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对外战争
说到这一点的时候,陈渊还再度看了一眼朱瞻基。
他在朱瞻基临走之前,还特意提过一嘴让他多去浏览一些古籍,不过看这个样子,朱瞻基当时并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
听见陈渊这样说,朱瞻基顿时是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下次保证听从大哥的话。”
随后则是连忙向陈渊保证,下一次一定会听他的话去做。
陈渊却不在意朱瞻基所说的这一番话,自顾自的说起了接下来的历史记载。
“第2个小冰河时期发生在魏晋的南北朝,据现在遗传下来的魏晋南北朝历史记载,当时曾经发生过一个极为骇人听闻的事情,沿海地区所有的河流全都结冰,可想而知当时的气候冰冷到了什么程度。”
对于这几个小冰河时期所发生的事情,陈渊也是铭记于心,这在历史上都是要加重去了解的。
气候对于封建社会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毕竟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力来自于农业,而农业也是最看气候的一个产业,一旦温度急剧上升或者急剧下降,都会导致农业颗粒不收。
反映到王朝上,就是没有税收。
朝廷一旦没有钱,又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朱元璋在面对小冰河时期的来临,作出的应对方法之一就是印制大明宝钞。
即便如此,国库的空虚程度也让大明宝钞的价值大幅度的下降,到了朱棣时期,这一个由朱元璋推行的大明宝钞几乎没有信誉可言。
民间大多还是回到了金银,只有朝廷所发的俸禄还在沿用大明宝钞。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的贪官会那么多的缘故,所拿到手的俸禄,根本就不支持他们一家的生活,如果不贪污的话,连活命都是一个奢求。
“咕噜。”
眼见小冰河时期在历史上的危害那么大,朱瞻基也是被吓得咽了咽口水,心头不由感到有几分窒息。
现在的朱瞻基,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够点头示意他还在听。
屋外。
朱棣也是听见了全部的对话,脸上充满着震惊和恐惧,如果一切真如同陈渊所说的这样,那岂不是代表大明朝的未来,终将会走向灭亡?
西周,南北朝,这些王朝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样。
同时,统治者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也不高。
“皇上,我让人查过了,陈渊所说的这些确实都有在史书上记载过。”
朱高燧在这个时候,凑上前来说道。
这一次前来听课,他们也是预先做好了查阅资料的准备,所以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史书来验证陈渊所说的史料是否是正确的。
“皇上不必太过担忧,刚刚陈渊不是说有手段可以解决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影响吗?”
朱高燧宽慰朱棣,让他不要太过担心小冰河时期。
朱棣听见朱高燧的话后,原本凝重的脸色,这才放松了下来,随后用充满希望的目光看向陈渊。
仿佛大明朝光明的未来,都在陈渊的手上。
“第3次的小冰河时期,也就是在南宋时期,而南宋被外敌怎么样对待,想必你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虽然和小冰河时期有关联,但归根结底还是南宋的风骨不够硬。”
陈渊淡淡的开口说道,在提及南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恨铁不成钢。
在历史上的记载,南宋有名的武将和文官都不在少数,更别提,还有大名鼎鼎的岳飞和岳家军。
在这种情况下对抗金人,却因为皇帝的懦弱无能造就了最可耻的笑话。
这也是陈渊想要将大明朝的风骨塑造出来的缘故,他可不希望在看见有能力的武将和文官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导致的死亡。
明朝之所以能够从土木堡之役中回过劲来,就是因为有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的风骨。
就算有个别无能的皇帝,剩下的人也不会盲目的听从皇帝的旨意。
“第4个小冰河寒冷期,就发生在蒙元末期,而明则是建立在小冰河时期,准确来说,现在已经是小冰河时期,所以你才会看到如此之多的反常气候。”
陈渊一口气将所有的话都说出,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同时也是最特殊的。
不仅是第1个,从南到北完成大一统的王朝,同样也是唯一一个建国时期处在于小冰河的国度。
其他的封建王朝政权都是因为小冰河的缘故而灭亡,偏偏到了大明这里不仅在小冰河时期,还没有灭亡,反倒还迎来了几波强盛的时期。
朱元璋,朱棣,还有万历时期,这些都是明朝强盛的象征时期。
朱瞻基都听得有些呆住,脑子里面已经是一团浆糊,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一个事情。
而在屋子外的朱棣,脸上的神色同样也好不到哪去,额头甚至还流出了一丝冷汗。
朱高燧则是呼吸变得急促,因为陈渊所说的每一句话,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极为清晰的记载。
也就是说,眼下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游牧民族的实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她们的实力会越来越弱。
难不成真的要再度被游牧民族统治吗?这是每一个大明王朝的子民都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片刻过后回过神来的朱瞻基,用一种满怀希望的目光看着陈渊:“大哥,你不是说有办法可以解决小冰河时期对政权带来的影响吗?”
眼下朱瞻基已经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渊的身上,能否安然度过小冰河时期,就得看陈渊给出的解决方案,可不可行?
“对外征战,将内部的矛盾转移到外部,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面对朱瞻基的询问,陈渊先是抛出了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案,也是经过历史验证可行的方案。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因为是法家治国的严苛,内部可以说得上是怨声载道。
而秦始皇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就是对外发动战争,挑选的对象则是匈奴人,为的就是吞并匈奴人的土地,用他们的土地来缓解内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