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运历史:开局扮演嬴政统一六国 > 第十章 大秦男儿,勿忘东出!

第十章 大秦男儿,勿忘东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十章大秦男儿,勿忘东出!

    看到这里的时候。

    网友们愣住了。

    这特么。

    不带这么玩的吧?

    秦国好不容易才攒下这么点家底。

    你特么的魏惠王你几个意思啊?

    这就带着小弟上来群殴是吧?

    一点都不讲武德!

    “坏了。”

    “先前我看着魏惠王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找人说和的时候。”

    “我就意识到有点不对。”

    “这孙子还真没憋什么好招呢!”

    有些网友纯纯是气不过。

    因为苏晨选的阵营是秦国。

    所以大家多半都带入了秦国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副本。

    然而。

    某些魏姓的网友就不服了。

    “你他么的,说谁孙子呢?魏惠王在怎么不行,那也是咱魏家老祖宗,你找死是吧?”

    “不服你报个地址,咱两碰碰?”

    这么一说。

    众人乐了。

    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他们看到的这些直播内容。

    都是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不管在怎么有意见。

    这镜头里的人物,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龙国人的老祖宗。

    确实不该骂。

    但也有些网友解释道。

    “不是?他骂魏惠王,你个姓魏的急个锤子!”

    “人魏是氏的意思好么?”

    “魏惠王,姬姓魏氏,准确的说,人家应该是姓姬!”

    也亏得是苏晨看不到这场闹剧。

    否则定然会哑然失笑。

    其实要真的追究起来。

    人家姓魏的急也正常。

    因为现如今的魏惠王等等诸侯,虽然是姬姓。

    但后面被秦国亡国后。

    魏国流亡在外的皇室子孙,便以国为姓。

    就是为了不忘亡国之耻。

    所以说。

    魏惠王是魏姓的老祖宗,也不是没有可能。

    网友们着急。

    苏晨又不着急。

    知晓历史的他。

    自然清楚。

    魏惠王虽然联合了一堆小国家准备攻打秦国。

    但这事最后成不了。

    毕竟商鞅这个狠人还没出手呢!

    公元前344年。

    得知魏惠王准备联合泗上十二诸侯,一同伐秦。

    秦孝公很担心,他下令加强防守。

    然而。

    商鞅在分析了形势后,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尊魏为王!”

    意思就是明面上秦国向魏国示好,做出以魏国为尊的态度,劝魏惠王别惦记着秦国这一亩三分地,要以整个天下为野心。

    换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捧杀!

    秦孝公一听。

    觉得有戏,便派遣商鞅去魏国进行游说。

    就这样,商鞅二话不说就跑到了魏国,面见魏惠王,劝说他。

    “从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之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意思就是,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二个小国外。

    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

    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

    商鞅还建议魏惠王顺从天下之志,先行称王,再图霸业。

    谁能想到。

    魏惠王是个好忽悠的。

    还真听了商鞅的话。

    按照天子的规格大建宫室。

    制作丹衣、旌建九斿、七星之旗。

    并召集各小国参加逢泽会盟,秦公子少官和赵肃侯也应邀参加,诸侯会盟后又前往朝见周天子。

    这丹衣呢,就是红袍。

    古代的统治者是遵从五行一说的,而周朝将国德定位火德,所以周天子的帝王服饰主色调为红色。

    而旌建九斿,‘九斿’亦作“九旒”,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

    《礼记·乐记》记载:“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反正意思和后面的七星之旗差不多。

    都是只有周天子这个级别才够资格用的玩意。

    魏惠王俨然摆出一幅天子的场面来。

    本来,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级称号。

    如今由于魏惠王一句“功大而令行于天下”,他直接就自称为王了。

    要不怎么说魏惠王是个屌人呢!

    七国诸侯。

    谁都不敢干的事情。

    他听了商鞅几句话后,直接就飘了,第一个站出来称王!

    直接就成了众矢之的。

    这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齐、楚等国的愤怒,诸侯纷纷倒向齐国。

    然后就是马陵之战。

    魏惠王称王就称王吧,还一点都不安分,刚刚结束会盟。

    第一件事就是派兵攻打韩国,齐威王根据田忌的建议,表示会来救援韩国,但又不马上发兵。

    等魏韩打的精疲力尽,这才命田忌、田朌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伐魏救韩。

    而魏惠王也不怂你,派太子申、庞涓为将,带了十万大军前来迎战。

    而孙膑这个兵法大家则是采用“减灶诱敌”的计策,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

    三天内从十万灶减到五万灶。

    再减到二万灶,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敌人。

    魏军果然中计,只以少数精锐轻装部队兼程追赶,一直到了马陵。

    而这时正好天黑,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多阻隘。

    魏军正好进入齐国伏兵的包围圈。

    顿时“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结果魏军主力被全歼,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

    这是魏国从未有过的惨败。

    而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正是因为魏国在马陵之战的失败。

    让商鞅看到了机会,他趁机劝说秦孝公:“魏国与秦国之间,就是心腹大患的关系。

    不是他侵吞咱们,就是咱们侵吞他们。

    绝无转圜的可能。

    魏国地处山岭险要的西部,占据崤山以东,与秦国以黄河为界。

    形势有利时就向西侵犯秦国,不利时就向东扩展领地。

    现如今,魏国刚刚遭逢大败,不如趁他病,要他命!

