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悟性逆天!开局推演长生法 > 第五十八章 气运之变!大旱将至!

第五十八章 气运之变!大旱将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姚广孝连忙从床上滚落下来,匍匐在地,“陛下恕罪,道衍只是想辅佐一代明君。”

    “所以你的意思是,朱允炆并非贤能之君?他是纸醉金迷,还是祸害百姓,亦或是残忍暴政?”

    姚广孝摇摇头,“关于这些,建文陛下全都没有,反之十分节俭,勤政爱民。”

    朱元璋牙齿磨嗦,气得环顾四周,顺手便拿起架子上的那把天龙剑,

    “人家既无过错可说,你还怂恿老四造反,残害血亲,咱杀了你也不为过!”

    哐啷一声,天龙剑的寒芒瞬间落在姚广孝的脖颈,当事人却不卑不亢,更没有求饶的意思,反而是振振有词。

    “如果懿文太子没有死,臣不会生出这样的心思。要怪就怪,建文皇帝他性格柔弱,难以压住朝臣,他没有做皇帝的天赋,也没有让大明昌盛的本事!”

    朱允炆这样的人,不排除他有颗忧国忧民的心,可他没有他爹那样的能力。

    要是当初老朱没有杀那些开国大臣,功勋大臣或许还能留下一些人辅佐朱允炆。

    只是,那些人都不在了。朱允炆身为一国之君,受有心之人蛊惑,削藩而导致藩王人心惶惶。

    是他先要他们的命,也是他先挑起这场战争,也是他先掀起残害血亲的风波!

    “臣并不觉得永乐陛下有错,他有勇有谋,为何要接受削藩屈辱之事,任人宰割?”

    “若是建文陛下真的有本事,他既然敢挑起这场战火,那他就应该有对应的平息策略,可是他没有!”

    一个会受人蛊惑的君王,一个无法守住自己江山的君王,就算在仁慈爱民,可他终究是差了火候!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姚广孝就是看清了这样的局面,也知道朱棣的为人,所以他才义无反顾地推着朱棣走向这条路。

    既是给朱棣证明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满足自己辅佐明君的愿望!

    这般大义凛然,毫不知悔的模样,着实给老朱气得不轻。

    反倒是朱允熙,眼眸间却多了几分欣赏之态。

    他游刃有余的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忽而开口道:

    “如果现在再给你一次选择,您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姚广孝几乎不假思索:“不会!”

    “而且如今大明现状也足以证明,臣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永乐陛下依旧勤政爱民,但又不失于自己的思考和原则,若身为天子,他胜建文陛下一筹!”

    “嘿,你这臭和尚,非要让咱将你大卸八块不成?”

    还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怎么越说越来劲?

    其实老朱也不是一定要杀他,但你好歹服个软啊!

    气氛都到这了,也没个台阶,他很难下台。

    在好在,朱允熙理解他,轻笑道:“老爷子,过去之事不可挽回。如今大明安康,您也应该学着往前看。”

    “退一万步讲,若是没有道衍大师,大明没也没有这般稳定的局面。”

    “功过相抵,看在我的面子上,这件事可否算了?”

    别看朱允熙是拿自己的面子来说事,实际上是给足老朱面子。

    这心里一下就舒坦了,朱元璋收回天龙剑,没好气的暗骂道:“什么倔脾气,怎么跟咱一个样?”

    老朱说话的时候,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

    胡善祥在旁边忍俊不禁,姚广孝则郑重其事的磕了一记脑袋,

    “多谢陛下仁慈,多谢瓯宁王殿下说情之恩!”

    “殿下开金口救和尚一命,和尚无以为报,唯有侍奉殿下左右,以殿下聪慧,和尚也配不上,出谋划策之说,也可端茶递水,无怨无悔。”

    “还请殿下莫要拒绝!”

    好一个无缝衔接,顺水推舟。

    就借着报恩之名想留在自己身边?

    老和尚年纪不大,心眼不小!

    作为过来人,胡善祥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

    朱允熙轻巧道:“如若本王非要拒绝呢?”

    “若论端茶递水,老爷子和善祥平日里都抢着做,哪里还有别人的份?”

