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魏圣孙,纳郭女王治司马 > 第12章 曹叡:只要司马懿还在曹营混,那本公子就搞他

第12章 曹叡:只要司马懿还在曹营混,那本公子就搞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至于西晋,那就更不用多说。

    这是个由世家所建立的沙比王朝。

    一切资源,尽归世家所有。

    五胡乱华、八王之乱,导致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

    可以说,这是五千年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个王朝。

    而现如今。

    在汉末年间,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其实就已经归于世家掌控。

    比如察举制。

    当初西汉建立察举制的时候,初衷是希望选出德行兼备者为官。

    可发展到了东汉末年。

    察举制已经成为了世家收拢人才的一大法宝利器。

    举孝廉,举茂才,想要出仕为官,就必须要去巴结世家老爷。

    要不然的话,泥腿子还想跨越阶级进入上流?

    做梦去吧!

    因而。

    在汉末时期,能够出仕为官的人,就没有任何一个是没有背景的人。

    比如刘备。

    很多人受到固有思维影响,认为刘备是个编草鞋的破落户。

    emmm,假如刘备真的只是个编草鞋的。

    那他又凭什么能成为公孙瓒的同门师兄弟?

    凭什么能成为大儒卢植的弟子?

    凭什么能和曹操玩到一起去?

    再比如孙坚。

    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成为了吴郡的二把手。

    要是没有背景,根本不存在这个上升渠道。

    曹操就更不用说了。

    他爹曹嵩,曾经当过太尉,位列三公。

    尽管那只是花钱买官搞来的体验卡,但好说歹说也曾经算是当过三公。

    曹操的爷爷曹腾,那就更不得了了。

    十常侍之中的张让和赵忠,在曹腾在世的时候,都需要称呼曹腾一声“老祖宗”。

    至于袁绍和袁术。

    四世三公,天下世家之首。

    可以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取代刘汉王朝的人,十之八九会是出自袁家。

    只可惜,意外终究还是出现了。

    曹操赢了袁绍。

    但这也意味着,袁绍没有解决的诸多世家内部问题,落到了曹操的身上。

    比如,河南世家和河北世家之间的矛盾。

    曹营宗室武将和文官世家之间的矛盾。

    再往后,到原先历史上的曹丕和曹叡时期,矛盾会更加激化。

    比如曹丕去世时候,留下的四个托孤大臣,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

    这四个人,两个出自曹营宗室,两个出自世家集团。

    而到了曹叡托孤的时候,留下了司马懿和曹爽作为托孤大臣。

    同样,也是一个出自世家,一个出自曹营宗室。

    一想到原先历史上司马懿篡权,司马家后来所干的一系列勾当,曹叡恨不得把司马家的祖坟给掀了!

    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司马家虽然不是当世顶尖世家,但在世家内部,同样能够挤进前十强。

    更何况。

    司马家的杀手锏,并不在于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这几个人。

    而在于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

    此人,在二十多年前的时候,曾经把属于司马家的举孝廉名额,让给了曹操。

    虽说,相互转让举孝廉的名额,属于世家之间的内部利益置换。

    但提名举孝廉,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司马防成为了曹操名义上的老师!

    不管曹操内心究竟把不把司马防这个人给当回事儿。

    但只要曹操还是汉末圈子里的人。

    那他表面上,就必须做出一副尊重司马防的样子。

    后世经常有人意淫,倘若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把司马懿给杀了就好了。

    其实,这事儿从逻辑上来看,根本就办不到。

    除非司马懿被抓到了确切的“判逆之罪”!

    要不然的话。

    只要曹操对司马懿动手。

    其他世家中人必将惶惶不安,乃至曹营内部瞬间陷入大乱。

    不管怎么说,司马防都是曹操的举孝廉之人,这相当于给司马家弄来了一个免死金牌。

    当然。

    曹叡可不会放弃搞死司马家。

    老曹不能去做的事情,不代表他小曹不行。

    来日方长,只要司马家还在曹营混着,曹叡总能找到机会弄死司马家!

    ……

    而现如今。

    黄忠虽然对于曹叡所言,依旧感到有些不可置信。

    但无法否认的是。

    他那颗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心,渐渐出现了松动。

    “或许……跟随眼前这位曹公子,真的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忠心里如此思索道。

    见状,曹叡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

    ”黄将军,刚才本公子忘记说了。”

    “只要黄将军肯为本公子效力。”

    “虽然重号将军的职位,本公子暂时给不了黄将军。”

    “但比裨将军大的官,本公子还是能给的起的。”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