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夏:万国争霸,我打造不朽帝国 > 第163章 陛下真乃圣人也!

第163章 陛下真乃圣人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海生那天所献的一副寿联是:

    “再添一岁甲子,花甲古稀一路去。”

    “更减几分愁容,烦恼忧愁都随风。”

    这第一句就应了秦远修此时此刻的样子:更添一副枷锁。

    第二句就是说花甲古稀都离他而去了,和他没有关系了。

    第三句说的就是这凌迟的刀,正在一刀一刀割去他的面容。

    第四句更简单了,都要死了,还哪来的烦恼忧愁?

    秦远修恨啊!

    “姓刘的,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你夺了我的相位,将来也是一样的下场!”

    “丞相掌管着内阁,赵硕会相信你吗?”

    刘海生听在耳中,心里也不免浮想联翩。

    皇上派我来监斩,未尝不是警示之意啊!我若真的有不臣之心,定是如同秦远修一般下场。

    但是皇上对我不薄,对子民更是爱护有加,我又有什么理由谋反呢?

    刘海生轻轻笑了笑,不再理会。

    但是秦远修在这里胡言乱语,激怒了围观的百姓。

    “你个狗官!”

    “割肉都拦不住你乱吠!”

    “卖国贼!”

    “刮地皮的!”

    “早就该死了你!”

    “干死他!”

    百姓们朝秦远修身上疯狂地扔着臭鸡蛋、菜根,连行刑的都被砸到了,凌迟被迫几度中止。

    到了最后,秦远修也不是被刀割死的,而是被百姓用碎石活活砸死的。

    这凌迟只用了半天,倒也算便宜秦远修了。

    其余的秦党里,被判处斩立决的,也在第二天被悉数斩首。

    至此笼罩在京城上空的雾霾,被一扫而空。

    报纸上也刊登了这次事件,将秦远修的罪行一一陈述,足足占用了八个版面!

    此外,有哪些官员被斩、哪些官员被革职、哪些官员升职,都有详细的展示。

    这也算是大夏的第一次政务公开了。

    ……

    这一天,赵硕正在文渊阁和新任内阁们一起处理政务,忽有御林军来报。

    “启禀陛下,对于秦府的查抄已经完成,这是全部的账目,请陛下过目。”

    “嗯,好!”

    赵硕拿过账目一看,当时就震惊了。

    光是白银一项,就有一千多万两!

    简直是富可敌国啊!

    赵硕这么长时间来,在系统商城里充值的银子,也不过两千万两而已啊!

    “这个狗官,真他妈能贪!”

    “银子放在家里落灰,也不分给百姓!”

    “这些古玩、字画,比国库里的还要多!”

    “还有这些家具、瓷器,简直是价值连城啊!”

    赵硕一边看一边骂,听得众位大臣也是暗暗心惊。

    他们的俸禄才几个银子啊?恐怕都不如秦府的下人阔绰!

    这个秦远修,真是该死啊!

    赵硕看完一遍账目之后,对众人说道:

    “你们都是新搬了府邸,什么物件都没有,秦府的这些家具、器物,你们就分了吧。”

    众人连忙推辞。

    “陛下,臣领了朝廷俸禄,再去置办一般的器物便可,怎敢学秦贼那般奢侈?”

    “多谢陛下厚爱,臣家中尚有些器物,改日搬过来就是。”

    赵硕摇摇头,又说道:

    “这些东西也不好变卖,你们就当普通的器物使用便可,那些古玩字画朕会拿出来一些换钱,充盈国库。”

    赵硕有他的想法,不能让这些臣子太穷了,要是过于清贫,难免会有人心思活动。

    反正这些器物也是借花献佛,拿来给臣子们充门面也是好的啊。

    众人见赵硕坚持,便不再推辞,跪地谢主隆恩。

    赵硕心中感叹,这只是秦远修一家的产业,就有这么多,还有那么多大臣呢!

    虽然说加起来也肯定比不上秦远修,但也是一块肥肉啊。

    既然他们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出来的,就让朕兑换高新技术,再回馈老百姓吧!

    这样想着,赵硕打开了系统商城,直接翻到技术区,购买了他心心念念的那本书。

    改良水稻技术。

    虽然价格高达一千万两,但绝对是物超所值!

    赵硕从袖子里拿出了这本书,开口说道:“王安民,你来看看这本书。”

    “是,陛下!”

    王安民接过去一看,就被吸引住了。

    “这这这,水稻还能这样种?”

    “陛下,这书上说按照此法种植,能将大米的产量提高到三倍,这是真的吗?”

    赵硕微笑点头,“恐怕还不止。”

    “现在大夏的种植技术比较落后,如果改用书中的方法,可能会在四倍以上。”

    一听这话,文渊阁里的大臣们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不是人人都会种地,但是听也听过啊。

    要是大夏的大米产量能提高到四倍以上,那就不会再缺粮了啊!

    不仅如此,各地的米仓还能存下余粮!

    而且还能出口国外!

    “这一本书能活人无数啊!”

    “这是大夏万民之福啊!”

    “陛下真乃圣人也!”

    赵硕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改良水稻的研究者,才是真正的圣人,可称国士无双!

    “好了,你们不要再夸朕了。”

    “王安民,朕命你钻研此书,然后在全国推广改良水稻。”

    王安民跪倒在地,肃然说道:“臣定不辱使命!”

    赵硕点点头,又拿出了一本书。

    “郑新年。”

    “臣在!”

    赵硕把书递给他,“这是水库建造技术,朕命你尽快学会,然后去长江寻址,修建水库!”

    “多年以来,长江下游万民饱受水患之苦,他们的未来,就托付在你身上了!”

    郑新年也正色说道:“臣一定尽快建成水库,让长江万民安居乐业!”

    赵硕点点头,“好。”

    这么一会的功夫,一千二百万两就花出去,将来推广改良水稻、修建水库时,所需的银两更多。

    但是为了大夏的未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又过了几日,赵硕召开宴会,送各地的新任官员上任。

    宴会期间,赵硕再三叮嘱他们,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都要为百姓而烧,要让百姓得到实惠。

    后来他们上任之后,推出了各种利民举措,百姓齐夸赵硕英明领导。

    赵硕还宣布大赦天下,轻罪者都释放回家。其中有不少被秦党迫害者,无不对赵硕感恩戴德。

    这一段时间,真可谓是举国同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