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代桃僵
蒋济十分的失望,在他看来,这个周王就是功劳包,就是用来给他升官发财的。
可是现在巡抚大人好像对周王不感兴趣,那他还怎么立功升官啊?
蒋济不甘心的问道:“大人,真的不动周王吗?下官手上有好多他的黑料啊!”
陈渊淡淡地说:“你忘了周王的身份了?他和皇上是一母同胞,是除了子女之外最亲的人了。
你惹了他,他去皇上面前哭诉一下,你之前的努力全部白废,而且你自己还很可能要完蛋!”
蒋济吓了一跳,对啊,陈大人说得有道理啊,他真的是失策了。
蒋济说:“多谢大人提醒,下官知错了。”
“行了,你知错就好,回去吧,好好做你的官,多为百姓做事。”
蒋济离开了巡抚衙门,他对多为百姓做事这话是嗤之以鼻,他能升官,靠的就是给上司拍马屁,走歪门邪道上来的。
所以他回来之后,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向周王下手。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周王好像和陈夫人很亲热啊!
然后蒋济就想起来了,对哦,陈夫人就是宝庆公主,是太祖皇帝最小的女儿,也就是周王的妹妹。
一瞬间,蒋济自认为弄明白一切了,一定是陈渊为了包庇周王,所以才会说这些话来吓唬自己。
自古以来,为了皇位,兄弟相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就比如李建成和李世民这对兄弟,最后是杀得血流成河。
蒋济认为就算皇上看重兄弟之情,可是为了皇位,也是会奋力打击周王的。
不过陈渊有一句话说得对,要是一般的黑料,可能周王哭一哭,皇上也就会放过了。
可是要是造反呢?
蒋济就不行了,要是周王都要造反了,皇上还会放过他。
蒋济嘿嘿一笑,然后就开始了谋划。
陈渊这一边,他问宝庆公主:“我明天去洛阳见见伊王,你要不要跟过去看看?”
宝庆公主和伊王相差了七岁,差距也不是太大,宝庆公主还记得自己以前和他一起玩过。
有一次宝庆公主的风筝挂在树上了,还是让伊王爬到树上给取下来的。
当时正好被徐皇后给看到,伊王在树上时,她不敢出声,生怕他摔下来。
等到伊王下来之后,徐皇后才出现,然后把伊王责罚了一顿,让他以后不要再爬树了。
当时宝庆公主还给伊王求情,也被徐皇后罚抄了三篇文章。
宝庆公主回想着这些美好的事情,然后叹了一口气。
这才几年啊,就物是人非了。
徐皇后早早的去世了,现在伊王也病重,看来没多长时间了。
宝庆公主叹了一口气说:“去,肯定是要去的。就当是送二十五哥最后一程吧。”
“好,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第二天,两人就出发去洛阳了。
伊王府里,伊王已经沉沉的睡去了。
长史汤智悄悄的来到了侧妃丁氏的房间。
丁氏正在抱着一个小婴儿喂奶,而汤智一点也不避讳的进来了。
丁氏看到他,也没有多余的反应,显然两人的关系不太正常。
汤智低声说:“王爷已经喝了药睡着了,他的时日不多了,我已经给我家的宝儿上了皇室玉牒,以后我家宝儿就是王爷了!”
是的,丁氏怀里的这个孩子正是他俩的,而不是伊王的。
汤智不愧是有智这个字,十分的聪明,他想到了李代桃僵这一计。
用自己的儿子来代替朱家子孙,以后他的子孙就可以永远的享福了。
丁氏问道:“所有相关的人都搞定了?”
“都搞定了,经手的人已经处理干净了,没有节外生枝。”
“那就好。对了,外面有什么事没有?”
“有事,我就是来告诉你的,再过两天,豫省巡抚陈渊就要来了,他夫人也要过来看望大王。”
“他夫人来干什么?”
“陈渊和别人不同,他夫人是宝庆公主,和大王是兄妹。大王要快没了,做妹妹的过来看看,不是很正常嘛。”
“这样啊,我知道了。”
“好了,这段时间我都不能随便过来了,你知道就好。”
“知道。”
汤智看了丁氏一眼,然后说:“把这些胭脂都擦一下,水粉什么的也不要用了,怎么素净怎么来。”
“为什么啊?你不是很喜欢吗?”
“我喜欢,可是我怕别人看出破绽啊。你看过水浒传没有,武松之所以能看出破绽,就是因为潘金莲化了妆!”
丁氏白了他一眼说:“德行,我是潘金莲,你是谁,西门大官人吗?”
汤智嘿嘿一笑说:“你说对了,我就是西门大官人。”
就在两人调情的时候,一个下人冲了进来说:“汤大人,不好了,巡抚大人到了!”
“什么?不是说要两天后才到吗?”
“不知道啊,可能是路上顺利,所以提前到了吧。”
汤智一下就慌了,他马上整理着自己身上的衣物,然后对丁氏说:“还不按我的吩咐去做,弄素净一些!”
“我知道了。”
汤智走出了房间,然后对下人说:“
下人说:“大人放心,小的们受大人的恩惠多年,不会乱说话的。”
这时候陈渊正在和洛阳知府汤铭说话。
“贵府来洛阳有多久了?”
“回大人,有五年了。”
“哦,五年,不长也不短啊,我看过吏部的考评,你这次只是中中啊,升迁无望,最多还是留任。”
“下官能留任,就已经是皇上厚恩了,不敢再奢求别的。”
陈渊看了汤铭一眼,总觉得他脸上有些笑意,他这是不想离开洛阳,只想留在这里?
其实这也正常,洛阳是大城,能在这里当知府,油水当然足。
可是陈渊认为他可能还有别的事瞒着自己,这事不急,以后慢慢再查吧。
陈渊又问道:“这王府长史叫汤智,不知道和汤大人是不是有些关系?”
“是,说来也是巧了,汤智是下官的堂弟,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中举,一起当官,一直没有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