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征伐之王
大佬们的大会,就此散去。
直到他们离开,李恒明才长叹一声。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那些官员和官员才不会将平民的死活放在心上。
就算有,也是人为的灾难,不是人力所能抵抗的。
毕竟,那些官员和官员,总是能找到最好的借口和借口,来美化自己,维护自己的太平,好让人说闲话!
那有什麽承平的时代,全是一场玩笑。
张凤乃宣德年间举人,为人正直,掌管赋税,粮食等事务,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
可是,就算是他,也受到了这个年代的限制,受到了文人的限制!
张风明知道当地的贵族们在故意拖延粮税,却不想着怎么收,还想着多交一些赋税,真是让人觉得好笑!
秀才通过了科考,成为了贵族,有了爵位,就可以免去各种杂务。
虽说官府并未免去士子们的赋税与赋税,但能够成为士子,也是一种莫大的恩赐。
要知道,这世上可不仅仅只有田税一项,其他的都有。
田赋收取的是“本色”的实物,包括谷物、丝绸、亚麻和棉花等;折成钱,银及其他钱币的形态称为“折色”。
对人家征收“职役”,对十六到六十岁的男性丁征发“均徭”,出劳力的叫“力差”,出钱出物的叫“银差”,叫“杂泛”,给政府做各种苦役。
大明的赋税基本形态,依然是按田、户、丁征收财物、征收差役。
说句不好听的,最富有的就是当地的贵族,他们的土地也是最多的,但他们却总是想办法拖延赋税和粮食,比如张凤这样的高官,要么是为了自保,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样一来,不削减财政收入,那就是怪事了!
这个世界上的贵族,都是该死的!
李恒明长叹一声,目中闪过一抹杀机。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
说到底,他还是一个代理官爷,而非大明皇帝!
而且,就算他成为大明的皇帝,没有三年五载的时间,他也不可能坐稳皇位。
这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这可是一群达官贵人啊!
他开创了康干王朝的盛世,却在推行均田制的时候,得罪了不少读书人,被无数的读书人骂成了昏庸无道,差点背上一个千古骂名。
那些读书人,手中的毛笔,可比武夫的刀剑,要杀人的多!
李恒明摸了摸自己的下颌,开始思考如何弄到更多的资金和粮食。
等张凤来催债的时候,你推我搡,我推你,真的要到夏天了。
远水不解近渴,等夏天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钱财不算什么,关键是粮食。
现在气温还没转暖,湖广等地的粮食储备并不充足,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弄到。
那么,如今谁家的家中,还存有粮?
粮食贩子!
贪官!
景泰王朝,其实就是明朝末年的情形。
虽然朝政贫穷,民怨沸腾,但这些豪绅豪绅、官员们却没有一个是穷人,相反,他们个个都是有钱人,可以说,大部分的钱都捏在这些人手里。
李恒明眼前一亮,立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兴安,京城中最大的粮食商人是谁?”
兴安一听,整个人都呆住了,完全无法理解这个皇子的脑回路。
难道,这位皇子,是打算借着这个粮食贩子的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王爷,在京师之中,不只是粮铺和粮店,就连一些大的店铺,也有官府撑腰。”
李恒明闻言微微一愣,但很快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在大明,商贾的身份是低贱的。
若是没有强大的靠山,恐怕那些店铺还未成长起来,便会被人吞入腹中。
“罢了,跟你多说无益,叫朱骥过来,朕要让他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朱骥,锦衣卫统领!
李恒明对他的记忆很深刻,那是一位不苟言笑,英气勃勃的男子。
兴安看着他的决心,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忙吩咐手下传了出去。
没过多久,朱骥就风风火火的跑到了文苑殿内,一肚子的疑问。
“见过王爷!”
朱骥行完礼,微微的抬起头来,看向了官爷。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追捕谋反的余孽,实在是太忙碌了。
偏偏就在这种关键时刻,这位皇子居然把他叫了过来,让朱骥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御林军可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就算不想引起怀疑,也不至于被官爷殿下单独叫去。
若是让皇上知晓,难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想到这里,朱骥打定主意,等文华殿里的事情一办完,他就要马上前往乾清宫,向皇上请教。
“免礼,朕今天有几件事要向你请教。”李恒明见他若有所思,温和一笑,说道。
朱骥也不多说,很是谨慎的在凳子上坐下。
“王爷但说无妨。”
“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负责调查和抓捕,监视京城的动静。”
李恒明赞叹了一句,然后又换了一个话题:“朱卿,你可知道,在京城之中,哪个家族最富有,哪个家族最富有?”
闻言,朱骥顿时一愣。
难不成,官爷还打算让锦衣卫去抄家?
怎么这么穷,连自己的形象都不要了?
但这个念头,也只在朱骥的脑子里闪过,就被他掐灭了。
以他的智慧,怎么会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来?
为了筹集粮草,大开杀戒,他的位置还没有稳固,就已经被大臣们推翻了。
兴安一听,也是心头一紧。
“王爷,这绝对不行!”
“钱财与粮草,朝廷自有安排。”
“可是,如果王爷因为钱财和粮食,而对文武百官动手,恐怕会让王爷背负一个不好的名声!”
李恒明闻言,也是有些好笑,但还是强颜欢笑,说道:“我可没那么蠢,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我怎么可能干?”
“反正距离太远,也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谁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我要收割一批庄稼,先把粮食发下去。”
“”兴安一愣。
“”朱骥一脸懵逼。
什么?
收割?
什么人是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