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废除科举,老朱你傻了? > 第134章 心浮气躁

第134章 心浮气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也难怪朱桢如此震惊。

    因为,李恒明提供的这份清单,都是大明的达官贵人。

    简而言之。

    这些名字,任何一个在京师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更何况。

    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每一个环节!

    “我的好侄儿,他们在我大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有何贵干?”

    神秘莫测。

    朱桢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六伯不必多说,我心里有数,六伯只是想让他们明天去楚王府一趟。”

    李恒明语气平静地说道。

    “这……”

    朱桢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隐隐觉得,李恒明看似温和,实则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

    “是不是很麻烦?”

    李恒明微微一笑,说出了这句话。

    “啊”

    “不麻烦,不麻烦,不过……”

    朱桢连忙摇头,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我的好外甥,你可不要伤了我六舅,我虽然执掌着宗人府,可有些事我从不插手,我……”

    朱桢话音未落。

    李恒明淡淡道:“六叔若有难处,何必劳烦您,晚辈自会将他们请到秦王府。”

    话音刚落。

    茅屋中,朱元璋冷哼一声。

    这一声冷哼,让朱桢吓了一跳,连忙赔着笑脸,说道:“贤侄,你说的哪里话,不过是举手之劳,六叔一定会帮你的,你就等着六叔的好消息吧。”

    说到这里,朱桢的目光,立刻扫向草庐。

    他生怕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会拿出一把宝刀,把自己砍成两半。

    幸运的是。

    朱桢所担忧之事并未出现。

    他心中也是一阵庆幸。

    “多谢六叔。”

    李恒明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朱桢脸色阴沉,他有种大难临头的预感。

    总觉得,自己这个好外甥,是在给自己下套。

    但他实在想不通,李恒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朱桢更是一刻都不想多呆。

    他当即跪在了茅屋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孩儿拜见父亲,来日,孩儿一定会向父亲行礼。”

    朱桢行了一声大礼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

    目送朱桢离开,李恒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呓语道:“你既已称呼我为六叔,便要有六叔的样子。”

    “我的好孙子,你这一闹,小六子恐怕要遭殃了。”

    朱元璋从茅屋里出来,笑呵呵的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外公,六叔愿意为大明的子民,忍受这点苦难。”

    “哈哈哈,不愧是我的好孙子,果然是个铁石心肠,不过小六子还不明白我孙子的真实性格,要是让他明白了,还不得哭个稀里哗啦。”

    “外公,你这么一说,倒象是我真的要害了六伯一样,我相信这样可以挽救江南的生灵,六叔若是知晓,定会体谅我。”

    “呵呵,很好,如果他不明白,那就把他的双脚给废了。”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笑容。

    而此时,早已离开了秦王府的祝臻,却是忍不住一个激灵,只觉得全身一阵冰凉,赶紧将身上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

    朱桢忍不住喃喃道:“天气又不是很凉,我为什么要打喷嚏?”

    朱桢不敢再去深究,他的目光,落在了秦南身上。

    翻身上马,带着五百名铁骑,无声无息地返回了楚王府。

    ………………

    第二天。

    太阳才从地平线上升起。

    所有的大臣都是在一顶轿子里上朝的。

    可就在众人走进太和殿的时候,一则爆炸性的新闻却是在众人耳边响起。

    大秦皇帝李恒明,被皇帝请出了国子监。

    “参见陛下。”

    “见过六皇叔,我叫朱高炽。”

    “六叔,晚辈朱瞻基,拜见您。”

    ………………

    随着朱桢踏足上朝,满朝文武皆是一惊。

    就连朱高炽、朱瞻基这两位皇太孙,也赶紧迎了上来。

    “六皇叔,你今天有空吗?”

    汉王朱高煦立刻迎了上来,恭敬的向陈凡问好。赵王朱高燧则满脸堆笑,一副讨好的模样。

    “干嘛?难道本王就不能上早了吗?”

    朱桢瞳孔一缩。

    汉王朱高煦连忙赔着笑脸,一言不发。

    朱桢虽然对朱元璋很是谦卑,但他毕竟是个人物。

    但是在这个大殿之中,哪怕是汉王朱高煦等几个王子,对他也要客客气气的,更何况其他的大臣?

    特别是朱高煦,因为犯了大罪,被抓进了大牢,被朱桢狠狠的打了一顿。

    也幸亏是汉王朱高煦,久经战场,皮肤坚韧,否则这样的伤势,没有几个月是休想痊愈的。

    然而,朱桢的到来,却让满朝文武,包括朱棣的两位皇子,都大吃一惊。

    要知道,朱桢可是大明皇族中的佼佼者。

    朱桢是永乐帝朱棣的六哥,辈分极高,深得朱棣的器重,所以才会让朱桢执掌皇家祠堂。

    也就是说。

    在京城中,朱桢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不管是朱棣的三个儿子,还是其他大臣,对朱桢都是毕恭毕敬。

    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桢这个辈分极高,深得皇帝朱棣的器重的人,竟然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政治活动。

    今天,朱桢居然出现在了朝堂上,这让朱棣的三个儿子,包括文武百官,都有些诧异。

    这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忽然冒出来的朱桢,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但众人虽然心中有疑问,却也没有多想。

    毕竟谁都知道,朱桢从来不过问国事。

    但是朱高炽却皱了皱眉,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感觉,这让他想起了四弟,也就是四弟,也就是四弟,也就是四弟。

    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心慈手软的人。

    但实际上,朱高炽这个人,却是一个真正的智者,他的智慧,远远超过了汉王和赵王。

    若非如此,朱棣常年在外,他也不会让朱高炽坐镇朝政。

    这一天,朱桢出乎意料的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朱高炽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自己的四弟,也就是四弟,也就是四弟。

    毕竟李恒明才被放出来没多久,执掌宗人府的朱桢就亲自登门,这里面肯定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他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

    不过,朱桢的真实意图,燕赵歌也无法猜测。

    但是朱高炽的心中,却始终有一种淡淡的不安。

    ………………“王爷来了。”

    突然!

    就在群臣议论纷纷的时候,一道刺耳的声音传来。

    文武百官们听到这里,也都是猛的停了下来,一个个的目光都是紧紧的盯在了圣上林慕白的身上。

    朱棣一袭皇衣,龙行虎步的来到了他的面前,然后在他那代表着皇帝的宝座上坐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