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希望的种子
赵硕听闻此事,也是震怒非常。
“他们好大的胆子!”
“这些学子乃是大夏未来的希望,他们竟敢阻挠!”
“传白小将军!”
不一会,白小将军来了,赵硕把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说道:
“你带着手下兵将,分别前往周边各地去接学子。”
“让他们说出在哪里遇到了阻碍,然后去找当地百姓核实。”
“凡是阻碍学子进京赶考者,都给朕抓到京城来!”
“是,陛下!”白小将军行了一礼,领命而去。
赵硕又对张春生和刘思文说道:“你们两个放心,那些狗官一个也别想跑!”
“这些天你们就住在驿馆,等着参加考试吧。”
两人赶紧跪地叩头,“谢主隆恩!”
他们没想到皇上办事如此雷厉风行,竟然直接派兵前去接人。
看来皇上真的是非常重视他们这些学子啊!
……
京城附近的几个州,都接到了秦远修的命令,要阻拦学子进京。
白小将军手下的几支队伍,全都遇到了受害的学子。
按照他们的控诉一查,结果自然是全都应验。
那些衙役、兵丁听的都是县令的命令,于是这些县令就都被抓回京城了。
消息一传出,那些被赶回去的学子也再次赶赴京城,参加考试。
京城内的考生是越聚越多,到了考试这一天,足足有一千多人报名参加。
虽然和科举相比,这次科技大学的招生考试人数不多,但是赵硕已经很欣慰了。
这说明各地确实都有许多学子在学习数理化,只是有的人觉得考不上,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没有参加。
那么赵硕就让他们下次都来参加!
发皇榜这一天,所有考生都来到来了考场,想要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张春生:“思文,你觉得自己能中吗?”
刘思文:“我觉得考得一般吧,但是不知道别人能考多少分啊。”
张春生:“关键是不知道录取规则是什么啊,到底是固定的名额呢,还是达到分数线的都录取呢?”
刘思文:“考官说第一次举行数理化知识的考试,要看情况再说。”
张春生:“看,皇榜来了!”
科技大学校长徐光启亲自拿着皇榜,来到了考场。
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说了几句话。
“考生们,我是科技大学校长徐光启,很荣幸能给诸位张贴皇榜!”
“我知道你们学习数理化的时间不长,但是从答卷上能够看出,你们是用了功的!”
“现在我代表朝廷宣布,但是平均分达到六十分的,全都可以通过考试!”
一听这话,底下一阵骚动。
虽然他们还不能确定自己考了多少分,但是有些人,答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大部分都会做,及格不成问题。
徐光启这句话,就等于是宣布他们入学了啊!
不过,徐光启的话还没说完。
“不及格的同学也不用担心,皇上说了,这是第一次考试,考生们都没有经验,可以适当放宽。”
“我看了一下成绩表,有两名同学虽然只得了五十八分,但是却远超其他考生的成绩,故此破格录取。”
考生们听闻,一阵喧哗。
朝廷这样的做法好像有些不妥啊。
但是仔细想想,五十八分和六十分的考生,差距其实并不大。
既然没有名额的限制,那么多录取他们两个也不算毛病。
徐光启等他们安静下来,才继续说道:“好了,现在我们要张贴榜单了,请考生们在台下自行查阅。”
说着,徐光启将皇榜交到两位导师手中,然后由两位导师登上梯子,将皇榜挂在了墙上。
考生们赶紧寻找自己的名字。
“我中了!太好了!”
“我考了六十分,好险啊!”
“还有人考了九十分?张春生,这人这么厉害?”
张春生自己都不敢相信,使劲揉了揉眼睛,才确认榜首确实是自己的名字。
“我考得这么好吗?”
刘思文比他还要兴奋,“张兄,这回你可露脸了啊!榜首啊!相当于状元啊!”
张春生挠挠头,“我确实全答上来了,没想到差不多全对了。”
刘思文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张兄,今天你得请客!”
张春生憨笑着点头,“好!”
其他的考生有喜有忧,有的兴奋大笑,有的顿足捶胸,一时间考场里十分热闹。
徐光启等他们闹得差不多了,才大声说道:“诸位考生!”
“你们有的人考中了,但是也不要骄傲,这只是一个起点。入学之后,你们要继续努力,学习更高级别的知识。”
“同时也要发挥你们的动手能力,为大夏发明创造,如果有热气球那样的发明,就可以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没有考上的,你们也不要气馁,回去继续学习,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考试。”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相信你们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一定会考出更好的成绩!”
“皇上对于落榜的考生,也有额外的恩典。”
“朝廷会根据你们分数的多少,赐予相应的盘缠,让你们顺利返乡,回家继续用功!”
赵硕的这一举措,真是大大地出乎了考生们的预料。
这考中了之后管吃管住,考不中还送人盘缠,那考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啊!
“真是皇恩浩荡啊!”
“我下次一定再来考试,即使考不中,也没有太多损失啊!”
“我还想着放弃数理化,重新攻读旧书呢,真是愧对皇上的厚爱啊!”
“我决定了,这辈子就攻读数理化了,考不上就继续考!”
徐光启看着再次充满热情的考生,忍不住点头说道:“皇上这一政策妙啊!”
“洒下点点露水,就可以种下希望的果实。”
“不仅是在场这些考生,就连那些这次没有参加考试的,也会被此举激励啊!”
几个导师也点了点头。
既然皇上如此重视数理化,他们也要更加努力。
一边教导学生,一边也要进修,还要搞发明创造,争取早日为大夏添一个新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