以下,就是一道分水岭。

    并且老王还有哮喘病。

    他本来想蹬三轮车赚钱。

    可是尝试一下,没蹬多远就开始剧烈喘息。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自己了。

    年轻的时候浑身就像铁打的一般。

    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累。

    但这个时候他,就像一块燃烧殆尽的蜂窝煤。

    已经毫无使用价值。

    四处碰壁的老王,突然想起自己曾经也参加过文工团。

    并且还会唱老歌,嗓门倍儿高。

    于是他来到当地的一个草台班子,希望能谋个差事。

    他明显是练过很久,并且天赋也不错。

    难度很高的那些老歌,他唱的声音嘹亮通透。

    班主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但到了关键时刻,他的哮喘又犯了。

    剧烈的咳嗽,让他和这份工作快速拉远。

    在这里导演用了一个迅速拉远的镜头。

    这就是蒙太奇的手法。

    在这里运用的十分得当。

    看到这里,苏隆不由自主的觉得很难过。

    这才是好电影。

    能够迅速的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不论观看者是什么身份,都会迅速的被这电影的氛围所感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