    朱元璋那是爱孙子,胡善祥那是想要在朱允熙面前表现表现,两人算是“各怀鬼胎”。

    要是再加一个端茶递水的姚广孝,朱允熙周围全是心眼子!

    姚广孝一时无言,“那……和尚我还会念经,为殿下祈福,说不定对您的修为提升有帮助呢?”

    他可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本事都使出来了。

    看在他一片赤诚的份上,朱允熙也不再戏弄,“倒也无需你做这么多,你想留在这里可以,但本王有个要求。”

    “还请殿下明示,刀山火海,无怨无悔!”

    哪里用得到这么夸张?

    朱允熙颇为无奈:“别太紧张,本王只是想让你做修仙的试验之人,你可愿意?”

    “试验?”

    除朱允熙之外,三人全都一脸茫然。

    “乖孙,你没开玩笑吧,你打算收下这和尚?”

    朱元璋不敢痴心,这不像是他的做事风格啊。

    微微打了个哈欠,朱允熙闲情的靠在椅背上,侃侃而谈:“最近我心中有了些想法,欲要实践,他恰可一用?”

    “而且,他倒是挺有修仙资质,若一切顺利,收他做个记名弟子也无不可。”

    朱元璋撇撇嘴:“乖孙,你之前都没这样夸过我,他咋就有修仙天赋了?”

    平日里,朱允熙还总嫌弃他不努力,修为进步缓慢。

    如今见着姚广孝,居然还夸了两句,老爷子也会嫉妒的!

    “就因为之前那道雷劫,渡劫之雷,可不是谁都劈的。”

    “关键是,他如今练气都不是,却能身扛一道雷,这不就是天生的试验好材料?”

    老朱再次哑口无言,只见朱允熙目光微转,落在姚广孝身上,“你可愿应?”

    没有丝毫犹豫!

    姚广孝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

    三跪九叩,敬茶作礼,姚广孝一样不差。

    礼毕结束,姚广孝正声道:“师傅在上,请再受徒儿一拜!”

    朱允熙手掌一摊,一本册子瞬间平铺其上,“这是修仙入门功法,算是拜师礼,你拿回去好生钻研。”

    “多谢师父!”

    姚广孝神情激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坚持就是胜利,这话果然说的不错!

    虽然只是做了个记名弟子,但如今自己总算也是半个修仙之人了!

    像宝贝似的双手接过功法后,他又忍不住打量朱元璋两圈,心思百转。

    不是,他到底咋活的?

    朱允熙也不瞒着,既然拜自己为师,以后就是自己人,无秘密可说。

    他坦然解释:“老爷子之所以能复活,都是因为机缘造化,你也无需太过纠结。”

    姚广孝当场一愣,不自觉的摸摸嘴巴。

    不对吧,他刚才好像没有开口,自己的小心思咋在对方面前一览无余?

    就好像是能被看透似的!

    “修仙者需静心静神,抛弃杂事,好好领悟其中奥妙吧。”

    说完,朱允熙拂袖一挥,人瞬间消失在屋子里。

    他一走,姚广孝紧绷的心才松下来。

    不过,一道犀利的目光却犹如刀子似的,在他身上来回游走。

    是朱元璋。

    “陛下,您不会还记仇吧?不是说那件事过去了吗?”

    姚广孝略微尴尬,人又惹不得。

    朱元璋冷哼一声,“怎么会记仇呢?乖孙教授咱修仙之道,也算咱半个师傅,你我之间也应该是师兄弟关系。”

    好家伙,这关系攀的简直不要命了。

    胡善缩缩脖子,这哪里像是师兄弟的场面,分明是世仇见面,分外眼红!

    只见朱元璋拍拍桌子,指着柴房的方向,“去,昨天刚砍的柴,全劈干净!”

    “别说咱欺负你,修炼的基础是修心,主要是磨练你的意志力,这都是为了你好。”

    “还有,不准暴露在老四那些人面前暴露咱的身份!”

    只要朱允熙和朱棣保持着距离,他的身份并只能是个谜!

