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孝子马超准备坑爹了?曹叡直呼六六六!
骑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曹叡的双手很舒服,马云禄也乐在其中。
不过。
马云禄的正经,不超过三秒。
当曹叡带着她来到邺城东西二市的时候,马云禄瞬间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给吸引住了注意力。
凉州苦寒,虽然也有不少特产。
但物产方面,总归是没有中原地区丰厚。
两个时辰后。
马云禄和曹叡带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难怪后世有言,世界上最累的事情,就是陪女人逛街。
不过。
曹叡可不是无偿陪着马云禄的。
就在刚才,他通过连哄带骗的方式,骗走了马云禄的初吻。
不过。
马云禄却还觉得,这是她占了曹叡的便宜。
天啊!
曹叡才八岁啊!
马云禄啊马云禄,你是怎么狠的下心,对一个八岁的曹叡下手的?
……
回到丞相府中。
天色渐晚。
老曹派遣许褚去将马腾父子四人安顿下来。
随后,老曹再也难以掩盖心中的欣喜。
只见他当着曹叡的面,笑问道:
“叡儿,你可知马腾父子四人,为何千里迢迢从凉州赶过来?”
曹叡微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阿翁,叡儿认为,马腾此举,是想向您宣誓投降。”
“马腾近年来在凉州的处境,并不算好。”
“外有韩遂不断笼络其他关西诸侯,内有长子马超和马腾公开作对。”
“马腾老矣。”
“若是再不寻求改变。”
“一旦等到马超和韩遂一同逼宫,马腾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曹叡所言,曹操欣慰的点了点头。
自古以来,凉州人就是尚武的代名词。
昔日,汉桓帝年间。
“凉州三明”更是天下闻名,堪称汉室最后的荣光。
但到了汉灵帝年间。
伴随着凉州三明的陆续故去,凉州也随之陷入混乱。
马腾、韩遂等人,一开始其实都是叛军。
他们二人跟随凉州的边章、王国、北宫伯玉等人先后造反。
再后来,董卓在凉州崛起。
一度把马腾韩遂等人打的销声匿迹。
董卓进京之后。
马腾韩遂二人再度复辟,割据凉州。
不过。
由于凉州拥有大大小小叛军将近上百路。
马腾、韩遂二人,根本没办法统一凉州。
他们二人凉州的影响力,更像是松散联盟的带头大哥。
这个该怎么理解呢?
说白了就是。
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其他的关西小诸侯,全都自愿服从马腾韩遂的统一领导。
可是。
一旦外敌退去。
各路关西小诸侯依旧还是各玩各的,根本不会听从马腾韩遂二人的号召。
这种特殊的政治格局,导致凉州这么多年来,一直游离于中原文化圈子之外。
但是……
凉州人好斗,尤其是那批年轻人,一直希望能够入侵中原,证明自身的实力。
这就导致凉州内部,出现了一个很深的分歧。
伴随着年纪渐老。
马腾心中的斗志不复从前。
他想要的,是一个安稳的晚年,而并非赌上一切去入侵中原。
倘若放在二十年前,或许凉州人还有机会趁着中原混战,进去分一杯羹。
但二十年后的今天,曹操已经统一北方。
哪怕凉州各路军阀联合起来,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马腾心中很清楚双方的实力差距。
因而。
在十年前的官渡之战后。
马腾就已经率先派遣使者向曹操宣誓臣服。
当然,那个时候的臣服,只是名义臣服,自治权依旧掌握在马腾的手中。
十多年后。
眼瞅着曹操即将把目光放到凉州。
马腾终于坐不住了。
他现在主动前往邺城向曹操投降,至少能够获得个九卿级别的闲职,用以安享晚年。
但要是犹犹豫豫再不动身。
一旦等到曹军打到凉州。
主动权则会因此丧失。
然而。
对于马腾想要投降曹操的打算。
马腾的长子马超,却持着强烈的反对态度。
凉州军之中,马超是典型的少壮派首领。
同时,这么多年下来,马超在凉州各地战功赫赫,威震四方。
羌氐二族之中,更有不少人视马超为偶像。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凉州人慕强的缘故。
不过。
有一说一。
马超在凉州那一亩三分地上,威名实质上已经远超父亲马腾。
再加上韩遂的暗中挑拨。
马超心中对于父亲马腾,越发感到不满。
他认为,凉州人应当以驰骋天下为傲。
向曹操投降,这算什么事?
父子二人的矛盾,在凉州几乎已经成了公开化。
而马腾这一次进京。
除了向曹操表示效忠的意愿以外。
更多的原因,也是因为和马超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化。
换言之就是。
马腾顶不住压力,生怕继续待在凉州,被马超这个“大孝子”上演一副篡权大戏!
……
重要ps(必看):演义里的马超是为父报仇起兵,听起来很感人是不是?
但实际上,演义里的这段情节,逻辑方面根本就说不通。
首先,马腾是主动向曹操投降的,并且从始至终没有表现出“反曹”的倾向。
但在他前往邺城投降不久后,马超和韩遂勾结起兵造反。
大孝子马超,甚至对韩遂说出了类似于“我爹死了不重要,以后你就是我爹”这样的逆天言论。
后来,马超兵败之后,曹操得胜回到邺城,这才下令把马腾处死。
马超的操作,生动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作“坑爹”,亲手把全家坑死。
小作者在这里道个歉,喜欢马超的帅哥读者大大可能要失望了,这本书马超注定是反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