    魏国只要一退,咱们就占据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向东可以控制各国诸侯,这可是一统天下的帝王基业啊!”

    于是同年。

    秦孝公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派遣商鞅进攻魏国河东,而魏国则是派公子卬迎战。

    要不怎么说商鞅是个狠人呢!

    他不但对自己人狠,对敌人更狠,就连朋友都不放过,属于完全不给自己留半点退路的那种。

    他做事情完全不择手段,就比如这个魏国派出的主将公子卬。

    在魏国的时候,公子卬曾经对商鞅多次照顾,两人完全就是老朋友一般的关系。

    然而商鞅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却派人送信给公子卬,说:“在魏国的时候,我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

    而公子卬也真的信了,竟然真的只身赴会来找商鞅喝酒,落入对方的圈套之中。

    公子卬被俘虏后,商鞅趁机出兵,魏军大败!

    而这一战后,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又两年后,秦国又进攻魏国的岸门,俘虏了魏将魏错。

    同年,秦国又联合大荔戎包围了魏国的郃阳。

    魏国已然无力抵抗。

    至此。

    魏国基本已经退出了七国争霸的舞台。

    彻底沦为了一个背景板。

    可以说。

    马陵之战,就是魏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大历史节点。

    此战之后。

    在战国称雄百余年的魏国,就此告一段落!

    而老牌强国的陨落。

    自然也就伴随着新兴王朝的崛起!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秦国的强大。

    也是落在其余诸侯国众人眼里的。

    比如周显王就特地派使臣来了一趟秦国。

    给秦孝公赐予了【霸主】的称号!

    各路诸侯国纷纷都派使者前来祝贺。

    而在公元前342年的时候。

    秦孝公就曾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彰显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此后,再也无人刚小看这个处于西北的蛮夷之国!

    然而。

    眼看着一切顺风顺水。

    似乎是到了秦国该一展拳脚的时候。

    可天不遂人愿。

    就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

    秦孝公却出事了。

    公元前338年。

    嬴渠梁病危。

    在临终之前,秦孝公嬴渠梁将商鞅唤到床前。

    说自己时日无多,儿子也不咋争气,想把秦国国君的位置传给商鞅。

    据战国策的记载:“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当历史进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

    苏晨是有点纳闷的。

    按理来说,秦孝公跟商鞅这一对君臣,确实是休戚与共,相得益彰。

    毕竟从嬴渠梁这一生来看,他对于商鞅的信任,那绝对是历史少有的。

    但也不至于好到,能够让秦孝公在晚年的时候,连祖宗基业都不惜舍弃,交到一个外人手里吧?

    不是苏晨胡思乱想。

    在他看来,这一对和汉昭烈帝跟诸葛武侯间有些相似,但又完全不同。

    他刘皇叔临死托孤,说亮你可取而代之,这苏晨是信的。

    毕竟阿斗确实没啥大用。

    而蜀汉又是一群理想主义者。

    为了复兴汉室,不是不可能。

    但秦孝公整这一出。

    真不是苏晨想歪。

    他私心里看来,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见,就是苏晨自己的看法。

    这完全是秦孝公临死前的一招绝计!

    主要还是因为秦孝公跟商鞅太熟了。

    这家伙多狠,他再清楚不过了,为了胜利,不惜把老朋友骗出来俘虏。

    对于秦国的将士来说,他是个再好不过的主将。

    但从人品方面来看,秦孝公会觉得商鞅是否有些太过不择手段。

    他怕自己死后,没人能压得住商鞅,所以临死前点了自己儿子公子驷,也就是日后的秦惠文王一句。

    商鞅此人,不可不除!

    当然,也有可能是苏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或许秦孝公真有这么大度也说不定。

    至少从苏晨的体验中。

    没体验到秦孝公的这段情绪。

    因为在这最后。

    满满充斥在秦孝公心底的。

    除了遗憾,还是遗憾!

    弥留之际。

    秦孝公强撑着身子,来到了宫墙之上。

    他遥遥凝视着东方,函谷关的方向,一时不由得老泪纵横。

    后世杜甫有首诗说得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十年变法,好不容易等到秦国富强了,可以施展拳脚,大展宏图之际。

    自己却病了,病得如此严重,眼看着就时日无多了。

    他不由得感叹道。

    “若苍天愿在给嬴渠梁二十载岁月。”

    “必马踏中原,一统这天下乱世,结束这兵荒马乱的幽幽乱世!”

    “还天下苍生以安居乐业。”

    “何天不假年,使嬴渠梁并吞八荒之雄心,化作东流之水矣。”

    “苍天,你何其不公啊!”

    说到这里。

    嬴渠梁眼前一黑,他知道,自己这一生。

    就要在这里画上一个句号了。

    临终之际。

    嬴渠梁忽然爆发出全身的力气。

    怒目圆睁!

    死死指着函谷关的方向。

    以苍凉的秦腔怒吼道!

    “大秦男儿!!!”

    “勿忘东出!!!”

    一时间。

    无数的秦国将士。

    眼中喊着热泪。

    以嘶哑悲鸣的秦腔。

    齐声喝到。

    “东出!”

    “东出!!”

    “东出!!!”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