    姚广孝灰溜溜地揣着小册子离开。

    朱元璋心情大好,“总算是能名正言顺的出口恶气了,之前他一直在外边守着,见着挺烦,还拿他无可奈何,折磨死人。”

    “陛下,您就是嘴硬心软。赶紧过来洗把脸吧,水都打上半天,再不洗就凉了。”

    胡善祥细手荡漾在水中,轻轻拨弄帕子,拧干地到朱元璋面前。

    之前朱允熙说过,让他留下伺候老朱,胡善祥一直都做得很到位。

    ……

    正是入了夏时,天气热的发闷。

    御书房内,朱棣两腿一翘,不时催促道:“风再大些,冰块呢,再去取些!”

    “喏!”

    这热死人的三伏天,简直不把人当人。

    朱棣骂骂咧咧,旁边的朱高炽却欲哭无泪,“爹,您可有想过孩儿的感受?”

    大概是瘟疫那一次事情解决,老朱飘了。

    以前让他帮着办事,那还是自己出去借监国之名。

    现在天气热得慌,朱棣是心里憔悴,索性借锻炼之名,将朱高炽叫过来帮忙。

    自己偷了个懒,就坐在这里监视他,至少能轻松一些。

    面对朱高炽的不情愿的模样,朱棣眉头微蹙:

    “身为太子,你迟早都得继承朕的衣钵,这点困难都受不住,日后如何堪当大任?”

    好家伙,直接上升到高级层面。

    朱高炽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朱瞻基打断,“爹,您就少说两句吧。”

    “与其说皇爷爷,你咋不看看自己呢?”

    他本来在东宫的冰室舒舒服服的解暑纳凉,结果却被揪过来一起学习,这就是典型的见不得人好!

    就在父子两绝望到无可奈何之际,朱高燧求见。

    “参见父皇。”

    “你来做什么?”

    “儿臣想着天气炎热,特地为父皇做了些解暑纳凉的汤品,这里面加了冰块,您尝尝?”

    就这般殷勤的态度,难免要遭人白眼。

    朱高炽父子哀怨无比,他俩在这要死要活,你却盯着献殷勤!

    “还是你小子懂事,冰块放在绿豆汤里,还真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朱瞻基幽幽道:“是啊,三叔在吃喝玩乐这方面向来是专业的,我若是能像三叔那般就好了。”

    朱棣眉头微蹙:“臭小子,别胡说八道。你是皇太子,若像你三叔这般游手好闲,以后怎么护卫家国?”

    朱高燧脸色一僵,却看朱瞻基冲自己得瑟的翻白眼。

    让你在这些殷勤,活该!

    大聪明说不上,小聪明他还是有的。

    偏偏当着朱棣的面,他又不好发作,突然想到什么事的,冷声道:

    “对了,儿臣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想跟父皇汇报。”

    朱棣才刚刚反应,自己被朱瞻基当枪使。

    倒也不怪罪,坐在这个位置,哪里能没有点聪明劲呢?

    当做无事发生般,朱棣冰镇绿豆汤,又询问道:“什么事?”

    “最近天气炙热导致土地干裂,不少作物枯死,水面急剧下降。”

    “老百姓饮水尚且造成困扰,更别说用水浇灌农田,如今是骑虎难下。”

    要么渴着自己,要么只能放任农田干涸。一种是直接要命,一种是间接取命!

    朱棣眉头微蹙,倒是想起来了:

    “温度持续上升,烈日久居不下,细算下来,已有半月未曾降雨吧?”

    这样下去,的确是个问题。

    朱高燧趁机说道:“皇太孙向来聪慧,更是已经开始对政务上手,想必也有应对之策吧?”

    早就知道,自己的好叔叔没憋什么好屁,果不其然,挖了这么大个坑等着他呢!

    朱瞻基手中的动作微微一滞,脑子里早就已经把朱高燧骂了个通透。

    他能有什么办法,自己又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仙,莫非还能求得一场甘霖?

    等等……呼风唤雨的神仙!

    “皇爷爷,您说瓯宁王那么厉害,有没有降雨的本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朱棣一时待在原地。

    记得上次瓯宁王府着火,朱允熙便是画阵求雨,片刻之后雷雨大作。

    他当然有能呼风唤雨的能力!

    如今大地干涸,若是能让他出手相助……

    朱棣踌躇时,这次却不像之前那般爽快了。

    因为他知道,他们连靠近瓯宁王府的能力都没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