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上赶着送人头?把司马孚塞给曹叡?
“仲达,仲达。”
“你怎么了?”
司马防伸手在儿子司马懿面前晃了晃,这才把司马懿的思绪从恍惚中拉回来。
“父亲,三弟出仕之事,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位。”
“但丞相府,怕是已经不可能进入。”
司马懿沉声说道。
这其实也是曹营众多世家大族之间的一个潜规则。
丞相府属官,虽然待遇只是九品待遇。
但这相当于成为了曹操的秘书。
只要脑袋不是有点大病,就一定知晓这个职位的含金量有多高。
俗话说得好。
宰相门前七品官。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连丞相府门口看大门的人,逼格都能比得上七品官员,甚至更高。
何况丞相府中拥有编制在身的属官呢?
不过。
正因为这个职位的含金量很高。
曹营各大世家大族之间,最多只能送一个家族子弟前往丞相府担任属官。
比如颍川陈家的陈群,弘农杨家的杨修,以及司马懿本人。
他们几人身上的职务,清一色都是丞相府属官。
只要司马懿还活着,司马孚自然不可能再被允许进入其中。
“仲达,除了丞相府以外,你认为你三弟可还有什么其他的上好去处?”
司马防开口问道。
司马懿手指微微抖了抖,最终还是没忍住咬牙说道:
“父亲,何不把三弟送到叡公子那里?”
“我司马家,和叡公子之间没有什么能够维系交情的人。”
“而叡公子本人,和子桓公子父子二人之间也不算亲近。”
“我司马家,应当早作准备才是。”
此言,令司马防脸上神色逐渐变得凝重。
双面下注,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
比如司马家之前压注了曹丕,那他们这个时候如果再压注曹植,那就相当于犯了大忌。
毕竟。
曹丕和曹植二人之间的关系,早就到了不可能调和的地步。
至少。
在嗣子之争落下帷幕前。
倘若司马家再派出司马孚去帮助曹植。
那tm的……
不说别人了,曹丕心里能不隔应吗?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大聪明站出来反驳。
原先历史上诸葛诞不也是三面下注吗,为何他活的好好的?
额,诸葛诞没有被清算,是因为还没有挨到他被清算的时机。
君不见,司马懿不清算他,司马师不清算他,司马昭来清算他了吗?
另外,还有一个孟达。
他带着上庸三郡独立之后。
同时和曹魏的夏侯尚、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陆逊三方之间保持勾肩搭背的关系。
结果。
曹魏的夏侯尚因病去世。
换了司马懿接替夏侯尚。
孟达瞬间就成了司马懿杀鸡儆猴的立威工具!
蜀汉的诸葛亮,也只是把孟达当成活靶子,用以吸引曹魏方面的兵力。
东吴的陆逊,在孙十万的指示下,更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孟达,带着吴兵北上和司马懿拼杀。
就这样,墙头草孟达悲惨的挂掉了。
还给后世贡献了一个叫作“司马懿雪夜克孟达”的典故。
因而。
乱世之中,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开下注很重要。
但傻不拉几的错误估计自身价值,胡乱下注,很容易就会召来杀身之祸。
当然。
下注成功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三国三国,三个国家之间说到底,相互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亲戚关系。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这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除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诸葛诞以外。
诸葛瑾和诸葛亮,分别成为了东吴和蜀汉的顶级决策层乃至实质掌权者。
(ps:诸葛瑾官至东吴“大将军”,仅次于陆逊的东吴“上大将军”以及“大魏吴王”孙十万本人。)
现如今。
司马懿想把司马孚送往曹叡那里。
打的,也正是分开下注的想法。
不管最后胜利的是曹丕还是曹叡,反正司马家都不会受到清算。
emmm,假如曹叡这个时候知晓司马懿脑海中的想法,恐怕一定会惊呼:
“老铁,六六六啊!”
“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上赶着非要送死的!”
不得不说。
司马懿的初衷是很不错的。
司马孚虽然能力不拔尖,但也不算弱。
按照正常思维,曹叡肯定会收下司马孚。
但是吧……千算万算,司马懿也不可能算得到。
曹叡心中对于司马家的恨意,那真的是比滔天巨浪还来的猛烈!
因而。
司马孚的命运,似乎在这一瞬间,就已经悄然注定。
……
隔日。
司马防拖着老迈的身躯,带着司马孚,前往丞相府。
准备找老曹走后门,把司马孚送往曹叡那里。
是的,司马防打的就是卖惨的主意,想让老曹念及旧情,把司马孚强行塞给曹叡。
然而。
老曹又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出司马家的谋划?
不过。
具体该怎么做,老曹自然是打算交给曹叡本人决定。
于是。
当曹叡被喊到丞相府中,并且得之司马防的意图之后,脸上的神色越发变得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